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吃的好不好,身體最知道!
生活中,我們的身體經常會出現一些小毛病,很多人以為這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實這些小問題和飲食結構息息相關。
腿腫了?缺鉀了!
很多人不知道鉀是什么,鉀能調節體內血液和體液的酸堿平衡,還能維持體內的水分平衡,是身體不可缺少的元素。
當你感覺四肢軟弱無力、心律不齊、身體浮腫的時候,就是身體在提醒你,必須要補鉀啦!
好吃不上火,又能提供鉀的食物,非水果莫屬了。香蕉是非常好的補鉀水果,同樣,橙子、哈密瓜、番木瓜也都是非常棒的選擇。
另外,同樣的重量,桂圓的鉀含量足足是香蕉的5倍呢,所以你如果身體有浮腫,吃點桂圓也不錯。
抽筋就是缺鈣了?
很多人只知道缺鈣會抽筋,其實,身體不同部位缺鈣可是會有不同的表現的。
比如色斑痤瘡、牙齒松動、四肢無力、麻木、腰酸背疼、關節疼、風濕疼、頭暈及乳汁分泌不足等問題,這些,通通都是缺鈣的表現!
缺鈣了怎么辦?多喝點奶!作為含鈣之王的奶制品是補鈣的最好選擇。
在日常飲食中,我們還可以選擇多吃一些豆制品、深綠色的綠葉蔬菜以及堅果。另外,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對鈣的吸收和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是補鈣路上最可靠的朋友,例如海魚、動物肝臟、蛋類~
視力下降?缺維A了!
視力下降很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A惹的禍哦。維生素A作為人體必需的一種營養元素,最為重要的作用就是對眼睛的保護。
當你感到視力降低、眼角干燥等問題時,那可能就是維生素A吃的不夠了!還有,皮膚粗糙干燥、丘疹這些癥狀的出現也與維生素A缺乏有關。
試著吃一些豬肝吧,還可以吃些胡蘿卜,悄悄告訴你,前者吸收效率更高哦!
要注意的是,維生素A是溶解于油脂而不溶解于水的維生素,所以胡蘿卜要熟吃,效果才會更好。
刷牙老流血?缺維C了!
日常生活中,缺乏維生素C最典型的癥狀就是牙齦出血。
維生素C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缺乏的維生素,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更加注意它的每日攝入。
多吃蔬菜和水果準沒錯,如檸檬、橘子、蘋果、酸棗、草莓、辣椒、土豆、菠菜、西紅柿、橙等,此外動物性食物僅肝臟和腎臟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C。
我們每天都應該進食充足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但是為了不破壞維生素C的結構,蔬菜的烹調方法以熱炒和涼拌結合為好哦。
掉頭發就是缺鐵啦!
鐵元素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它能將血液中的氧氣傳遞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所以,當毛囊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就會掉頭發。
而且呢,如果身體里缺乏鐵元素,身體就供氧不足,我們就會感到虛弱無力,無法集中精力。
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可以一個月吃一到兩次的動物肝臟,紅肉、蛋類等也都是很好的補鐵食品。同時,可以吃點新鮮的水果,水果中的維生素C有助于人體對鐵的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餐前/餐后馬上喝茶、葡萄酒、咖啡、巧克力都是不利于鐵的吸收的,中間應間隔一個小時。
吃飯沒胃口?缺鋅了!
如果你吃飯沒胃口,可千萬不要覺得是正常現象。味覺減退是缺鋅的表現,長期如此,還有可能得異食癖,所以不要小看不想吃飯這件事。
此外,缺鋅還可能發生創傷不易愈合,潰瘍反復發生的情況,發現這些問題時,一定要及時地補充鋅元素。
小孩子缺鋅比較多,主要是因為他們太挑食了!要督促他們好好吃飯,戒絕挑食、偏食、吃零食的壞習慣。在平衡膳食基礎上,也要積極補充富鋅動物性食物,提高鋅攝入量。
牡蠣、麥芽都是含鋅很高的食物,其次,瘦肉、魚類、牛奶、核桃、花生、芝麻、 動物肝臟等雖然比不上牡蠣,但也是非常棒的補鋅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