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春雨錢塘湖

春雨錢塘湖

2013-03-24 13:12 作者:勞燕 | 17條評論 相關文章 | 我要投稿

錢塘湖

勞燕

杭城春天,我去時,正是小雨,春意依然濃濃,“風送落紅才身過,春風更比路人忙”。只要是西湖的春天,似乎沒有陰霾的天氣,即便沒有晴空萬里,云淡風輕,鶯歌燕舞。即使有這樣的雨絲風片,淅瀝小雨,只要是在春天,在西湖,就可以不以為然,它總是能迷人。蘇東坡說: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不知迷人的是因為西湖,還是因為春天。

蘇堤上果然是楊柳夾岸,艷桃灼灼,花紅柳綠,語啁啾,人聲長堤,只是都被淡淡的雨霧籠罩著,像是被水墨染了一下。湖面迷迷蒙蒙,六橋照影隱隱約約,西南諸峰影影悼悼影入水面,西湖的境界泛泛而為之一寬。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最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或許,白居易的詩就是在這種細雨時分寫的? 斜風,細雨,西湖被煙霧籠罩,淡抹了湖光山色,春水漲春池,真的是“水面初平云腳低”。 淡描的湖光山色在“團扇”上如水墨畫般展開,真有百般韻味,千樣神采,萬種風情。

在蒙蒙雨霧中,在蘇堤,在西湖的心里散步。( 散文閱讀:www.sanwen.net )

蘇東坡把西湖比作西子,白居易把白堤喻為“草綠裙腰一道斜”,在意境上不無相通。蘇堤,是西湖的中軸線,正好比美人團扇上的那根扇柄,把堤東、堤西分成團扇的兩半。長堤臥波,連接南山北山。

在蘇堤上走著,自然就想到了蘇軾。

西湖蘇堤是當年蘇東坡疏浚西湖時用挖出的淤泥壘造的,已經長虹臥波九百多年,成了天下名堤。

先,蘇軾任杭州通判時,寫了一組諷喻詩《八月十五日看潮》,遭幾個朝中小人誣陷,于是釀成“烏臺詩案”。 蘇軾因此入難,后經人搭救,才死里逃生,被貶謫到黃州。黃州有赤壁。黃州的赤壁,并非三國“赤壁之戰”那個湖北荊州的赤壁。蘇東坡在黃州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兩篇《赤壁賦》,從此黃州赤壁就印入了天下人的心中。蘇東坡一支筆,使黃州赤壁光照千秋。在黃州,蘇軾生活窘迫,處境凄慘。一位老友為他申請了一片撂荒的舊營地。他稍加整治,躬耕其中,稱之為“東坡”。《黃州寒食》寫道:“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寫的就是這個“東坡”。 可能是為了銘記這一段刻骨銘心的人生遭遇,蘇軾從此自稱“東坡居士”。《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黃州寒食》貼法書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中潛心發憤寫下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健筆凌云,傳頌千秋。“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智者妙悟,蕩滌人心。

之后蘇東坡輾轉回京,而后又出任杭州知州。闊別十五年,又回來杭州,他做的頭件大事就是疏浚西湖,西湖在歷史上幾經疏浚,每次都如銅鏡新磨。就是這次疏浚西湖,蘇軾用湖中的葑土淤泥筑成了一條溝通南北的長堤。詩家常嘆惜,蘇軾重回杭州后,再也沒有寫出當年任杭州通判時諸如《飲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那樣的好詩。

我想,蘇軾是用堤作筆,在西湖上劃出了這一道鐵畫銀鉤,從此就無人能續寫出同樣富有神韻的第二筆。“蘇堤”就是西湖千古絕唱。“蘇堤” 筑成后,蘇軾曾給朝廷一個奏文,其中說:“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

江山也要偉人扶,黃州赤壁因蘇東坡而揚名,人以堤傳,所有到過蘇堤的游人都會想起造堤的蘇東坡。杭州之有蘇軾,西湖之有蘇堤,如人之有魂魄。難道這蘇堤不是一首絕妙好詩嗎?這奏文不是千古佳句嗎?蘇堤是詩,是一座意味深長的無字豐碑。眼前的西湖蘇堤,正被斜風細雨春霧輕輕籠罩,掩春光于無形中,而蘇堤是永不會被歷史的煙云淹沒的。

徒步到堤的盡頭,見到一個茶樓:四照閣茶室。四照閣在堤的盡頭、孤山路上,從茶室可以倚孤山觀覽西湖,窗外,一片荷花嫻靜地休閑在水中。入座看茶帖,這里有荷葉茶!荷葉,出塵離染,圣潔無瑕,是佛教神圣凈潔的象征。荷葉茶,是古茶名茶,可以上溯到秦漢,以湖北望天湖最有名,望天湖也就是聞一多的故里。西湖的荷葉茶,據說宋代也就有了。細雨窗外,正滴瀝濕潤著一池荷葉,意境不錯,太好了!入定茶室,好!就點一杯荷葉茶。

輕啜一杯荷葉茶,聞著淡淡的清香,望孤山,思緒慢慢的飄浮上來,如幽靈般。

一千年前的孤山,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四十歲剛過,“不惑”的林逋劍裝北游歸來,對塵世俗情充滿憤慨和失望,決定把家從杭城西隅搬至人煙稀少、十分僻靜的孤山隱居,從此他二十年未入城市,直至終老。

他在孤山擇地筑成簡陋的“山閣”,又廣植嘉樹,以梅花為最,約有三百多樹。孤山原本有梅,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寫道:“三年閑悶在余杭,曾為梅花醉幾場。伍相廟邊繁似,孤山園里麗如妝……”但林逋到后三、四年間,孤山風景已非昔日,林逋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汗水,栽梅成林,使孤山變成了“梅花嶼”。

于是,一千年前的早春,孤山的梅花開了。林逋用遒勁的字體寫了一塊牌子掛在他的梅園的梅樹上:“休教折損,盡許人看。不迎不送,恕我癡頑。”他開放梅園籬門,讓游人盡情觀賞。人們趨之如騖,孤山游人如織,梅花主人則整天盤桓于林中,煮茶斟酒,淺酌低唱。賞梅的人們也向林逋索字畫,討詩文。這番氣象,豈是 葉紹翁所吟“小扣柴扉久不開” (《游園不值》)所能媲美?

林逋寫下了《山園小梅》二首,其一為:“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中有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此“疏影暗香”聯,占盡千古風情。南宋詞人張炎評論:“詩之賦梅,唯和靖一聯而已。”南宋詩人王十朋也贊和:“暗香和月入佳句,壓盡古今無詩才。”此詩一出,詠梅詩已至極臻,文人騷客幾可梅前擱筆矣。疏影暗香,寫盡梅魂。非是古今無詩才,但少幽人如梅魂罷了。

林逋除了種茶采藥,偶爾漁樵,靠賣梅子過日子。他把所植數百株梅,每株梅結的梅子賣了,一株梅子的收入包一小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就分365包,每天取一包化用,少了將就過,多了沽酒,夠清貧的了。林逋自稱是“幽人不作山中相,且擁圖書臥白云”。是以清逸之氣、充沛于清貧之間。詩人潘閬見他時:“云剪烏紗霧裁衣,存神養氣語還稀。人人盡喚孫思邈,只恐身輕白鳥飛。”范仲淹見他時:“山中宰相下巖扃,靜接游人笑傲行。”“莫道隱君同德少,尊前長挹圣賢清。”好友閔上人為他畫像,他以詩奉答:“顧我丘壑人,煩師與之寫。北山終日懸,風調一何野。林僧忽焉至,欲揖頃方罷。復有條上猿,驚窺未遑下。”林逋雖然“片心高與月徘徊,豈為千鐘下釣臺”,但傾心結交正直之士,如范仲淹、梅堯臣。他扶掖青年才俊,即使外出,如有佳客,約囑書童放鶴相招。如遇上品格不高的人,則是“白眼看人亦無妨”。蘇東坡晚生幾年,未能見到林逋,亦未能趕上孤山詩宴琴會。但蘇東坡愛讀林逋的詩,有一次竟見林公。他有記道:“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我不識君曾夢見,瞳子瞭然光可燭……”

一千年后,無須夢見,有幸能訪西湖孤山,便覺胸中承接了一縷千年不盡的暗香!

望孤山,木石森麗,獨領乾坤秀色,疏影暗香,勾留多少行吟客。思林逋,天教領湖山,攜來雙鶴,疏影滿山引暗香。我尋思,就在這荷塘茶室待到黃昏,再去孤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只有黃昏,才有“疏影暗香”。可惜今日無月,但有梅魂,只有梅魂,只須梅魂。

輕啜一口荷葉茶,清淡的荷葉茶,淡淡的荷葉香。此時才品出了荷的淡淡的清香。

就在這把如西子團扇的“扇柄”上,守住這一脈荷葉的淡香,待到黃昏,再到孤山,我要向這位“天教領湖山”的處士,長揖清芬,呈上一瓣心香。

首發散文網:http://www.sanwen.net/subject/727049/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間有味,最是清歡
愛東西雙澗,縱橫水繞。劉過《沁園春·斗酒彘肩》
古代最特立獨行的光棍達人
宋代最“假”的一首詞,“鬼話連篇”卻無比可愛
沁園春·寄稼軒承旨
【元曲三百首】醉太平 欣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南省| 甘德县| 左权县| 鄯善县| 扶沟县| 乌拉特前旗| 达日县| 开原市| 大关县| 额济纳旗| 龙里县| 东台市| 德令哈市| 如东县| 自贡市| 太保市| 乌拉特后旗| 蓬安县| 陕西省| 手机| 任丘市| 武平县| 安顺市| 民和| 鲁山县| 兴义市| 南川市| 邻水| 浦县| 平果县| 武鸣县| 贵定县| 株洲市| 英德市| 汝城县| 渝北区| 东兰县| 中江县| 孟津县| 浮梁县|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