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篆書
中國國家郵政局于 (二)隸書
(四)行書 (五)草書
全球首套宣紙郵票《中國古代書法——行書》將于
2011年4月15日發行《中國古代書法-草書》特種郵票1套4枚。郵票內容擬表現《平復帖》(陸機)、《初月帖》(王羲之)、《古詩四帖》(張旭)、《自敘帖》(懷素)等。
《平復帖》,晉,陸機書,紙本,手卷,縱23.7厘米,橫20.6厘米。《平復帖》的書寫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現存年代最早并真實可信的西晉名家法帖。它用禿筆寫于麻紙之上,筆意婉轉,風格平淡質樸,其字體為草隸書。《平復帖》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對研究文學和書法變遷都有參考價值,現藏故宮博物院。陸機(261年-303年),字士衡,西晉文學家,與其弟陸云合稱“二陸”。
《初月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書帖之一。此帖用筆、結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點,現藏遼寧省博物館。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瑯琊臨沂,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圣之稱。
《古詩四帖》墨跡本,五色箋,狂草書,縱28.8厘米,橫192.3厘米,共40行、188字。無款,明董其昌定為張旭書。通篇筆畫豐滿,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滿紙如云煙繚繞,實乃草書巔峰之篇,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人。張旭的書法,始化于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史稱“草圣”。
《自敘帖》是唐書法僧懷素草書,被譽為“中華第一草書”,也是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紙本,縱28.3厘米,橫775厘米,共126行、698字。書于唐大歷十二年(公元777年),真跡藏于我國臺北“故宮”。懷素(725年-785年),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