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產生是一個長期的社會歷史過程,有其獨特的發展規律,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法的產生經歷了從個別調整到規范性調整、一般規范性調整到法的調整的發展過程。原始社會初期的社會調整往往是個別調整,即針對具體人、具體行為所進行的只適用一次的調整。當某些社會關系發展為經常性、較穩定的現象時,人們為提高效率、節約成本而為這一類社會關系提供行為模式,于是個別調整便發展為規范性調整,即統一的、反復適用的調整。以后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形成兩個利益對立的階級,統治階級需要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來維護其利益,迫使社會成員按照統治階級意志行事,于是法的調整從一般的規范性調整中分離出來,法的調整逐漸成為社會關系的主要調整方式。法的調整的主體是政治社會中最具權威的組織——國家,國家創制法并保證法的實施。
2.法的產生經歷了從習慣到習慣法、再由習慣法到制定法的發展過程。原始社會時期的社會規范主要是習慣,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形成,習慣打上了階級的烙印,具有了階級性,逐漸轉變為習慣法。統治階級有選擇地利用原有的習慣,由國家加以確認,使之成為對本階級有利的社會規范,而賦予法的效力,從而形成最早的習慣法。隨著社會關系的復雜化和社會文明的發展,國家機關根據一定的程序把體現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規范以明確的文字形式表現出來,逐漸產生了制定法。最早的制定法,主要是習慣法的整理和記載,還有個別立法文件和最主要的判決的記載。以后,國家適應社會的需要主動地制定新的法律規范,制定法成為法的主要淵源。因此,法的產生過程,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不完善到完善、由自發形成到自覺形成的長期發展過程。
3.法的產生經歷了法與宗教規范、道德規范的渾然一體到法與宗教規范、道德規范的分化、法的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原始社會的習慣融道德、宗教等社會規范于一體,國家產生之初的習慣法與宗教規范、道德規范等沒有明顯的界限,三者相互滲透、渾然一體。隨著社會的進化、法的發展成熟,法與道德、宗教規范開始分化,法在調整方式、手段、范圍等方面自成一體、相對獨立,在社會調整體系中占有獨特的地位,發揮特殊的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