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豬肝200克、大白菜葉150克、枸杞8顆、濕淀粉、精鹽、姜蔥汁、黃酒、花生油
做法:
1.將大白菜葉洗凈,切成小片
2.豬肝洗凈,擠去血水,切成薄片,加鹽、姜蔥汁、黃酒、濕淀粉抓勻上漿
3.油鍋中加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加入白菜葉、鹽快速炒拌
4.再加入枸杞稍炒,加適量開水燒至沸騰
5.放入豬肝煮熟,加精鹽調味即可出鍋。
詳細步驟:
1.準備食材:雞雜、香芹、泡椒、泡姜、蒜、生抽、料酒、淀粉、糖、郫縣豆瓣醬
2.將雞雜切小件,雞心對半切,雞肝切厚片,雞胗切片,雞腸切段
3.用點生抽、淀粉抓均勻稍腌一會備用
4.將芹菜去老葉清洗干凈,切成段備用
5.將湯匙豆瓣醬剁碎,泡椒斜切成段,泡姜、大蒜切片待用
6.鍋中倒入油,下入豆瓣醬炒炒出紅油
7.下入姜、蒜、泡椒炒香,下入雞雜炒斷生
8.加點料酒翻炒一會,下入芹菜炒斷生
9.最后加點糖、鹽即可。
食材:排骨、小米椒、杭椒、蔥段、料酒、姜蒜、八角、干辣椒、郫縣豆瓣醬、蠔油、料酒、生抽、老抽
1、首先準備適量的排骨塊,清洗干凈。
2、準備小米辣椒圈、杭椒、蔥段適量。
3、把排骨冷水下鍋,加入少許的料酒,大火煮開,煮出血末,然后撈出清洗干凈。
4、鍋里加入姜蒜片、八角、干辣椒,爆香,炒出料味。
5、把排骨下鍋,翻炒,加入一勺的郫縣豆瓣醬、蠔油、料酒、生抽、老抽。
6、翻炒均勻。加入清水,大火煮開,蓋上蓋子,轉中小火,燉至大約40分鐘。
7、湯汁粘稠的時候,把小米辣椒圈、杭椒、蔥段,下鍋翻炒均勻,加入少許的鹽,調下味道。
8、翻炒均勻,出鍋裝盤,這道辣炒排骨就做好了,辣味十足,非常下飯。
食材小米辣椒,生粉、鹽、花椒粒、蛋清、八角、郫縣豆瓣醬、干辣醬、料酒、桂皮、 白菜、胡椒粉、草魚、香菜、
1、草魚處理干凈,去掉頭部。片下兩扇肉片。
2、順著魚的紋路,斜刀切或大片。中間魚骨剁成段也放在一起。
3、準備好所有材料備用,白菜只要葉子部分。
4、切好的魚片,加入鹽、料酒、胡椒粉、蛋清、生粉、少許油攪拌均勻,腌制半小時以上。
5、鍋里煮開水,把白菜葉燙熟撈出放入碗底,再把香菜段入在上面,香菜不用過水,留幾根香菜在表面裝飾用。
6、鍋中加入植物油,油多放些,放入花椒粒、八角桂皮、干辣椒小火煸出香味。然后把香料舀出丟掉,用一個碗把鍋中一半的油盛出備用,鍋里留一半油。
7、剩下的油,放入姜蒜爆香,再加入小米辣椒,放入一大勺豆瓣醬煸出紅油。
8、然后加入一大碗清水改用大火煮沸。水煮沸后,倒入腌制好的魚片,輕輕劃散,大火繼續煮沸。
9、湯汁再次沸騰后,用鏟子去掉表面的浮沫。再煮兩分鐘就可以了。
10、把煮好的魚片鏟入墊有蔬菜的大碗里,湯先不要裝,在魚表面撒上蔥花。另起鍋把那剩下的油再次加熱,然后倒入撒有蔥茶的魚片上
11、最后把熱湯汁淋在上面,幾片香菜葉點綴既可。
食材:臘肉,青蒜,豆豉,酸辣椒,大蒜,生姜,鹽,生抽,
做法
1、臘肉清洗干凈蒸熟或者煮熟后切薄片。
2、油鍋少許油爆香酸辣椒,大蒜,生姜,干豆豉。
3、倒入臘肉開始炒。
4、然后先放青蒜蒜白部分,最后放葉子部分。
5、加點鹽,生抽調味。
制作配料:包菜半顆 大蒜2個 干辣椒2個 鹽1/3勺 白醋2勺 生抽1勺 老抽1勺
制作方法:
1、準備所需要的食材;
2、包菜掰開放在清水盆里,浸泡清洗干凈,瀝干水分;
3、然后用手撕成小塊;
4、準備大蒜切成片、辣椒切成段;
5、鍋中熱油,把蒜片和辣椒加進去翻炒均勻;
6、再把包菜加進去大火翻炒;
7、加入鹽、生抽、老抽、米醋翻炒至變軟,炒至斷生;
8、夏天吃這樣的菜,酸辣爽口,簡單開胃下飯,比大魚大肉更過癮!
主料:牛腱子肉600克
輔料:豆皮、黑木耳各100克、小米辣20克、干辣椒段10克
調料:菜子油100克、郫縣豆瓣醬60克、辣妹子醬40克、高湯200克、蠔油20克、胡椒粉5克、老抽6克、山胡椒油10克、胡椒油20克
做法步驟:
1、鹵熟帶底味的牛腱子肉600克切成片;豆皮、黑木耳各100克焯水、裝盤。
2、鍋內入菜子油100克,下入郫縣豆瓣醬60克、辣妹子醬40克、小米辣20克、干辣椒段10克炒香,加入牛腱子肉,注入高湯200克,入蠔油20克、胡椒粉5克調味,老抽6克調色,中火收汁。
3、起鍋前放山胡椒油10克、胡椒油20克即可。
原料:谷鴨1只(重約1500克)。
調料:A料(生姜片、桂皮各5克,花椒3克),B料(鹽10克,本地醬油15克,白糖5克,干辣椒殼8克,香料粉2克),本地青辣椒10克,清湯2千克,蔥絲2小捆,桂花葉5克,菜子油60克。
做法:
1、谷鴨宰殺制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入冷水鍋焯水,水燒開后取出,在流動的水中沖洗干凈,瀝干水;本地青辣椒切小塊。
2、鍋上火入菜子油燒熱,入A料和青辣椒塊炒香,再放入鴨塊小火炒干水分,入B料調味,加入清湯燒開,轉小火煨3小時后,再轉大火收汁至顏色變亮,汁基本干,關火,倒入加熱的鐵鍋中,撒上蔥絲、桂花葉點綴即可。
香料粉:將八角、花椒、桂皮各10克,香葉、小茴香各5克,磨成粉。
常德缽子菜的制作竅門:
1、用本地毛菜子油提菜香。
2、“渾燉”離不開郫縣豆瓣醬。
原料:豬腳650克,谷鴨350克。
調料:A料(生姜片30克,干辣椒10克,香葉2克,草果4克),鹽2克,郫縣豆瓣醬15克,熟豬油、菜子油、東古一品鮮各50克,白糖、鮮紅椒圈各3克,大蒜葉5克。
做法步驟:
1.豬腳、谷鴨剁成大塊,分別泡水去掉血水,焯水,撈出控干水分。
2.鍋內下菜子油、熟豬油燒熱,下A料炒香,下豬腳炒3分鐘,下谷鴨翻炒4—5分鐘至香,加郫縣豆瓣醬、東古一品鮮調味,出鍋倒入高壓鍋內,大火上氣壓5分鐘,再改小火壓10—13分鐘,自然散氣,加鹽、白糖調味,起鍋裝盤,用大蒜葉、鮮紅椒圈裝飾即可。
原料:
農家跑山雞1只(選用三個月大的,約800克) 蔥花、熟芝麻、萵筍塊各少許。
調料:
七星椒、干花椒、姜塊、蔥結、姜片、蔥段、蒜片、鹽、料酒、豆瓣醬、保寧醋、菜籽油各適量。
制作:
1.把跑山雞宰殺治凈,斬成拇指頭大小的丁,納盆加鹽、料酒、姜塊、蔥結,腌漬1~2分鐘。
2.把七星椒切成顆粒,萵筍塊下水鍋汆水,撈出來待用。
3.往鍋里舀入菜籽油,燒至四五成熱時,倒入雞丁滑油,撈出來瀝油。
4.鍋里放菜籽油燒熱,加入少量豆瓣醬、姜片、蔥段、蒜片、干花椒炒香,加入七星椒顆粒炒至香辣,倒入過好油的雞丁,下入萵筍塊,調入鹽、料酒,原料熟后加入少許保寧醋,起鍋裝入盛器中,撒些蔥花和熟芝麻,即可。
食材&配料:
土公雞、土豆、姜片、蒜片、蔥節、豆瓣醬、泡椒末、花椒末、鮮湯、鹽、胡椒粉、味精、雞精、白糖、辣鮮露、青椒節、藤椒油
制作:
1.把凈土公雞斬成塊后,下到七成熱的油鍋里,炸至表面干硬時,撈出來瀝油。
2.把土豆削皮切成塊,然后投熱油鍋里炸至表面硬脆。
3.鍋留底油,投姜片、蒜片和蔥節爆香,下豆瓣醬、泡椒末和花椒炒香出色,摻入鮮湯再把炸過的雞塊和土豆塊下鍋,調入鹽、胡椒粉、味精、雞精、白糖和辣鮮露,待小火燒至雞塊入味且汁水將干時,加入青椒節并淋一點藤椒油,翻勻便可出鍋裝盤。
原料:平菇、凍豆腐、菜心、鹽、生抽、糖
做法:
1、凍豆腐化開 洗凈 切塊 平菇洗凈掰開 菜心洗凈切段
2、鍋里放油 燒熱 放入凍豆腐 炒
3、炒一會兒放平菇
4、放生抽和鹽 凍豆腐和平菇都會出一些水
5、如果覺得水不夠就稍微添一些 把菜心也放進去
6、大火燒開以后 改中火燜到沒什么湯就差不多了
7、改中火以后可以放點糖提鮮 一點點就好
原料:油菜苔150g、食鹽適量、蒜適量、生抽適量、調和油適量、柿子椒適量
做法:
1、肉切好,菜心洗凈滴水
2、大蒜,辣椒切好
3、上鍋把肉炒熟
4、再放大蒜,辣椒,生抽
5、再下菜心,再下鹽
6、熟后出鍋裝盤即可
材料:豬去皮臀肉、料酒、鹽、蔥、姜(拍破)、香油、熟菜油、蔥姜味碟。
1. 將肥瘦相間的豬坐臀肉切成約14厘米長、6.6厘米寬、0.7厘米的片,用鹽、料酒、姜、蔥葉著味30分鐘;蔥白切成約4厘米長的節,用刀將兩頭劃數刀呈絲狀,泡入清水中即成花蔥待用。
2. 鍋置旺火上,放熟菜油燒至五成油溫,放肉片浸炸至熟撈出,待油溫回升至七成時,將肉片重炸至棕紅色,撈出刷上香油。用斜刀法將炸好的肉片切成0.2厘米厚的片,裝入盤內,花蔥瀝干水分鑲擺于盤內,配上用甜面醬、味精、白糖、香油調制的味碟(蔥醬味碟),上桌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