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和朋友聊日本旅游的事。
“東京周邊?去鐮倉呀!”
“對對對,灌籃高手取景的地方!”
“不,那里有繡球花。”
日本人有在寺院的庭院中植花木的習慣,繡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是一個熱門選擇。“繡球花寺(アジサイ寺)”不是一個寺院的名字,而是種有大量繡球花的寺院的愛稱。日本舉國上下都有繡球花寺,南至九州、沖繩,北達北海道。而位于神奈川縣鐮倉市的明月院,是最著名的繡球花寺之一。
明月院內種植繡球花,其實并非舊時傳統,而是一時無奈之舉。種植繡球花的地方,本應該是給參道(又叫神道,是信眾前往廟宇參拜的道路)定界的木樁。但是二戰之后,日本的物資、人力匱乏,連寺院也無以維持,故而用繡球花來代替。至于選擇繡球花的緣由,無非是易種、好活罷了。
現在的明月院,一年四季都有花開,春天有櫻花和梅花,秋天可賞紅葉,冬天還有臘梅,但是真正讓它聲名在外的,還是繡球。
想要藍的繡球花?加點酸吧
是什么,讓一種“只是好種”的花反客為主,成為了“繡球花寺”們的主要景觀了呢?從五月延續到七月的漫長花期,大到像排球一樣的花序……這些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繡球那豐富多變而又明艷的色彩。
繡球花主要有兩種色系,藍色和粉色,包括中間的紫色,間或會有白色的品種,但并非主流。花的顏色是隨著土壤酸堿度而變化的,土壤呈酸性的時候呈藍色,堿性的時候呈粉紅色。對,你沒有看錯,土壤呈酸性的時候呈藍色,堿性的時候呈粉紅色。
日本人十分喜歡繡球花的藍色,百樂色彩雫中也有它的身影。圖片:老貓
“但是,花青素不是在酸性條件下呈紅色,堿性條件下顯藍色嗎?”如果是花青素的話,的確是這樣沒錯,但是從土壤到花,可沒有那么簡單。
繡球花的呈色色素是桃金娘素,也就是翠雀素-3-葡萄糖苷,不要被復雜的植物名字搞暈,能記住它是一種花青素類物質的葡萄糖苷就好。真正影響這種色素顏色的并不是酸堿度,因為植物有能力調節自身,花瓣的pH值并不受到土壤酸堿度的直接影響。決定繡球花顏色的,其實是鋁離子。
2011年的一篇研究表明,每1克新鮮的粉紅色繡球花萼中,鋁離子含量小于10微克,而藍色花萼中,鋁離子的濃度則大于40微克/克,紫色花瓣中的鋁濃度則介于二者之間。
而如果你需要再深究原因的話,是因為桃金娘素可以與鋁離子形成螯合體:一分子桃金娘素,一分子新綠原酸,一個鋁離子,自動組裝,就得到了一個亮藍色的分子團!
在堿性性土壤中,鋁離子會被牢牢固定,無法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是在酸性土壤里,鋁離子簡直大大地有。如果你想種出漂亮的藍色繡球花,你需要一些酸性的土壤,土壤偏堿的可以試著多加泥苔土、堆肥土或者松針、樹皮什么的,當然這樣的改性可能會比較慢,著急的話可以施用一些偏酸性的化料,譬如說硫酸銨之類,如果實在不行,還可以直接用硫酸鋁嘛。
有毒危險!但還是……
雖然秀色可餐,但繡球花其實是有毒的,它的毒性來自植物產生的氰苷。氰苷本身是無毒的,但它可以被水解產生氰化氫,那就是非常可怕的東西了。最毒的部分是莖葉,千萬不要以為吃了繡球花的葉子就能變成可愛的小僵尸,記住,很危險,可能致命的。
雖然不能鮮吃,繡球花卻常被用來泡茶喝。日本人會采繡球花一個變種H. macrophylla var. thunbergii的葉子,先蒸后揉、再曬干,就得到了“甘茶”。之所以是“甘”茶,是因為繡球葉中含有甘茶素Phyllodulcin,這種物質的甜度是蔗糖的400~600倍。齒葉繡球(H. serrata)葉中也含有這種物質,所以同樣也可以作此用途。
加工好的甘茶,長這個樣子。圖片:tabl.com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有毒物質氫氰酸是揮發性的,在制茶過程中會被部分除去,但是依然有一系列甘茶中毒事件報道出來,好在大多只是引起嘔吐等輕度中毒癥狀。日本厚生勞動省推薦每升水中至多煮2~3克甘茶葉,這樣可以有效防止不良癥狀的產生。
每年4月8日,日本“欽定”的佛祖生日那天,人都會用甘茶為釋迦牟尼佛像灌浴。傳說中佛陀初生之時,天降甘露為之洗浴,而在這樣的浴佛儀式中,或許只有甘甜的茶,才能代表神之甘露吧。糖水不行,太粘了
好看的花,卻無能結果
繡球花曾經長期被劃歸虎耳草科,最新版《中國植物志》上亦是如此。不過在依據分子證據的APG分類系統里,繡球花歸在山茱萸目、繡球花科之下,與常山、山梅花、溲疏它們同屬一科。
繡球屬下有70到75個種,這些繡球花們分布在東亞、東南亞,直至北美,多樣性最高的地區還是在中日韓。中國有很多種繡球花分布,但是今天提到的繡球本尊(H. macrophylla)卻不包括在內。華南地區偶爾可以見到繡球,不過據推測,不過是引種逸生而已。
還是要再提醒一遍:千萬不要吃!繪圖:翼狼Elang
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前面談及繡球花色的時候,我一直用的是“萼片”。沒錯,繡球花看似花瓣的地方其實是花萼。在一些相對比較原始的品種里,繡球花序呈盤狀,其中有兩種不同的花:一種是分布在外圍,具有大大的顏色鮮亮的花萼;一種則沒有這種花萼,只有五片小小的萼片,包圍著里面五片小小的花瓣,以及雄蕊雌蕊。外圍的那些“好看不中用”的花是用來吸引昆蟲的,本身不育,而內輪的花,才真正用來繁殖。
不過日本人對于繡球的選育,可以說發展到了讓人震驚的地步。一種繡球花,現在有超過600個有名字的栽培品種。更常見的繡球花,都已經是球狀的了,所有的花都變成了四片花萼的不育花,自然也就無法結果。不過在顏值面前,能不能結果重要嘛?
撞臉的陌生人:繡球莢蒾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一下,千萬不要把繡球花和繡球莢蒾(Viburnum macrocephalum)搞混了。繡球花和繡球莢蒾的花序結構類似,都是既有原始的盤狀,又有選育出的復雜花團狀,二者名字也類似,甚至說到別名的層面也像,繡球花又叫八仙花,而繡球莢蒾叫聚八仙花……但是繡球花和繡球莢蒾真的是不一樣啊,后者是川斷續目、忍冬科、莢蒾屬的成員,與繡球花親緣關系甚遠。
好在繡球莢蒾多是白色或者黃綠色,沒有更多的顏色變化,可以根據顏色區分。至于碰到了白色的繡球花嘛,可以看小花的細節:繡球莢蒾開著的都是真的花瓣,而且每朵花上都有五片花瓣裂片喲。
致謝:
感謝薩魚為本文提供大量精彩的圖片資料。
物種日歷
微信號:GuokrPac
有萌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