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和儒教的對比
諶必民
基督教是信仰上帝的宗教,認為上帝創造主宰安排一切。
儒教是以孔子為先師,倡導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國家宗教。儒教信奉的最高神是天。在儒教經典中,和天相等的另一稱號是上帝,或稱帝,天帝。皇天上帝的名稱來自《尚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薄渡袝虻洹罚骸八令愑谏系郏氂诹?,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敝袊糯纳系?,就是當時中國人的祖宗神,其中最優秀者是黃帝和炎帝。儒教沒有創世的神。
基督教的經典《圣經》說:上帝造齊了天地萬物后,就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樣式造人,上帝造的第一個男人名叫亞當,造的第一個女人名叫夏娃。在基督世界里,上帝最大,每個人都是一只羊,而上帝是牧羊人。因此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尊卑。這就是平等的價值觀,也是今天西方普世價值觀的核心?;浇陶J為世人都是平等地被創造,這種說法使人意識到自己的尊嚴、自由和平等,這種意識構成一個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礎。所以基督教培養的國民靈魂是思想開放,政治平等,公平正義,能夠當家做主的公民。
儒教文化是一種等級有序的文化。君臣父子,上下有別,貴賤有分,長幼有序。儒教講究尊卑,其價值觀是等級價值觀。儒教教化百姓傳遞的是等級和尊卑的觀念,尊敬領導,尊敬父母,見了皇帝山呼萬歲三跪九拜的思想深入中國人的骨髓。儒教文化養育的是君權神授,上尊下卑的萬歲或奴才,鼓吹“君辱臣死”, 培養民眾的奴化思維。人絕對分成三六九等。因為有了尊卑之別,一個民族的膝蓋就軟了,進了官府和廟宇就下跪,成了中國人的習慣。儒家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獨裁專制的根基。
西方基督教所在的地區,也有貧富形成的空間分異,城市、鄉村的規劃中會把教堂放在很重要的地位,這里是一個社區中心。每到周末,不管帝王將相、大學教授、大老板、打工仔、流浪漢、乞丐都可以到教堂一起禮拜。在這里沒有人瞧不起人,大家都是平等的,社區的人每個周末有這樣一個場所和這樣一段時間可以聚聚,禮拜結束之后聊聊天,和諧一下,他們不被劃分。
基督教認為人性惡,《圣經》說:上帝將亞當夏娃安置在美麗的伊甸園,吩咐他們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都可吃,唯獨那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不可吃。但亞當夏娃經不住魔鬼撒旦的引誘,違背上帝的禁令吃了那禁果就犯了罪,于是罪進入了世界。 由于亞當夏娃是人類的始祖,他們的罪傳給后人,因而世人就有了原罪,生下來就是罪人。世人又因這與生俱來的罪性要犯各樣的罪,這稱為本罪。 所以基督教強調人人有罪。人的原罪和有限之不可克服,人的原罪性和有限性學說,為社會契約、權力制衡和法制體系的建立,提供了最初的思維誘導和最終的理論根據?;浇陶J為人性本惡, 所以,就需要對個人權力進行制約,這成就了民主政治。基督教講的人性惡是針對君王的,基督教明確說明世上所有人都是罪人,平民百姓是,君王是,所有人犯罪都會受到上帝公義的懲罰。這就是基督教信仰的社會能孕育自由民主和憲政的原因。
儒教是性善論。儒教文化認為任何人只要刻苦修煉,便可以成仁成圣,甚至可以至義至善至能。因為人性本善,所以,皇帝就成了圣人,就可以擁有無限的權力。中國的最高統治者有著絕對的權威,是威嚴神圣的,是被人民狂熱崇拜的,因此,專制的傳統就是人性本善論的傳統。
中國文化也有人性惡的觀點,法家講人性惡,但不講君王的惡,講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卻不講君王犯法與庶民同罪,中國法家講的人性惡是不及君王的,這就是中國文化導致幽久的專制歷史。
基督教認為萬有是上帝創造的,也是屬于上帝的,上帝是唯一神,唯獨上帝可以敬拜。所以基督教禁止拜偶像,不崇拜任何世俗的人。這可以避免個人崇拜,避免對任何人的盲信,避免奴才思維的形成。 不迷信權威,不承認任何人類集團對其他人的專制權,皇權被關進圣經的籠子,人代表不了天, 這是民主政治淵源。上帝作為全能的主宰和絕對的正義,在人心中是超越一切的權威。當人的良知直接與之溝通時,人就獲得了獨立評判人世間一切事情的勇氣、力量和準則。惟有以上帝──永恒正義和絕對公義的名義的時候──民主、自由、人權、平等這些美好的東西,才是真正靠得住的,才不致被人的根深蒂固的罪性和有限性所侵蝕、遮蓋。
儒家崇拜皇帝??鬃诱f: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孟子干脆說:定于一。儒家的“定于一尊”先將人與人的角色對舉,把人的思想帶入到有尊卑貴賤之別的等級森嚴的社會。無論君與民誰輕誰重,實際上已作了不平等的角色之分。儒教信天子人神,朝廷命官及家屬成了準人神,所以有刑不上大夫的人治, 儒教鼓吹天人合一的圣王人治,官大一級就是真理。
在倫理道德方面,孔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耶穌基督說要“愛人如己”,“無論何事,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鼻罢呤窍麡O的,后者是積極的。
基督教和儒教都講孝順父母。儒教講孝是為了忠于君王:“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比褰讨v孝是因為孝敬父母的人不會造皇帝的反。基督教強調孝敬父母,將其列為圣經最基本的律法——十誡之一,十誡中沒有忠,圣經中沒有講忠,當然圣經中講了順服在上者的權柄,因為在上者的權柄是上帝給的,你服從那權柄就是順服上帝。但圣經中的孝敬父母是作為一種倫理觀念,是一種責任,不是為了忠。
基督教世界尊重女人,無論君王和貴族都是一夫一妻。儒教世界實行多妻制,權勢越大老婆越多,富裕的老百姓有三妻四妾,而皇帝則有三宮六院。儒教輕視女人,鼓吹從一而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且一直在殘害女性,不顧女性的生理特征,一直把自己對女性的審美觀強加到女性身上,讓女人束胸、裹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