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講中讓全場發笑是一件很難的事。
現場人人笑點不同,優秀的表演者,能熟練使用技巧讓現場哈哈大笑,對于未經訓練的普通人,卻異常困難。
在一次演講中,杰里米用一個笑話逗得現場哈哈大笑。此時,他刻意將腳往前一步,身體前傾。之后第二個笑話,觀眾也笑了,他用同樣的動作身體前傾,如此三番四次后,他一旦抬腳身體前傾,觀眾就笑起來。
和這個故事類似,巴浦洛夫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他為一群饑餓的狗準備了飄香四溢的肉,它們能看見,能聞到,卻夠不到,狗狗使勁往前,拼命流口水。每次端上肉時,巴浦洛夫就搖響一種特定的鈴聲,如此多次重復之后。狗狗一聽到鈴聲,就會流口水,即使面前并沒有肉。
不講笑話觀眾也會大笑,沒有肉,狗就會流口水,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
這就是“心錨”的力量。
“心錨”是一種條件反射,就像一種神奇魔術,能控制別人的想法,還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我們常常認為成功的人自帶天然自制力,他們非同一般,擁有自律這種稀缺能力,所以被贊嘆佩服“太厲害了”,反觀自己“我做不到、我不行、自律太難了”。
不,你可以做到!“心錨”就是一個錦囊。
你為什么不能堅持早起?不能堅持閱讀?不能堅持鍛煉?因為這些事在你看來都太難了,做的時候并不開心。睡得正酣,從溫暖的被窩鉆出來,穿冷得硬邦邦的衣服,怎么想怎么不開心。這些無法堅持的事總是激發我們的負面情緒。不爽、抱怨、憤怒、不甘讓事情變得難上加難。我們對事件的情緒嚴重影響我們的判斷與行為!
梁寧在《產品思維》中說,“情緒是行為最本質的驅動力”。
理性情緒心理學認為“情緒并非來自事件本身,而來自我們如何看待這件事?!?/strong>
所以,重要的不是起床學習這件事困難與否,而是你如何看待它。
所以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我們以為那些能堅持早起,絕對自律的人一定強大無比,極度嚴苛,能做常人不能做之事。但其實,他們的早起自律并不費力,反而精力充沛,比其他人多賺好幾個小時,特別開心。
而窩著不肯起床的你,反而叫苦不迭。越是痛苦,行動越難。
所以,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并不在于他夠不夠狠。還記得發笑的觀眾與流口水的狗狗嗎?“心錨”正可以幫助我們,轉換對事件本身的態度。
如果看書變成一件快樂無比的事,哪里還需要逼迫呢,你就能自發去做,并且感到快樂,不自覺沉浸其中,投入大量時間。刻意練習告訴我們要想在一行有所成就,需要至少一萬小時的不斷練習。當你投入足量的一萬小時,就會發現成就撲面而來。你成為了專家、大V、資深人士,已經站到當初你以為自己無法企及的高度,和當初你眼中的巨人比肩,享受無數人仰望的姿態。
“心錨”之所以重要,就是能轉換情緒。把壞的變成好的,把丑的變成美的,把痛苦變成愉悅,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面試前自卑與緊張轉換成信心十足,賽場前忐忑不安變成鎮定自若。當你能控制情緒,你幾乎就掌握了成功的鑰匙。
比如:
建立一個愉悅的心錨,當你無比難過時,啟動心錨,情緒變愉悅。
建立一個平靜的心錨,當你準備去面試、演講、比賽,感到雙手發抖、心臟砰砰跳時,運用這個心錨,鎮靜下來。
想要長期的堅持,嚴格的自律,首先要用“心錨”改變自己。
1、確定你想要的狀態。
為了變得更好,需要一個積極的心理狀態。比如自信、愉悅、興奮、鎮定自若、積極。選擇一個你想要的心理狀態,為它建立心錨。
2、進入一個“強烈狀態”。獲取你期望建立的心理感受,在這種狀態下,你專心一致,讓情緒達到高潮。
回想一段過往的經歷,假設你要建立一個自信的心錨,需要在記憶中找出過往自信的經歷,比如曾經在考試中獲得高分而信心百倍;被當眾表揚,你全身血液加速,覺得自己棒極了;經過長期努力,獲得一項不可多得的榮譽,極度認可自己的那一刻。閉上眼睛,不斷回想,豐富當時的細節,聲音、觸摸的感覺、看到、聞到了什么...讓自己重返當時狀態,情緒達到巔峰。T
Tips:假設你一時半會想不出太多信心十足的經歷,那就去想象,只要讓自己信心被激勵起來,就行。其實大腦非常好騙,它分不清楚這是真實發生過或是單純想象,科學家們發現在兩種情況下,大腦內神經回路被點亮的區域并無差別,也就是,大腦認為一毛一樣,重要的是讓情緒被點燃。
3、務必“融入”。
就是說不要只是單純地回想,要切身實地地將自己置入當下情境中,閉上眼睛,放入許多細節,提供真實的環境,讓自己相信。比如全班齊刷刷望向你艷羨的眼神,他們鼓掌的動作與聲音,他們告訴你你很棒,甚至是拿到高考后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個獨特夏天的味道。去把它們從記憶中翻出來,切實地體驗到自信。
4、建立心錨。
你已經喚起了情緒,在情緒發展到最強烈時,施加誘因。當你自信感覺爆棚的時候,施加誘因。誘因可以是動作、聲音、味道...五感中的任一都可以。但是在刻意建立心錨時,最好使用動作。比如左手緊緊握拳,握拳的動作就是誘因,與自信的心理狀態建立起神經鏈。當你回想起高考超棒的成績,父母的夸獎,老師的贊許,同學的艷羨,心潮澎湃時,左手握緊。將動作與情緒建立神經鏈。
(1)誘因必須特別。重要的是讓大腦立刻辨別出誘因,它必須和平常有所不同。如果你常常握手,用握手作誘因,大腦會天真地當做一次平常握手,也就無法建立神經鏈。此時,你可以握手力量大一些,方式特別一些,重要的是,做到和平時不同,讓大腦得以區分。
(2)誘因必須準確。當你每次施加誘因時,位置、角度、力量得相同。也就是說你用摸耳朵作為誘因,下次摸,得在相同的位置使用相同的力度。
5、改變心態。強烈情緒持續5-15秒不等,當情緒褪去,你需要立刻釋放心錨,松開手。
6、重復步驟2-5。一個有效心錨真正的建立至少4-6次,使用相同的或不同體驗都可以。在重復之前,需要將注意力轉向其他地方,讓心緒平靜下來,打破之前的狀態。之后再進行重復。
按照上面的方法做一個激活心錨的小測試吧。
建立一個信心的心錨,當你自我否定,認為自己表現糟糕,被別人否定,臨上臺前忐忑不安時,用心錨變得自信起來。
建立一個興奮的心錨。當你憊懶,思維停滯,困倦不堪時,讓自己活躍起來。
如何為學習建立一個心錨呢?
為了讓學習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或者將那些明知做了會提高自己,卻總是拖著不肯行動的事情提上日程。
可以使用心錨。當你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時、有突出成就感時、取得進步開心不已時,為這些情緒建立一個心錨。一旦你覺得學習不開心了,有負面情緒,不想干時,就用建立的“心錨”去對付它們。當你使用那些你設定的動作,從前學習中良好的情緒將被喚起,把學習變成一件愉快的事。
“心錨”作為心理學上一項重要的發現,逐漸成為改變自身情緒、觀念的重要工具。一個運動員上場前也會使用心錨為自己建立自信,一個老練的演說家也會使用心錨讓觀眾笑起來,那些厲害的相聲演員、表演者,五一不熟悉心錨的技巧使用。
心錨重要在于,能讓改變潛移默化,讓心境從狹隘走向開闊,讓行動的阻礙消弭,讓成功人士的自律與堅持變成你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