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戶型有哪些缺陷,我想,沒有玄關可能是最常見的bug。沒有玄關,餐桌椅、沙發就會淪為衣服、包包的臨時落腳點,遲早會堆積如山。
沒有玄關,那就造一個吧!今天小能手就來分享幾個“造”玄關的小妙招。
沒有玄關的戶型一般有下面幾種類型
1.開門是客廳
一開門就是客廳,沒有隱私,可以在入門左側做一個玄關柜,收納能力滿分。
不想被就一覽無余,直接選擇用近兩年的家居寵兒--長虹玻璃隔斷,這樣既能保證獨立性,同時在開門拿外賣的時候也保證了隱私性,還不會影響玄關的采光,空間看起來也更加有精致感,半柜可以根據需求設計。
除了長虹玻璃,還有一種就是木質隔斷,木質隔斷雖然是鏤空的,但也能緩沖入戶的視覺效果,特別適合日式、中式風格的家庭,還能裝飾空間,與原木色的家具相呼應。
2.開門是一堵墻
進門時一面墻可以做一排L形內嵌到頂柜子。在開門的方位做一排超薄翻斗柜,開口朝上,既能儲存大量鞋子,也不會影響平時的開關門。
正門對面就做常規的鞋柜,中間和底部做留空設計,可以放鑰匙等雜物,鞋柜下方流出20cm 的高度來放居家的鞋子,進出門換鞋變得更加方便。
3. 開門是走廊
這種戶型是最常見的,一開門兩邊就是一堵墻,如果是非承重墻,可以通過將墻面往后挪做一個內嵌玄關柜,但如果墻面不能改,那只能做一個超薄鞋柜來完成基礎儲物。
4.開門是餐廳
入門就是餐廳,如果一開門就看到在吃飯,多尷尬啊??梢詫W學這家的做法。在門與餐廳之間,采取半墻玻璃+卡座的形式,就能做一個簡單的隔斷,餐廳空間變得獨立,還能收納東西和當餐桌。
更人性化的玄關設計細節
1. 換鞋凳
不管玄關處的空間多大,換鞋凳都是很有必要的。有了它就不用再“金雞獨立”換鞋,特別是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有必要設計一個。
可以買成品也可以將柜體結合設計,如果玄關太小的還可以裝這種伸縮自如的換鞋凳,一點不占地方。
2.洞洞板
進門之后的包包、雨傘、大衣沒地兒放,最好的設計就是放一個洞洞板,不僅收納了這些東西,同時起到了裝飾的效果,不讓玄關顯得單調。
3.鏡子
除了能在出門前檢查儀容,鏡子還有放大空間的效果,鏡子可以裝在柜體上也可以裝在柜體內,或者直接掛在墻上都可以,距離地面20-30公分,就能照到全身,只要不對著大門就可以。
4.感應燈
在凹槽上裝上感應燈,晚上回家就能自動亮燈,終于不用摸黑找燈了,十分方便,還能制造氛圍感。
總結:回家的人,在玄關處更衣換鞋,卸下一身疲憊;離家的人,在玄關整理儀容,奔赴山海。沒有玄關的家,就缺少了一份安全感,所以,空間再小,也要好好設計玄關哦!
點個【在看】讓更多人因你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