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野禽圖》:軸、紙本、設色,縱146.4厘米,橫58.7厘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畫面上蘆葦佇立風中,
剛勁有力,雙雉相伴覓食,形象生動,設色華美,是呂紀的代表作品。
《杏花孔雀圖》:軸、絹本、設色,縱203.4厘米,橫110.6厘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畫中描繪一對孔雀在杏
花樹下棲息的情景。畫面中央一只孔雀單腳佇立巖石上,回首注視綻放的紅牡丹,另一只孔雀則蜷伏石上,觀察地面景況。畫中的孔雀、杏花、牡丹象征著吉祥意味,杏花以白色、粉褚色顏料敷染,牡丹畫及孔雀用則使用濃重的赭紅色,與石青、石綠的顏料搭配,充滿著富貴綺麗的裝飾性。
《秋渚水禽圖》:軸、絹本、設色,縱177.2厘米,橫107.3厘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夜霧彌漫中,明月半
懸,芙蓉和蘆葦半隱半現,一群豆雁棲息在洲渚上。沉睡間,惟有一只擔任警戒的雁正在對月長鳴。這份凄清的氣氛,動人心弦。
《蘆汀來雁圖》:軸、絹本、墨畫,縱121.9厘米,橫75.7厘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一雁仰頭呼喚,一雁飛
落回鳴,蘆花搖曳呼應。用筆粗放,脫去院體約束,說明水墨寫意風氣的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