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心,一定要知道心臟什么時候更為脆弱。
1、暴飲暴食后
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腸轉移,供應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臟負擔。如果吃得過于油膩,攝入太多脂肪,還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進血栓形成,引發心肌梗死。
2、用力排便時
用力排便時需要屏住氣,腹壁肌和膈肌會強烈收縮,使腹壓升高,于是引起血壓驟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及嚴重心律失常,嚴重時可能造成猝死。
3、劇烈運動時
適當運動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劇烈運動會迫使心臟馬力全開,每次收縮時多打出幾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心率過快,心肌缺氧,甚至導致心臟病突發。
4、精神緊張時
心臟健康和心理、精神狀態聯系密切。工作壓力大、心情緊張時,神經系統受到干擾,便會影響心臟的工作狀態。比如,一個健康人在精神緊張時,會出現臉紅、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現象;換成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現胸口難受、突發心臟病等問題。
5、每天早上6點至12點
有研究發現早上6點至中午12點這一時段的心臟病發作數量最多,且病情更為嚴重。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體分泌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導致血壓上升,再加上整晚沒喝水,血液比較濃稠,容易發生栓塞。
心臟病患者預防心臟病復發,除了要控制好高血壓基礎病以外,還要預防炎熱帶來的危險因素。避免暴飲暴食、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臟負荷引起心肌缺血,晨起后動作最好輕柔、緩慢,還要及時補水,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免血液循環受阻,盡量避免意外發生。
以上內容摘自網絡,謹對原作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