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炫耀,不想比較,生活就是扯淡,無論什么事情,扯著扯著也就淡了。
99年高考,拒了交大的保送土木專業,拒了西工大的保送航空發動機設計專業,自己考了交大的金融學,開始混金融,大學四年混吃混喝,除了英文之外,別無所長,目前最后悔的就是把數學丟了,弄得現在心里很怯,看見那幫CFA和金融工程的哥們就有點腿肚子打顫,到不是害怕這幫家伙的水平,實在是人家嘴里的專業名詞俺不是太懂。
大學畢業之后找工作,投了一家家電制造業作銷售,人家HR一眼看上我,自己傻乎乎的就簽了,準備去賣電飯鍋,后來有天在宿舍睡覺,自己的系主任打電話說推薦了我去一家股份制銀行,我迷迷糊糊的就去了,結果就被人家的人事部老總一眼看中,豪言與上家家電制造業的違約金他們出,我也被忽悠的有點熱血沸騰,義無反顧的違約了,支付了2000塊違約金,至今也沒見這家銀行報銷,至此,我學會了自己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道理——永遠不要相信誰的陳諾,除非它變成現實。
這種求職經歷明顯誤導了我的心理感受,我誤認為自己是個有潛力的人才,我來這里是可以為這家銀行作出貢獻的,結果被扔在柜臺上作柜員,每天迎來送往的數錢,新人備受欺負,自己又不知深淺的告知我這些同事自己是一流名校畢業的,并且為了拉近彼此的距離,還真真假假的說了很多自己學校十分好混的笑話,結果這更激發了這些中專畢業的同事的陰暗心理——媽的,一流名校都這么好混,老子為什么都沒混上?!結果自己被這幫同事冷嘲熱諷的,天天備受打擊。至此,我學會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2個道理——永遠不要先亮自己的底牌,就算要亮,也應該一絲一絲的亮。
被這些同事用很多手段欺負,大部分都是抬不到桌面上來說的事情,諸如一個客戶來存一蘋果箱子裝的零錢,其他柜員都推給我來數,我整整數了一天,結果還被主管痛斥為“一流名校的畢業生連個錢都數不好?!”,這下可好,每周測試我的數錢技能,每次不過關就罰款100塊,我每次都比上次有一點進步,但每次都過不了,原因很簡單,如果我這次過關了,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想出其他的辦法來收拾我,當然,如果每次你都沒進步,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就這么裝著虛心接受,自己雖然經常吃暗虧,但好歹沒上當,沒有傻乎乎的鼓起勇氣去好好數錢,來證明自己雖然名校畢業但數錢照樣行!就這樣,生活又恢復了平靜,我學會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3個道理——做事的核心是做人,既然做人就一定要端正態度,世上萬物說到底,你可以能力有問題,但態度一定要沒問題。我知道,我來金融圈不是為了數錢的,那么,就沒有必要在這個崗位上盡心盡力,當然裝作很勤奮還是不可避免的。
跟我一起來的一個畢業生因為家里有很深厚的背景,在柜員崗位上干了不到1個月就榮升了,我的心態十分的平和,因為很多事情你以為是個人和個人的競爭,但是雖然大家都是畢業生,但是其實起點是不同的,人家老爸一句話就可以改變你們之間的競爭格局,因此,我學會了第4個道理,人和人的競爭本質上是與一個人所能調動的所有社會資源的競爭,既然如此,功夫在詩外,何必介懷得得失失呢。
經過若干個月的裝孫子,期間有被同事罵的狗血噴頭過,有替別人背黑鍋到郁悶不已過,有自己小學同學來存錢,自己在里面微笑服務,而引發彼此的感慨萬千過,有被垃圾客戶投訴幾乎下崗過,我的職業生涯的第一課就是這么殘酷,但是,既然你有幸從細胞變成了人進而參與了職場這個游戲,那么,你就應該玩好它。職業生涯的第5的道理就是——游戲最大的樂趣就在于有規則但是有時可以不遵守規則,有公平但是大多數時間不要追求公平,每個人都是在演戲,你要盡力演好自己。
經過了基層崗位的鍛煉,你開始被轉崗作其他的,這時候你的經理會假惺惺的來問你“你想作什么崗位啊?我們會按照你的意愿和公司培養方向來培養你”,我心理明白,你的意愿基本是被忽略不計的,或者說,如果你恰好意愿和公司能給予你的崗位相互吻合,那么公司會很愿意給你這個崗位來干,然后用眼前的繁重工作,低工資跟所謂的高成長高發展空間相組合來給你畫餅,這很像小弟我現在經常賣的期權組合,生活就是這樣,有得有失,基本上失的都是眼前的,得的都是未知的,所以說,你唯一擁有的變量就是命運和時間。說句實話,商業銀行的技術含量說深可以說深不可測,說淺可以說淺如河灘,關鍵是你怎么看待你到底要學什么,我個人的理解是,無論你多能個企業大了,大的企業就不會十分有效率,這點是肯定的,所以說會有很多部門很多崗位都提供著不錯的薪水,所以說,你別傻乎乎的非XX崗不做,生活沒有任何事情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任何東西都是量變引發質變,所以說,在目前這個浮躁急功近利的社會里,你不要選擇那些量變積累過長的職業就好了。以免還沒引發質變的時候你就OVER了,但是也別一窩蜂扎在一個專業里,薪水的起點差不多的情況下,增長的速度取決于職業的專業程度,薪水的極限取決于職業的廣度。
我個人比較建議先作一些專一點的崗位,及早跨越最初期的積累,因為最初期基層崗位的積累可能短則2年,長則15年,很多人如果初期基層崗位脫穎而出的速度太慢,很可能影響最終的高度,中層崗位的積累期我建議反而應該長一點,6年左右比較合適。我從基層到從事中層管理花了4年的時間,我個人覺得是比較合適的,我所說的中層管理不是名片上的頭銜,這年頭名片上的門道太多了,外資銀行但凡敢出來見人的都是VP頭銜了,我說的中層是真正report給高層的那種,手底下不見得要多少人,但是一定是肩負著企業某個或某些部門的運作的,當你什么時候開始發覺自己又害怕老板不滿意,有害怕員工造反的時候,那你就真正是個中層了。
回顧自己03到06這4年的職業歷程,忽然明白一件事,換位思考是永遠不會存在的,我是基層員工的時候,我不會也不可能了解高層在想什么,當我不從事基層工作的時候,我忽然發現我對基層也不了解了,所以說,屁股決定腦袋是十分正確的真理,誰也不能免俗。
這幾年我經歷了很多的謊言與背叛,虛偽和堅持,這些其實都是人性中某一閃光的瞬間,你不能以為某個人某一瞬間的表現來判定這個人是什么人,其實,我現在根本不在乎別人是什么人,我只在乎他在我們的合作或者競爭中最大的底牌或者變化是什么。
至于花天酒地,吃喝嫖賭,我覺得這些都是人與人拉近距離的措施,稱之為“術”,你必須懂這些,并且精于此道,但沉迷就不必了,術業專攻,必不成大器。
機緣巧合之下,我被交易室的老板看重,被弄去交易室打雜,打雜是個很有技巧的工作,想讓每個人都喜歡你很難,就是迎合每個人。想讓每個人都討厭你很容易,就是帶著情緒作自己。因此,工作中最講究的就是不帶情緒,不做自己。但是不帶情緒太難了,于是只有在不做自己上下功夫。我相信一句話——過猶不及。任何事情都不要作過分了,包括幫助別人。我每天把自己應該干的打雜工作都做好,買早點,送洗衣服,泡茶,等等,但是其他的事我一概不參與,并且少跟別人套近乎,現在的人普遍素質不高,你說的越多錯的越多,而且別人跟新人溝通,八成是閑的無聊拿你逗樂,順便套套你的家庭背景。你要是傻乎乎的覺得這是拉近距離的好機會,你基本就淪落成辦公室說書的了,無趣無益。
在交易室里打雜打了3個月,我基本沒有作任何份外之事,也沒有任何抱怨的話語,更沒有主動去學什么知識,當然,你心理會記住很多東西,但是不要表現出來,誰也不希望有個比自己年輕10歲,聰明世故的同事在拼命的學跟自己從事崗位的相關知識,3個月過去了,老板找我談話,問我愿意不愿意留在這里,我求之不得,但又不能立刻答應,老板既然要我在這里打雜3個月,肯定是要造輿論,讓各方勢力明白我這個新人要留在這里,如果這3個月有更大的領導要安插自己的關系,老板肯定把我支走,順便在這3個月來觀察我會不會做人做事,如果我一來就表現的很激進,什么都學,什么都問,那么老板會知道我是個不容易管理的人,也肯定是支走我了事,既然他今天開口要留我在這里,我的回答也必須跟這幾個月的隱忍相符,我如果立刻答應,那就顯得我這幾個月是裝的很低調,其實內心是很想積極表現的。我考慮了一天,然后很誠懇的表示我愿意留在這里。
老板說了一通勉勵和訓誡的話,于是我就留在交易室開始作見習。見習交易員和打雜自然是不同的,如果你還是以打雜的心態來做事,那么同事們還以為你是打雜的,但如果你轉變的太生硬,同事們也都會受不了,覺得你昨天還打雜,今天見習交易員了變得牛氣哄哄。人其實是一種很SB的動物,你必須盡早意識到這一點。我開始按部就班的學習交易方面的知識,說句實話,交易方面能學的東西很簡單,不牽涉組合的交易都是非常簡單的,說到底任何交易組合都是由期貨,遠期,期權組合而成的,組合的復雜在于其中各種交易的比重,方向,杠桿倍數導致的,國內金融圈目前所涉及的交易真的不算多,大家對于衍生品組合的定價方式基本還都是MTM,自己算結構自己平的只是很簡單或者很少的幾個產品而已。這方面的知識真的是太博大精深了,小弟受制于高等數學的問題,一直無法往數量分析方向轉型,當然,國內誰也別吹自己擁有多高的數量分析水平,大家都是這個圈子的,不要破壞了一團和氣。在大家定價水平基本都靠外資銀行報價的情況下,拼的就是市場營銷能力了,我發現真正是商業銀行加投資銀行混業經營的外資行在國內混的都不怎么樣,原因其實很簡單,國內這些銀行業大佬們把持著客戶資源,誰也不想將來這些客戶被即可以有商業銀行網點又擁有投資銀行業務優勢的這些國際巨頭搶走業務,因此,一些不可能在國內開立網點的投資銀行或者報價十分優惠的一些銀行在衍生品領域反而比較吃得開。
在股份制銀行混了2年,在交易上我一直馬馬虎虎,因為這個并不好玩,作RT實在沒什么技術可言,按照客戶的方向平盤就是了,作PT給的額度又十分小,動不動就把一家對手行掛了,作人民幣債券流動性又十分差,你想買的時候買不到,想賣的時候沒人要。作交易員的出路要么是往香港混,做個大Sales,去賣derivatives,要么混交易室主管,不知道我這么說是不是有些自大,我感覺我跟我們在香港的同事比起來,我能做的和會做的品種實在太少了,我有陣子都討厭說自己是交易員,媽的,純粹一二道販子。
正在無所事事的時候,獵頭公司開始聯絡我,經過了前期的激動——媽的,咱也成了高級人才了!到中期的麻木——跳來跳去還是干這個。到最后的厭煩——我想去的企業人家看不上我,我不想去的公司薪水開的十分誘人。獵頭見的多了,也碰到幾個搞笑的,其中一個是老外,上來一口純正的美語,那會我正在廁所蹲著,累的滿頭汗,問了一堆交易上的問題,諸如你都做過哪些品種啊,有那些業務交易的資格證書啊,交易額度啊,之類的。我一邊忙著干正事,一邊忙著回答他,最后他很滿意的用中午說了句“很好,明天聯系”,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還有一個明顯是獵頭的新手,上來就問我XX銀行去不去?我說不去,她說那什么銀行你去?我哭笑不得,我說“不可能每家銀行都是你的客戶吧?”,她說“我們都有聯系的,不過你不要自己把簡歷發過去就好”,廢話,我也知道!我自己聯系了她們,你們怎么拿獵頭傭金啊。我唯一見過一個獵頭MM,剩下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有項目了打個電話問一下你的意向,平時連個照面都不打,這個獵頭MM還挺漂亮的,于是聯絡的比較多一點,不過到現在也沒有拿出個好機會給我。不過逢年過節發個短信問候一下,還挺有趣的。
最后跳槽還是朋友推薦加介紹,跳到一外資開始混,剛來的時候還比較害怕,生怕這里牛人眾多,結果仔細一研究,發現這里真的很好混啊,幾個香港新加坡的把持著一些重要位置,這些哥們對于交易本身倒不是很精通,不知道什么背景出身,每天捧著P&L報表看個不停,當然,更高級的位置肯定是老外把持著,見面見得少,聊的也少,我知道外資流動性太大了,沒有必要跟誰靠的太近,除非她能給你提升的空間,否則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家跳了,你成了斗爭的炮灰。
混中資跟混外資其實區別很大,又其實區別不大,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都一樣,我覺得無論混哪里,一定要學會的技巧就是用領導能聽懂的方式說話,比如你的領導就是一SB,那你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語速,我當然知道說話快代表反映快,但是,何必用這么小一個細節來暴露你自己?我以前說話很快,現在慢的跟領導人講話差不多,一句3頓的,這樣,這些非漢語人士才能聽懂你說的,否則你說了一大堆,他就沒聽懂幾句,結果他斷章取義的下了一些不利于你的決定,你就SB了。
此外,學會跟同事相處是十分重要的,在現代都市,同事是個非常尷尬的角色,我學會的心得就是,少跟第一個跳出來跟你交朋友的同事走的太近,但凡首先接近你的,除了的確好心熱情之外,要么是辦公室里混的不太如意,想先拉攏一個新人當幫手,要么是自己閑的無聊,拿你開心,按照概率大小,我實在不推薦你熱情的響應他的接近,作為一個職業人,你必須學會忍受孤獨,這種孤獨包括獨自生活,也包括辦公室獨自工作,跟同事走的太近難免成為別人的威脅,無論是職場還是情感,我都把同事當作認識的陌生人。
職場新人最容易遇到的就是黑鍋,當黑鍋出現的時候,背鍋的那個候選人如果是你怎么辦?當一件事情需要有人擔負責任的時候,這個選擇的人是你怎么辦?我的感受就是,背黑鍋是一個職業新人必經的一步,你一點虧都不吃,你會被聯手作掉,你吃虧了還裝作無所謂或者不反抗,那么你就等著作背鍋專業戶吧,我的理解是9個字,不誤事,不說事,不做事。自己份內的事一定要做好,千萬不能留下明顯的把柄顯示這件事是耽誤在你的環節上,如果別人有事,我個人建議你管好自己的嘴,你放心,中國38多的很,不用你說,所有人都是心照不宣,沒準你是最后一個知道的,不做事自然就不會出錯,這是絕對的真理,按照我的經驗,如果一件大家都知道的很明顯的黑鍋要你背,你不妨就背下來,因為這肯定是大家的共識,是集體的決定,你就不要對抗整個組織了,你放心,領導都不是傻子,都心理很清楚的,有些錯誤就不是你這個層面能犯的了的。所以,想不背鍋,就必須在自己份內工作上樹立絕對的好口碑,其次,不管忙還是不忙,都要裝作很忙的樣子,你必須首先明白,職業場不是游樂園,你不是來這里尋開心的,換句話說,我們所作的工作其實并不產生價值,我們領到的薪水主要是用來支付我們工作中的不快樂的。
剛在接到前女友的電話,她說她一眼就看出這個帖子是我寫的,郁悶我半死,難道我寫的太真實了?看來我得寫得若隱若現一些,以免熟人看出來,這個世界還是太兇險了,保護自己是第一位的。說到前女友,就寫寫自己的感情經歷吧,小時候我家庭條件不怎么樣,我出自單親家庭,雖說媽媽盡力給我一個全面的家庭環境,但是不可避免的我比較敏感和陰暗。年紀輕輕就得了憂郁癥,現在也需要定期去看心理醫生,初中開始暗戀一個同學,當時覺得她好漂亮,寫了情書結果被她公開在全班,我那時候胖的跟豬一樣,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就是同學給我的評語,我這個人沒什么優點,唯一擅長的就是自己跟自己較勁,我那時候傻乎乎的以為是我的外表陪不上人家,我開始天天跑步,鍛煉身體,還沒等我減肥成功,這女孩子沒考上高中,不知道去哪了,若干年后,我在凱悅門口再次看見她,她能認出我,我也能認出她,就這么彼此點頭致意后擦肩而過,后來再聽到的就是她傍了個款,開一bora,再見她就是我一同學結婚,我們還坐在一桌,我的女友跟我一起去的,回來拷問了我半天,我心里沒有當初那種恨她的感覺,也許這就是成長吧,要不說生活就是扯淡,無論多么刻骨銘心的過去,都會慢慢淡成一個痕跡。
錢壯慫人膽,這句話絕對沒錯,以前沒錢的時候,最搞笑的一件事就是我每天下班都要到9點以后了,公司隔壁是一個KTV,小姐眾多,我每天9點多路過那里,那里的泊車小弟都能看見我,就這么幾個月天天相遇,到了12月31號那天,我晚上9點多路過KTV,那泊車小弟對我說“大哥啊,也辛苦一年了,也上來玩玩,慰勞一下自己嘛。我當時眼淚都快下來了,我兜里裝著350塊錢,本來說發1150,結果每個禮拜考數錢我都沒過,被罰了400塊,開會開到一半偷著跑了,被罰100,兩次早上遲到被罰100,同事結婚,給100。我問泊車小弟,玩一次多少錢?他說200。媽的,我干一個月也就夠每個禮拜性生活一次的。但沒辦法,這就是職場新人的薪水,我想了半天,我還是沒舍得,攥著這幾百塊錢回家了,我知道我需要宣泄自己的心情,但是如果我想改變現在的生活,就必須學會忍耐。我經歷過窮苦的日子,上過天堂也鉆過狗洞,迪拜的7星級酒店我住過,10塊錢一晚的澡堂子的按摩椅我也住過,對于物質生活我介意但是不刻意,我知道,感情基本是扯淡,有些東西不能看得太透,感情如是,事業如是。對一件東西太執著,基本說明你情商不高,我很喜歡一句歌詞“生存就是一場掙扎,執著其實是沒有辦法”,媽的,結果這歌手現在唱兩只蝴蝶了,不知道是社會品位墮落了,還是商業社會不需要任何有深度的東西。
慢慢的,我認識了一些以前不可能認識的女人,一些投行的女sales,飛機上認識的空姐MM,酒吧泡的各色partyanimal,對于這些女人我是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當你不準備傷害她們的時候,她們也不會受到傷害,當你準備付出感情的時候,她們收獲的很可能傷害,做人要厚道,所以,我都是實現把話說的很清楚,我只是個小小白領,打工的而已,我也不準備談感情,只是彼此寂寞,如果你想一起,那就一起,如果你不想,那我們就聊聊而已,然后各自回家。這樣的效果比用感情欺騙人家或者自我吹噓自己是成功人士要安全的多,頂多是女人甩手而去,而不會擔心路上被人追殺,這年頭,女人兇猛。
回顧自己的經歷再加上看看我周圍人的經歷,我得出一個結論,我們所在的任何單位最少都有50%的人是閑著沒事干的,那么這部分人的生活狀態就很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她們普遍有幾個特點,第一,會說話,尤其是會左右逢源的說話,第二,都很擅長抱怨,屁大點工作都能忙的手忙腳亂的,讓你不放心把工作交給他,第三,把持著話語權,如果你得罪了這么一個人尚且無所謂,但如果你得罪了這么一批人,那么無論你業績多么出色,你也不可能脫穎而出。你在職業場上能跑多遠不在于你迎合了誰,而是你沒得罪誰,很多人雖然對你的事業毫無幫助,但是你一旦得罪了他,他對你的事業阻力重重。
那么如何把自己的阻力降低到最小化呢?第一,不得罪團伙,無論誰對誰錯,個人得罪組織,后果可想而知,第二,不因為工作的事跟任何人起沖突,我有時候都覺得好笑,兩個下屬吵的臉紅脖子粗竟然是為了工作的事情,媽的,這公司是老板的又不是我的,我那么操心干嘛,為工作的事跟同事起沖突是最SB的,第三,學會做事有分寸,這點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要想在事業上走的很遠,就必須每一步都走扎實,不管終點有多高,至少要保證自己在現有位置上能做的穩!想做到步步扎實,就必須學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團結別人無非兩個辦法,曉之以義,動之以利,對別人先曉之以義,讓大家明白你具備正派,友善,合作的特質,動之以利,當你想做成一件事的時候,要么把利益拿出來大家分,要么把出風頭的機會讓給別人,同時,對待暫時跟你作對的敵人,你一定要恰有分寸的讓對方明白,你們目前的風波是因為彼此的利益陣營不同,與你們個人之間的好惡無關,這點尤其重要,你不要覺得斗爭是你們兩個人的事,要知道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別人在看你怎么對待朋友怎么對待對手,你如果對敵人趕盡殺絕的確可以威懾一批人,但是真正對你構成威脅的人會更小心的算計你,很可能一擊致命不會給你翻身的機會。
記得有此我原來的一個頂頭上司擋了我的上升的路,我不擇手段的搬掉了他,但我還是給與他很多職業之外的幫助,這不是笑面虎或者虛偽,只是我們之間的分歧僅僅是職業上的,而不是個人好惡的原因,不要幻想有永遠的朋友或者永遠的敵人,朋友相處多義少利,合作伙伴相處多利少義,敵人相處不利少義,這個時代變化太多了,也許昨天也彼此暗戰的敵人今天就必須在一個office里相處,那你只能起風波不能有沖突,得饒人處且饒人,大家都是打工的,頂多是看彼此不順眼,絕對到不了勢不兩立的境界
我總結:“謹言慎行,戒急用忍”這八個字實在是行走江湖最需要牢記的八個字,年輕人難免血氣方剛,目光短淺,這時候自我修養和細心觀察就很重要,目前信息社會的好處就是你可以了解太多人的生活狀態和處事方式,那么別人的經驗你一定要借鑒,年輕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沒有分寸,所以說,過猶不及,任何事情做到分寸上,這比你作多少事做的滿滿當當要強。
我很喜歡一句話,“機械智巧,知之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與大家共勉吧,做人做事的技巧很多,勾心斗角的技巧很多,但是歸根到底,我們現在所從事的職業或者工作,80%其實不創造任何價值的,基本都是無用功,所以如果你還停留在跟別人比能力或者比自己干了多少活,從而覺得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而抱怨的話,那你就應該好好反思一下。
陽光下再無新事,大家之所以一窩蜂的走上職業生涯,本質上是因為我們都別無選擇,我們受到的教育和社會展示出的實際情況是完全不一致的,職業場里所有黑暗的事情都可以冠冕堂皇的展現出來,任何冠冕堂皇的事情也都會黑暗無比,如果你以為有哪個企業或者哪個領導可以給予你公平的環境,那你基本是癡心妄想。公平這個詞自從被創立以后就沒有出現過,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做事的方式,每個企業都標榜自己擁有公平的企業文化,但請你相信,凡是標榜成口號的詞語,都是不可能實現的美好愿望而已。人性里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任何改變只要加上時間的稀釋,都會變得容易接受,所以說,無論你作出多么令人難以接受的決定,只要加上時間的稀釋,都會被最終接受,這就是“拖”的訣竅,無論什么事情都要學會拖,拖的目的不是為了不干這件事,而是為了不要干錯這件事,中國人很講究作一件事的象征意義,大家都有句很經典的疑問句就是“你這是什么意思?”,我們都太善于拋開表象看本質,哪怕這本質是主觀臆斷來的,那么遇事則拖,一來可以給別人留下穩重的印象,其實很可能你是心里沒譜,二來進可攻退可守,如果這事快成了,你進去摻和一腳功勞,如果這事敗像已露,你可以明哲保身。這你大可放心,沒有哪件事是別人可以獨立完成的,我們日常工作的50%是其他部門給你創造出來的垃圾工作,同理,部門之間有一半的精力在彼此制造工作,別人的項目你隨時有借口摻和進去,也隨時有借口漸漸退出,借口就像乳溝,只要用力擠一擠,總還是有的。哪怕你幫這個項目組領過幾只簽字筆也可以算通力支持了嘛。
當你把事業和私生活分得很清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在職業場上可以心平氣和的跟各色人等相處,否則你很可能累個半死還得罪一大堆人,我有個下屬,自己干活十分賣命,同時對同事也要求極高,結果因為跟副總吵架最后被掃地出門,事情的經過很簡單,由于她自己工作能力很高也很有才華,別人自然要給她制造事端,很多擺不上桌面的整人手段用在她身上,她能感覺到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化解,帶著情緒工作了一段時間,終于最終忍不住爆發了,對于她,別人都覺得很可惜,我覺得這其實是她自己情商不高的原因,這不是我冷酷,只是每個職業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負責,我知道對于企業來說她是應該留下的人才,但是如果她連同事之間這個小圈子都不能順利擺平,還怎么指望她帶領別人沖鋒陷陣?孤膽英雄從來都是用來被出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