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之后,很多人會隨便到藥店買感冒藥吃,經常越吃越嚴重。因為感冒要分寒熱,有的時候還會寒熱夾雜,只有辨證清楚了再用藥,才能藥到病除,1~2天就能痊愈。
感冒分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熱感冒,在病程中也有寒與熱的轉化或錯雜。
【治療原則】感冒的病位在衛表肺系,要根據所感外邪的寒熱暑濕,選用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清暑解表法。
一,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最常見,及時治療是關鍵
【常見癥狀】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酸疼,鼻塞聲重,或鼻癢打噴嚏,時流清涕,咽癢,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喜熱飲,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或浮緊。
【治療原則】辛溫解表。
即用辛散溫熱的藥,把寒邪給趕出去。
注意:忌煙 酒 辛辣 生冷 油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風寒感冒中成藥:
①風寒感冒顆粒
組方:麻黃、葛根、紫蘇葉、防風、桂枝、白芷、陳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功效:解表發汗,疏風散寒。
用于風寒感冒,發熱,頭痛,惡寒,無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風寒感冒顆粒不僅可治療因寒而起的發燒、流鼻涕和身體酸痛等癥狀,也可治療風寒咳嗽。
②感冒清熱顆粒
組方: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紫蘇葉、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蘆根。
功效:疏風散寒,解表清熱。
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感冒清熱顆粒和風寒感冒顆粒相比,多了清散郁熱的作用,退燒效果更好。名字叫作清熱顆粒,但不是治療風熱感冒,是治療風寒感冒的藥。
③正柴胡飲顆粒
組方:柴胡、陳皮、防風、甘草、赤芍、生姜。
功效:表散風寒,解熱止痛。
輕度上呼吸道感染,見上述癥候者。
同是治療風寒感冒的藥,但正柴胡飲顆粒 止痛和止嘔的作用更突出。
④感冒疏風片(顆粒、膠囊)
組方:麻黃、桂枝、苦杏仁、白芍(酒炙)、防風、紫蘇葉、獨活、桔梗、谷芽(炒)、生姜(搗碎)、大棗(去核)、甘草。
功效:辛溫解表,宣肺和中。
用于風寒感冒,發熱咳嗽,頭痛怕冷,鼻流清涕,骨節酸痛,四肢疲倦。
感冒疏風片和風寒感冒顆粒相比,健補脾胃、消積導滯的作用更明顯。如果感冒后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可以優先選感冒疏風片。
⑤荊防顆粒
組方: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茯苓、桔梗、甘草。
功效:發汗解表,散風祛濕。
用于風寒感冒,頭痛身痛,惡寒無汗,鼻塞清涕,咳吐白痰。
多了除濕和止痛,如果感冒不僅因為受寒,同時夾濕,比如在很冷的天氣里吹了風、淋了雨,或在濕氣很重的深山、海邊受了風寒,此時用荊防顆粒就特別對癥。注意,此時舌苔可能白而厚膩,甚至濕漉漉的,這都是寒濕的表現。
⑥川芎茶調丸
組方:川芎、白芷、羌活、細辛、防風、荊芥、薄荷、甘草。
功效:疏風止痛。
用于外感風邪所致的頭痛,或有惡寒,發熱,鼻塞。
川芎茶調丸常用于,治療受風寒后的頭痛和鼻塞,可有效改善癥狀。
⑦參蘇片
組方:組方:半夏、陳皮、大棗、黨參、茯苓、甘草、葛根、桔梗、木香、前胡、生姜、枳殼、紫蘇葉。
功效:疏風散寒,祛痰止咳。
用于體弱感冒,氣短乏力,怕冷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胸悶惡心。
參蘇片除了解表散寒以外,宣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更為突出。如果辨證為風寒感冒后,出現咳嗽痰多,甚至胸悶痛的情況,用參蘇片效果更好。
⑧午時茶
組方:蒼術、柴胡、羌活、防風、白芷、川芎、廣藿香、前胡、連翹、陳皮、山楂、枳實、炒麥芽、甘草、桔梗、紫蘇葉、厚樸、紅茶、六神曲。
功效:祛風解表,化濕和中。
午時茶除了疏風、解表、散寒、除濕以外,還能消積導滯、治療積食或者受寒后的腹痛腹瀉。
⑨小兒清感靈片
組方:羌活、荊芥穗、防風、蒼術(炒)、白芷、葛根、川芎、地黃、苦杏仁(炒)、黃芩、甘草、人工牛黃。
功效:發汗解肌,消熱透表。
用于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怕冷,肌表無汗,頭痛口渴,咽痛鼻塞,咳嗽痰多,體倦。
這個藥的特別功效在于,清熱的力度比較大,因此若是熱證明顯,發燒,且咽喉疼痛,可選用小兒清感靈片。
二,風熱感冒
六淫邪中風邪為首,其他邪氣都會隨著風邪侵入人體。當熱邪隨著風,從人的口鼻、皮膚侵入后,此時患的感冒就是風熱感冒。
【常見癥狀】惡寒輕,發熱重,汗出不暢,頭脹痛,咳嗽,痰黏或黃,口干咽燥,咽喉腫痛,鼻塞,流黃鼻涕,舌苔薄白或薄黃,舌尖紅赤,脈浮數。
【治療原則】辛涼解表。
即用性味辛涼的藥物發散風熱,解除表證。
注意:忌煙 酒 辛辣 生冷 油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風熱感冒中成藥:
①銀翹解毒片(丸)
組方: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葉、甘草。
功效:辛涼解表,清熱解毒。
用于風熱感冒,癥見有發熱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銀翹解毒片在辛涼解表的同時,清咽利喉、止咳化痰的作用也很突出。
②桑菊感冒片
組方:桑葉、菊花、連翹、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蘆根。
功效: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用于風熱感冒初起,頭痛,咳嗽,口干,咽痛。
清除高熱的力量弱,但是疏風解表散熱、止咳化痰的效果很好。因此用在風熱感冒初期最合適,此時癥狀為:低熱、嗓子干痛、燥咳。
③小柴胡顆粒
組方:柴胡、黃芩、半夏(姜制)、黨參、生姜、甘草、大棗。
功效:解表散熱,疏肝和胃。
用于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
小柴胡顆粒是《傷寒論》中小柴胡湯的中成藥版,可治療任何半表半里的病證。小柴胡顆粒的作用,是用來與邪氣和解的。
怎么判斷病位在半表半里之間呢?
A.往來寒熱。忽冷忽熱,一會兒出汗,一會兒又覺得冷。
B.默默不欲飲食。不想吃飯,沒有胃口,懶得說話,精神不足。
C.胸脅苦滿。胸口脅肋脹痛、脹滿,口苦。
D.心煩喜嘔。心里煩躁,惡心想吐,吃不下東西。
以上四個癥狀,有其中一條,就可用小柴胡顆粒了。
通過調整氣機和脾胃功能來恢復正氣,因此小柴胡顆粒在風寒、風熱感冒中都有使用的機會。小柴胡顆粒在感冒初期并不適合,而且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都有自己的藥,等到出現上面講的四種癥狀再用時,效果最好。
④雙黃連口服液(復方金銀花顆粒)
組方:金銀花、黃芩、連翹。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用于外感風熱感冒,癥見有發熱、咳嗽、咽痛。在風熱感冒初期使用效果比較好。
⑤防風通圣丸
組方:防風、荊芥、薄荷、麻黃、大黃、芒硝、梔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當歸、白芍、黃芩、連翹、甘草、白術。
功效:解表通里,清熱解毒。
用于風熱壅盛,表里俱實證。癥見有憎寒壯熱,頭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而干,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黏稠,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發有隱疹,舌苔黃膩,脈數有力。
防風通圣丸最適用于“表里俱實證”,既有怕冷畏寒的表證,又有發高燒、便秘、扁桃體發炎、眼睛紅腫赤痛等里證。
防風通圣丸不僅適用于風熱感冒,只要是表里俱實之證,風寒感冒也一樣適用。另外,腹中積食,便秘;尿頻尿痛;出紅疹,又癢又痛;急性扁桃體發炎;眼睛結膜出血疼痛;吃熱性食物后出現的痤瘡等熱證,都可使用。
辨證要點:舌紅苔黃,脈輕、重按皆有力而數。
⑥黃連上清丸(片)
組方:黃連、梔子(姜制)、連翹、蔓荊子(炒)、防風、荊芥穗、白芷、黃芩、菊花、薄荷、酒大黃、黃檗(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功效:散風清熱,瀉火止痛。
用于風熱上攻、肺胃熱盛所致的頭暈目眩、牙齒疼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耳痛耳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它是個表里雙解的好藥。
A.有連翹、荊芥穗、白芷、防風、薄荷這些既發散表寒 又發散風熱的藥;
B.有黃連、黃芩、黃檗、梔子、酒大黃、石膏這些清里熱的藥;
C.有桔梗、旋覆花、甘草理氣化痰止咳。
遇到突發性耳痛耳鳴,尤其感冒之后,就可以考慮用黃連上清丸進行治療。
⑦抗病毒口服液
組方:板藍根、石膏、蘆根、生地黃、郁金、知母、石菖蒲、廣藿香、連翹。
功效:清熱祛濕,涼血解毒。
用于風熱感冒,流感。
不但清熱解毒,還除濕健脾,用在風熱夾濕的感冒中效果最好。
⑧羚翹解毒片(顆粒、丸)
組方:羚羊角、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葉、甘草。
功效:疏風清熱,解毒。
用于風熱感冒,惡寒發熱,頭暈目眩,咳嗽,咽痛。
羚翹解毒片包含了銀翹解毒片的所有適應證,再加上高燒后 手足痙攣抽搐。
⑨感冒消炎片
組方:臭靈丹、蒲公英、千里光。
功效:散風清熱,解毒利咽。
用于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目赤腫痛。
對于熱感冒后單純發燒、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目赤腫痛效果比較好。
⑩小兒解表顆粒
組方:金銀花、連翹、牛蒡子、葛根、荊芥穗、紫蘇葉、防風、蒲公英、黃芩、牛黃。
功效:宣肺解表,清熱解毒。
用于小兒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癥見有發熱惡風、頭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癢。
11.小兒熱速清口服液
組方:柴胡、黃芩、板藍根、葛根、金銀花、水牛角、連翹、大黃。
功效:清熱解毒,瀉火利咽。
用于小兒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癥見有發熱、頭痛、咽喉腫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結。
如果風熱感冒后出現便秘或者大便干,用此藥,里面有大黃,讓熱從大便走,因此很多孩子只要大便一通,燒就退了。
12.小兒豉翹清熱顆粒
組方:連翹、淡豆豉、薄荷、荊芥、梔子(炒)、大黃、青蒿、赤芍、檳榔、厚樸、黃芩、半夏、柴胡、甘草。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導滯。
用于小兒風熱感冒挾滯證,證見有發熱咳嗽,鼻塞流涕,咽紅腫痛,納呆口渴,脘腹脹滿,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黃等。這個藥用在一般的熱證,兼見積食、便秘、氣郁腹脹時,效果最好。
辨證時可見舌苔黃厚膩,舌中部尤其厚膩,舌質紅。
三,寒包火感冒:你治不好的感冒
寒包火:表有寒邪、內有郁熱,表現出既有高燒、口渴、咽痛的熱證,也有怕冷、畏寒、流清涕的外寒癥狀。
可能因為:體內之前的熱邪還未散盡,又感受了寒邪;病人體內本身就有郁熱,還沒及時清熱就感受了寒邪。
治療思路:解表散寒+清熱解毒,散寒和清熱同時進行,表里都要解,寒熱都要清。
解表寒可用風寒感冒顆粒,清里熱可用銀翹解毒片。兩種藥同時用,之間間隔半小時。
注意:忌煙 酒 辛辣 生冷 油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可直接治療寒包火的中成藥:
①四季感冒片
組方:桔梗、紫蘇葉、陳皮、荊芥、大青葉、連翹、甘草(炙)、防風、香附。
功效:清熱解表。
用于四季風寒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鼻流清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惡心厭食。
方中既有解表散寒的溫藥:紫蘇葉、荊芥、防風,又有清熱解毒的涼藥:連翹,大青葉;桔梗、陳皮理氣化痰,炙甘草補中。
②兒感清口服液
組方:荊芥穗、薄荷、化橘紅、黃芩、紫蘇葉、法半夏、桔梗、甘草。
功效:解表清熱,宣肺化痰。
用于小兒外感風寒、肺胃蘊熱證,癥見有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咽喉腫痛,口渴。
方中既有解表散寒的荊芥穗、紫蘇葉,也有清里熱的黃芩、薄荷。化橘紅、法半夏和桔梗主要功效為寬中理氣、化痰止咳,可以治療里熱引起的咳嗽和咽痛。
③防風通圣丸
功效:解表通里,清熱解毒。
用于風熱壅盛,表里俱實證。癥見有憎寒壯熱,頭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而干,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黏稠,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發有隱疹,舌苔黃膩,脈數有力。
防風通圣丸最適用于“表里俱實證”,既有怕冷畏寒的表證,又有發高燒、便秘、扁桃體發炎、眼睛紅腫赤痛等里證。
④黃連上清丸(片)
功效:散風清熱,瀉火止痛。
用于風熱上攻、肺胃熱盛所致的頭暈目眩、牙齒疼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耳痛耳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它是個表里雙解的好藥。
A.有連翹、荊芥穗、白芷、防風、薄荷這些既發散表寒 又發散風熱的藥;
B.有黃連、黃芩、黃檗、梔子、酒大黃、石膏這些清里熱的藥;
C.有桔梗、旋覆花、甘草理氣化痰止咳。
遇到突發性耳痛耳鳴,尤其感冒之后,就可以考慮用黃連上清丸進行治療。
四,夏天暑濕感冒多,除濕是關鍵
暑濕感冒一般指夏季感冒。因為夏季悶熱,濕度比較大,此時再感受外邪,暑氣和濕氣會隨著外邪一起侵入,所以叫作暑濕感冒。
暑月受寒為陰暑,暑月受熱為陽暑。
暑邪特征:熱,上升,多挾濕。
【常見癥狀】身熱,微惡風,汗出而熱不解,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咳嗽痰黏,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胸悶脘痞,惡心,腹脹,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而膩,脈浮數。
【治療原則】清暑祛濕解表。
注意:忌煙 酒 辛辣 生冷 油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治療暑濕感冒的中成藥:
①藿香正氣水(口服液、膠囊、丸)
組方:廣藿香油、紫蘇葉、白芷、蒼術、厚樸(姜制)、生半夏、茯苓、陳皮、大腹皮、甘草。
功效: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有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癥候者。
藿香正氣水是治療寒濕感冒和脾胃濕困的最常用中成藥。暑熱不適用。
②午時茶
組方:蒼術、柴胡、羌活、防風、白芷、川芎、廣藿香、前胡、連翹、陳皮、山楂、枳實、炒麥芽、甘草、桔梗、紫蘇葉、厚樸、紅茶、六神曲。
功效:祛風解表,化濕和中。
午時茶除了疏風、解表、散寒、除濕以外,還能消積導滯、治療積食或者受寒后的腹痛腹瀉。
③保濟丸
組方:鉤藤、菊花、蒺藜、厚樸、木香、蒼術、天花粉、廣藿香、葛根、化橘紅、白芷、薏苡仁、稻芽、薄荷、茯苓、廣東神曲。
功效:解表,祛濕,和中。
用于暑濕感冒,癥見有發熱頭痛、腹痛腹瀉、惡心嘔吐、腸胃不適;亦可用于暈車暈船。
保濟丸偏向治療暑熱感冒,比如在暑濕天氣感受了風熱的邪氣,這時候就要用到保濟丸了。
藿香正氣水和午時茶都偏向于寒濕感冒,而保濟丸則偏向于暑熱感冒。
本文為作者的讀書筆記,有病請到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