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大家想起的肯定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了。元朝的疆域是很大的,衡蓋亞歐大陸,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的疆域,還要比元朝大了。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元朝,其實并不是我國歷史上的元朝,而是由多個國家組成的帝國,也就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是蒙古帝國,元朝是元朝,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這到底是為何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元朝和蒙古帝國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元朝和蒙古帝國到底是什么關系?其實根本不是一回事。
蒙古帝國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相信大家對他是不陌生的,他是歷史上為數不多可以統一蒙古草原的人,至今還被蒙古人尊為祖先,絕對是天驕一樣的人物。其實成吉思汗的出身是很低的,雖然他的父親也是一個部族的首領,但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是母親將他拉扯大的,后來的時候,成吉思汗光復了自己的部族,并且以此為基礎走上了統一蒙古道路,建立了后來的蒙古帝國。雖然他建立了帝國,但是卻不是蒙古帝國最大的開拓者之一,真正使得蒙古帝國成為橫跨兩個大洲的帝國功臣,還是要說他的兒孫們。
成吉思汗在建立了蒙古帝國之后,就走上了擴張的道路,這也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蒙古草原本來就沒有這么多的資源來供給一個國家消耗,要想生存的話,必須要向南方擴張。當時占據中原的是金國,然后才是西夏和南宋。在這些國家中,有實力和蒙古騎兵一較高下的,只有金國了,但是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內部已經腐朽不堪,自然不是氣焰正盛的蒙古騎兵的對手,因此很快就覆滅了,在滅亡金國和周邊幾個小國的過程中,成吉思汗神秘死亡,被秘密葬在了蒙古,至今都找不到他的陵寢。
在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并沒有停下自己擴張的腳步,接過這桿大旗的是他的兒子們,其中最為厲害的當屬最小的兒子拖雷了,他的兒子就是后來建立元朝的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兒子是不少的,這些兒子們都十分的團結,在其死后并沒有爭權奪利,而是各自領兵作戰,都有不小的戰功,并且建立了后來的"汗國",這個時候蒙古的內部還是比較的團結的,并沒有什么事情發生,各大汗國還是聽從蒙古大汗的指揮的,因此在拖雷去世之后,大汗的位置被傳給了長子蒙哥,一個龐大的帝國,在他的帶領下開始逐漸的走上了正規,但是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令人想不到的事情。
蒙哥繼位之后,力主將龜縮在中原南部的南宋給滅亡,因此他率領大軍親自進攻南宋,遭到了南宋軍民的極力抗爭,在蒙古騎兵攻打到今天的重慶附近的時候,蒙哥被宋軍箭矢所傷,最終不治身亡。后世也有推測,蒙哥應該是當場就被宋軍擊斃了,要不然也不會沒有留下繼承人是誰。(在金庸的小說中,曾經引用這一段,蒙哥是在襄陽城下被楊過用飛石擊斃,原著中也說這是杜撰)在蒙哥死后,諾大的一個蒙古帝國曾經陷入過一段時間的內亂中,這也導致了一個很重要的歷史人物出場,這個人就是忽必烈。
忽必烈是蒙哥的弟弟,按照蒙古的傳統,他是有繼承權的,但是忽必烈是直接擁兵自重,然后靠著手底下幾十萬的騎兵,直接登基的,這也引起了同樣有繼承權的阿不里哥的憤怒,在蒙古貴族的擁護下,阿不里哥登基,于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蒙古帝國開始陷入了內亂中,最終阿不里哥被忽必烈打敗,遭到了囚禁,但是不久之后就去世了。因為這件事,忽必烈和蒙古的貴族之間,也產生了很大的分歧,蒙古帝國內部的不穩定,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了。
在統一了天下之后,忽必烈建立了元朝,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那個元朝,他的疆域還是比較的廣闊的,從西伯利亞到南海,都是屬于這個國家的疆域,但是忽必烈卻沒有掌控整個蒙古帝國,而是使其慢慢的分裂了,成為了四個汗國,元朝不過是蒙古的一個汗國之一罷了,并不是整個蒙古帝國。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稱元朝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但是卻不能說蒙古帝國是元朝,畢竟另外三個汗國,也是蒙古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三個汗國加起來的實力,和元朝也是不遑多讓的。
從阿不里哥爭奪皇位這件事情中,就可以很明白,忽必烈和蒙古貴族之間的矛盾是很深了,但是后來忽必烈所做的事情,才真正使得三大汗國和元朝之間反目成仇,甚至開始了相互攻伐,忽必烈到底做了什么呢?忽必烈是一個很有才略的人,他知道元朝對于漢人的統治,絕對不能和元朝對于蒙古人的統治是一樣的,因此忽必烈就提出了蒙人漢化的措施,這令蒙古貴族是十分的惱怒。在建立元朝前,蒙古就是奴隸社會,漢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忽必烈想讓提高漢人的地位,甚至還想讓漢人做官,這對那些食古不化的蒙古貴族來說,根本是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其實不止是蒙古帝國沒有辦法接受,就是忽必烈的繼承人都很難接受,從歷史的發展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其實忽必烈的后人根本就沒有遵從他制定的策略,在整個元朝統治時期中,漢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根本得不到保證,這也就是為何后來朱元璋等人起兵造反的時候,有這么多農民跟隨的原因了,不是這些農民要造反,而是不造反的話,根本就活不下去。不過還有一點就是,明朝在建立之后,元朝還在蒙古地區有過一段時間的復蘇,不過很快就因為內部斗爭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