一周之后再次動手,已經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上一次的話題,今天恰逢聽到了傳媒行一位厲害前輩的講座,又看了鳳凰周刊,腦子里激蕩著些想法,所以就試試再來繼續,也許不是繼續,又是些混亂而沒有體系的片段。
今天這位前輩從報道談到社會,從腐敗談到民主,從監督談到啟蒙,給我很大的啟發,中國社會的前進必然是一點一滴的,是社會上一個個具體的個案和具體的方法推動的,村民直選正在逐步放開,而地方吏治與政府轉型也有不錯的地方,現行體制雖然還不完善,但是至少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宗教這個事情不好說,我是無神論者,而且從來不信宗教能帶給一個國家有意義的未來,費爾巴哈說宗教是人對于自己的自知以及對于彼此的信任,這的確是現在社會缺失的東西,但是中國幾千年儒釋道都未能發展成為一種普遍的宗教,與這種宗教文獻過于晦澀難懂高深莫測應該很有關系,一般凡人都能看懂圣經的故事,但是對于佛經,老子,論語,如果不是古文功底不錯,應該還是困難的。
況且,中國人實利主義色彩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當年李鴻章接受華盛頓郵報對于中國人所作的判斷,今天看來依然不失為國民性層面的理解,中國人對于耶穌的信仰也是一種實利主義的,或為治病,或為食物,信仰的稍微深入一點的,也大約就相當于四世同堂里的丁約翰,我接觸過的天主教徒,對于信教的目的就是得救,而且是一種摻雜了中國家庭思想,佛教思想的得救的思維。
今天中國有一億的基督徒,大約和基督教容易理解和故事性有很大關系,而這種洋玩意在中國信仰缺位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成為一種不錯的替代品,況且沒有寺廟道觀那種烏煙瘴氣的氛圍,以及和尚尼姑老道的現代化做派。就文化界而言,討伐孔子,老子的很多,宣揚佛教的不少,不過很多時候佛教的東西都距離現實太遠,理解起來比較難,也因此民間供奉最多的神是觀音 彌勒 財神 關帝爺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