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太陽位于黃經120°,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的氣候特征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時值中伏,滇中雖然陰雨,卻有高溫天氣,即使無“火爐”之威,但也酷熱難耐。大暑節令養生,主要針對的也是酷熱環境下的調養。
大暑時節是多雨季節,時常能見到日出與陰雨,且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邪易乘虛而入,耗心氣,致疰夏、中暑等病。一旦出現全身乏力、頭昏、心悸、胸悶、大量出汗、口渴、惡心等時,要考慮是中暑了,當即至通風陰涼處,喝些淡鹽開水或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以解暑。在大暑節令的炎熱時節,要合理安排工作時段,避免烈日暴曬,注意室內降溫,保證充足睡眠和飲食衛生。大暑是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也是養生保健“冬病夏治”的好時期,可根據宿疾狀況,選擇服食溫腎壯陽藥、施用三伏貼等,細心調養,重點防治,以達到預防和治療宿疾的作用。
大暑節令養生要注意精神情志調攝,避免陽光直曬,保持心安毋躁,心靜自然涼。但也不可突然以過寒涼之景或物以消暑。慎起居,可適當早起晚睡,居處盡量通風陰涼,使用空調也不宜溫度過低。居室和庭院,可根據干濕強弱,適當做些調節。如滇中地區多干燥而熱,則適當多灑水以降溫。若濕度比較大,則通過電扇等促動空氣流通。但臥室切忌太潮濕,久居潮濕之地,易致風濕痹證。
多吃新鮮瓜果蔬菜,飲用各種祛暑果汁、飲料
大暑節令應多食水果蔬菜,以補陰生津,減少炎熱耗損陰津之失。巧用藥粥養生,以補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之偏。《醫藥六書》記載:“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可根據不同體質、疾病,選用適當藥物,配制成藥粥以養生。炎熱酷暑,往往“無病三分虛”,應及時補充水分,常吃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可多食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物。
巧妙飲水已經成為保健時尚,大暑節令巧飲水則更具益人之功,清晨飲用一杯新鮮涼開水,可以補充機體水分,有利于泌別清濁,彰顯神奇益壽之效。也可以時常飲一些藥茶以健身,如炒大麥茶、苦蕎香茶,或者野壩蒿茶、蒿子茶、馬鞭草茶、銀花茶等,達清熱祛暑、醒暑益脾之功。
做法:以梨子、蘋果、藕、木瓜、葡萄等量榨汁,攪勻后適量飲用。
功效:生津止渴、清熱解暑。
藥膳來養生,清熱又解暑
大暑節令藥膳養生,以清熱解暑為宜。多吃苦味食物,以清熱祛暑、消除疲勞。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健脾開胃、增進食欲,祛濕熱以防中暑。苦味食物還能醒腦,利于炎熱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綠豆湯是民間傳統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外,均可食用。還有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是很好的清熱解暑食物。扁豆、薏苡仁則是健脾佳品,大暑夏日食之更利于脾虛者。下面就來給你介紹幾道適合大暑節令的膳食吧!
做法:牡蠣300克,奶油30克,蘑菇50克,青豆50克,面粉50克,大蒜20克,香油、鹽、辣椒醬等調料適量,烹制而成。
功效:補脾益氣、潤燥化痰。適于肥胖人和老年人食用,且蘑菇的抗癌作用值得關注。
做法:芹菜250克,豬肝200克,香蔥50克,姜、醬油、淀粉、鹽適量,烹制而成。
功效:清熱降壓、消熱止咳、健胃利尿。適于家常食用,且芹菜可部分抵消煙草中有毒物質對肺的損害,預防肺癌,更適合吸煙者經常食用。
做法:西紅柿200克,雞蛋2個,蔥、姜、鹽、雞精少許,烹制而成。
功效: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血壓。適合高血壓、腎臟病人的輔助治療,且西紅柿能保持皮膚彈性,防止上皮細胞萎縮角化,利于潤膚健美。
做法:雞肉300克,香菇50克,雞蛋清1個,蔥、姜、鹽、味精等適量,烹制而成。
功效:補脾益氣、清暑熱、降血壓、抗腫瘤。更適合中老年人度夏食用。
做法:綠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鹽少許,烹制而成。
功效:清暑生津益氣。
做法: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煮粥。
功效:清利暑熱,止痢解毒。
中醫養生食療講究辨證施膳,建議大家由坐診醫師根據體質類型配制藥膳、藥茶和食療方,并作精神調攝養生指導,開具健康指導處方。大暑節令是“冬病夏治”養生的好時期,可以針灸、按摩、貼敷及內服溫養陽氣藥膳等方法,適時調養。也可抓住三伏時令,施用“三伏貼”以冬病夏治,把握時機做好防病,以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