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沒有再次向他的塞爾維亞兄弟道別。在敵人和西方人的眼里,米洛舍維奇是惡魔是罪犯;在他的人民和前南聯盟的一些支持者眼里,米洛舍維奇則是個英雄。從科索沃到代頓,從貝爾格萊德到海牙,無論是面對北約的導彈還是國際法庭的審判,這個塞爾維亞人沒有屈服過。與對他做正面或負面的評價相比,大家都承認一個事實,米洛舍維奇是南斯拉夫繼鐵托之后的第二位強人,不同的是,鐵托以鐵腕締造鞏固了南斯拉夫,米洛舍維奇則以鐵腕加速了這個巴爾干大國的瓦解。但無論結局怎樣,兩個人的生命都被稱為悲劇,這是他們個人的悲劇,也是一個國家曾經的悲劇。[
發表評論]
■ 民族英雄還是種族清洗者?
米洛舍維奇被押進監獄
米洛舍維奇在東歐劇變后的紛爭中上臺,由于他的共產主義者背景,一露面便受到西方的“特別關注”。在南聯盟大廈將傾之時,他主動出擊,以塞爾維亞人特有的斗士精神投入到一場分裂與反分裂的戰斗中,但在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他的努力注定是徒勞的。在瘋狂動蕩的10年中,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穆族人、阿族人從兄弟變成了仇敵,而最終南聯盟也在戰火中一點點崩潰瓦解。
鐵腕總統:一個人的軌跡
米洛舍維奇1941年8月20日生于塞爾維亞的波扎雷瓦茨市,23年后這個塞爾維亞小伙子從貝爾格萊德大學法律系畢業,這時他已經有五年的黨齡了。1983年,42歲的他正式步入政壇,當選為南共聯盟主席團中央委員。此后他一路高歌猛進直到1997年成為南聯盟總統。而從北約武力介入開始,米洛舍維奇和他的國家一起走入低谷,直到客死海牙戰犯監獄。[
詳細內容]
沖突幕后:悲情南南斯拉夫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誕生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有長達45年的和平發展,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建立了全面聯系,經濟關系密切,混合家庭比比皆是。因此,上世紀90年代出現的極端仇視情緒大部分是戰爭和機會主義政治做法的產物。雖然斯、克與米洛舍維奇領導的塞爾維亞舉行了多輪談判都沒有談成,但和平還有一線生機,恰恰這時,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一份報告拋出,這使本來可以避免的解體變得無法挽回。[
詳細內容]
外人干預:米洛舍維奇下臺
在米洛舍維奇的政治顛峰時期,經歷過4次戰爭失敗、兩次大規模示威游行、78天北約轟炸、近10年國際制裁,雖然他以超強地抗打擊能力頑強地“幸存”下來,但前景已不樂觀。科索沃戰爭結束后,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等情報機構重新進入南斯拉夫。這時,它們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顛覆米洛舍維奇政權。[
詳細內容]
■ 在自己人的監獄里和別人的法庭上
米洛舍維奇在荷蘭海牙出庭
回想當年,巴拿馬總統諾列加被美軍俘虜,判處監禁200年;薩達姆至今仍在自己的土地上等待死亡判決,和這些強人相比,米洛舍維奇試圖讓自己與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之間的斗爭持續的更久。但正如他被引渡到海牙之前向塞爾維亞兄弟道別時所預示的,在別人的法庭上,這個法律系的高才生除了保持尊嚴外很難讓自己走的更遠。
強權祭品:米洛舍維奇被捕背后
2001年4月1日清晨,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內務部發表聲明:塞爾維亞警方在當日凌晨4時45分逮捕了南聯盟前總統米洛舍維奇。消息傳出后,世界各大媒體聞風而動,迅速作出報道。米洛舍維奇,這位曾在1999年領導南聯盟人民奮勇抗擊北約入侵的民族英雄在北約長達78天的狂轟濫炸面前沒有低下他那高昂的頭顱,如今竟被南聯盟現任政府作為異己和罪犯抓捕。[
詳細內容]
法庭斗士:他對勝利依然深信不疑
從科索沃的小匪徒至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前總統等證人,都被米洛舍維奇指責為歪曲事實,一派謊言。有時候,審訊變成了鬧劇。有一次出來一名證人,說南斯拉夫軍隊的士兵對他開了槍,而且還出示了一張有著彈洞的血衣的照片。米洛舍維奇問:“是用什么武器打的?”那人答:“大口徑機關槍。”米洛舍維奇又問:“是離多遠開的槍?”“三米,”那人答。于是米洛舍維奇反問:“衣服打出了洞,您是怎么活下來的呢?”[
詳細內容]
以我的方式:在監獄中維護國家統一
據米氏的朋友和監獄看守們介紹,在海牙監獄內迄今為止7個多月時間里,性格獨立、做派硬朗的米氏打發日子的方式之一,就是用激光唱片(CD)播放機傾聽美國已故著名男歌手弗蘭克.西納特拉的歌曲,其中米氏最鐘愛的一首也是該名歌手最著名的作品《以我的方式》。[
詳細內容]
■ 悲劇人生:再見,塞爾維亞兄弟們
米洛舍維奇與妻子
像一個普通人一樣,米洛舍維奇經歷了家庭和個人的悲劇,他的妻子作為同謀犯被通緝,她的悲情形象曾令人難以忘懷。他的孩子們遭遇了從元首子女到罪犯后代的不幸命運。米洛舍維奇的個人悲劇以他的死亡作為結局,而他的家庭悲劇仍然需要每個活著的人去繼續承受。[
詳細內容]
鐵窗生活:一日三餐自己洗碗
這是一間低矮的房子,長4米,寬3米,墻壁為白色,地面是冰冷而堅硬的灰色水泥地,室內唯一的窗戶是一扇百葉窗。房間里放著一張堅固的鐵床和一張被漆成橄欖綠色的鐵桌,還有一個陶瓷的洗臉池,便池是蹲式的。因為長期疲勞和缺乏睡眠,進入牢房不到20分鐘,米洛舍維奇就睡著了。[
詳細內容]
妻子米拉:從朱麗葉到“麥克白夫人”
米拉·馬爾科維奇與丈夫感情深厚,一直以來都對他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因此被稱為“麥克白夫人”。1958年,兩人初識于貝爾格萊德東南的小鎮波扎雷瓦茨,是中學同學,以后就一直形影不離。兩人在大學時相戀,朋友們開玩笑,形容他倆是“羅密歐與朱麗葉”。馬爾科維奇一家都是前南聯盟領導人鐵托的親信:她的父親和叔叔是鐵托的戰友,母親曾是貝爾格萊德地下黨的書記。馬爾科維奇的政治背景以及米洛舍維奇自身的政治頭腦為米洛舍維奇進入南斯拉夫政壇創造了契機。[
詳細內容]
晚景凄涼:最后一個生日
2005年8月20日,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在海牙度過了64歲生日。對他的審判已經進行了4年,至今仍沒有結果。而米洛舍維奇已經兩年多沒見到他的妻子馬爾科維奇了。當天,米洛舍維奇6歲的孫子小馬爾科和兒媳米利卡為他舉辦了一個小型慶祝會。小馬爾科為爺爺畫了幾幅畫,兒媳則烤了簡單的蛋糕,雖然沒有他最愛喝的蘇格蘭威士忌,但這已經是入獄后最溫馨的一個生日了,大家都沒有預料到這是他的最后一個生日。
強人的命運 強人的悲劇
米洛舍維奇的個性和命運讓人想到昨天的諾列加、今天的老薩以及病床上的沙龍,屢發狂言的內賈德,剛剛上臺的哈馬斯,當然還有強人布什,以及他的對手卡扎菲和卡斯特羅。一些強人遠去,一些強人產生,強人似乎成為政治家的時髦形象,強硬成為政治生活的主流,而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現象。
美軍占領巴拿馬總統府諾列加:
囚徒200年
1988年,巴拿馬國防軍司令曼努埃爾·諾列加登上了巴拿馬總統的寶座。這位具有印第安和哥倫比亞混合血統的鐵腕人物,上任伊始就宣布要立即收回運河主權。美國人對此顯然不能答應。[
詳細內容]
法庭上的薩達姆薩達姆:
等死求變
自05年10月19日以來已進行了5輪薩達姆審判,并沒有給人一種“世紀審判”的嚴肅感覺,反倒更像是一場有演員,有導演,有劇場,有觀眾的超級“表演秀”。[
詳細內容]
沙龍面露微笑沙龍:
政治生命終結
從士兵到將軍再到總理,從戰爭到和平,沙龍的一生,是現代以色列國家全部歷史的縮影。晚年沙龍的眼前沒有談判的對手,只有不可抗拒的意志。如今,強人倒下了,強人的時代終結了。[
詳細內容]
舊日強人仍不服輸藤森:
在獄中悠哉游哉
去年藤森作為一個不速之客突然造訪智利而被捕。從11月7日到現在,藤森已在智利憲兵學校被關押了100天。如今,在等待智利最高法院審理秘魯政府引渡藤森的申請時,這位前秘魯總統在監獄中的生活似乎悠哉游哉。[
詳細內容]
內賈德在發表講話內賈德:
在煎熬中堅持
他的“狂言”讓很多人憤怒,也讓自己倍受煎熬,但內賈德看上去仍輕松自信,不論說什么做什么,怎么說怎么做,他已清楚地向全世界傳遞了伊朗的想法。[
詳細內容]
卡斯特羅稱美國人想看他死卡斯特羅:
英雄老了嗎
今年是卡斯特羅在哈瓦那大學開始大學生涯的60周年紀念卡斯特羅17日在哈瓦那大學作演講時說:“他們總說卡斯特羅患了這個病、患了那個病。他們最近‘創造'出來的是我得了帕金森癥。”79歲的卡斯特羅在臺上作了5個多小時的精彩演講。[
詳細內容]
特立獨行的卡扎菲卡扎菲:
回頭是岸?
剛結束利比亞之行的美國高級官員8月20日稱,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邀請布什和賴斯訪問利比亞。美國官員還透露,他們正與利比亞方面商量重開關閉25年的美國使館事宜,并最終將利比亞從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上刪除。 [
詳細內容]
布什支持率連創新低布什:
強人的麻煩
美國賓州羅文斯坦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布什的智商為91,僅為前任克林頓(182)的一半,是過去50年來美國總統中最低的一個。但他卻有著極高的情商,而這實在是他制勝的法寶。“9-11”之后,布什的一些特質充分地得到展現,并成為贏得民眾支持的關鍵。[
詳細內容]
結語:強人的代價
說到底,米洛舍維奇的死亡是一個個體的悲劇,縱使他曾經是一個強者甚至英雄。在現實中,強者永遠是相對的,每個鐵腕人物最終都會在弱肉強食的政治生態中淪為弱者,這時候他們只能任人宰割,而新的強者完全遮蓋了弱者的形象,這種現象似乎是一起永恒的、沉重的游戲。可悲的是,似乎沒有人真正關注這種游戲的本質,在當前,強硬再次成為國際政治生活中的時髦。從哈馬斯的上臺到內賈德連發大話,從小泉固執“拜鬼”到布什的強硬政策,似乎只有強權才能成為國際政治的永恒贏家,而米洛舍維奇的死也許可以提醒那些仍沉浸在強人夢中人,強人的代價是悲劇,是個人的也是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