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書理畫論】——摭談歷代論書絕句及其創作方法(2018年第37期)

【書理畫論】

摭談歷代論書絕句及其創作方法

□徐生力

唐人無不能詩,亦無不能書,書法與詩歌、舞蹈曾并稱“三絕”,名家輩出。與李白同為飲中八仙的賀知章、張旭皆為當時著名書法家。古代書法家詩人大有人在,如在《唐詩鑒賞辭典》中精選的第一首五言絕句,就是唐代書法家虞世南的《蟬》:“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草圣張旭著名的《桃花溪》,赫然在上。顏真卿也是一位詩人,他的《勸學》十分出名,“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是我們今天的書法家經常用來創作的名句,就因為其最宜于人們懸掛于書房之中。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絳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杜甫的《畫鷹》是一首題畫詩。《唐詩鑒賞辭典》:“畫上題詩,是我國繪畫藝術特有的一種民族風格。古代文人畫家,為了闡發畫意,寄托感慨, 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畫面上題詩,收到了詩情畫意相得益彰的效果。為畫題詩自唐代始,但當時只是以詩贊畫,真正把詩題在畫上,是宋代以后的事。”如宋代鄭思肖的《畫菊》:“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就是題自己所畫的菊花畫上的題畫詩,使詩書畫走向完美結合。在繪畫上題詩,是對畫的補充,更加強化了畫意。明代文學家徐渭《題墨葡萄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已經涉及到畫論和書論了。論書絕句是在論畫絕句之后的產物。論書絕句是書論通常的一種文體,既簡潔又高度概括,因此多被古今中外書法家以及書論家所采用。清代的王文治、當代的啟功,國外的渡邊寒歐,這些書論高手均作七言絕句。所以,我著重從七言絕句展開討論。

一、論書絕句的演變過程

(一)唐是論書絕句的發端

素有唐詩宋詞元曲之說。在中國歷代律詩中,最具影響力的當數唐代。我們不妨從《全唐詩》中,尋找格律詩中有關書法及與其相關聯的論述。

從《全唐詩》來看,有兩篇帝王的文章與書法有關,一是唐明皇《續薛令之題石壁》,二是唐后主李煜《病起題山舍壁》。緊接著就是最早一首詩人論飛白書勢的,第二首是論硯臺的,第三首論畫屏,之后才有向書法全方位展開論述的詩句。

岑文本《奉述飛白書勢》:“六文開玉篆,八體曜銀書。飛毫列錦繡,拂素起龍魚。鳳舉崩云絕,鸞驚游霧疏。別有臨池草,恩沾垂露馀。”是《全唐詩》所選最早的論書詩句。楊師道《詠硯》以物言志:“圓池類璧水,輕翰染煙華。將軍欲定遠,見棄不應賒。”上官儀《詠畫障》是最早的論畫詩,張九齡也有《題畫山水障》,宋之問在《詠省壁畫鶴》言:“粉壁圖仙鶴,昂藏真氣多。騫飛竟不去,當是戀恩波。”將一只不肯離去的仙鶴,用擬人化的手法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世人眼前。之后,李嶠有《書》,還有《紙》《筆》《硯》《墨》,是全唐詩里對書法以及筆墨紙硯最為全面的論書絕句。

唐代論書絕句呈現的特點:

一是有關書圣的不多,但懷素的獨領風騷。只有李白《王右軍》的一首入編:“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山陰遇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懷素的比較多,比如楊凝式《題懷素酒狂帖后》:“十年揮素學臨池,始識王公學衛非。草圣未須因酒發,筆端應解化龍飛。”比如裴說《懷素臺歌》:“我呼古人名,鬼神側耳聽:杜甫李白與懷素,文星酒星草書星。”

二是書法家的論書絕句少,反而文學家的較多。書法家褚遂良、虞世南、歐陽詢有詩選,但無書論方面的。韋應物、韓愈、元稹等等以詩歌散文見長,且有論書絕句收錄。還有詩詞并不知名、書法更沒見書史上有過記載的詩人,但有書論絕句。如被選上的《馬秀才草書歌》的作者權徳與,在上述兩方面均不居先。

三是詩中論述其他書體較少,草書的居多。比如,李白《草書歌行》:“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韓偓《草書屏風》:“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草書的還有,其他書體的幾乎不見。

四是詩中論述系統性的較少,就事論事的較多。王維《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屏風誤點惑孫郎。團扇草書輕內史。”李頎《贈張旭》:“張公性嗜酒,豁達無所營。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露頂據胡床,長叫三五聲。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李白《酬宇文少府見贈桃竹書筒》:“靈心圓映三江月,彩質疊成五色云。中藏寶訣峨眉去,千里提攜長憶君。”李白還有關于墨汁的,《酬張司馬贈墨》:“上黨碧松煙,夷陵丹砂朱。蘭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楊收有關于筆的,《筆》:“雖匪囊中物,何堅不可鉆。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硯臺較為多些,如韋應物《對韓少尹所贈硯有懷》:“故人謫遐遠,留硯寵斯文。白水浮香墨,清池滿夏云。念離心已永,感物思徒紛。未有桂陽使,裁書一報君。”姚合《拾得古硯》:“質狀樸且丑,今人作不得。捧持且驚嘆,不敢施筆墨。”還有張旭《石研詩》、盧仝《贈徐希仁石硯別》。關于紙的,元稹《書樂天紙》:“金鑾殿里書殘紙,乞與荊州元判司。不忍拈將等閑用,半封京信半題詩。”蒼頡臺有兩首,汪遵《蒼頡臺》:“觀跡成文代結繩,皇風儒教浩然興。幾人從此休耕釣,吟對長安雪夜燈。”李咸用也有《蒼頡臺》。由此可見,題贈的除外,詠物的筆墨紙硯在《全唐詩》中一應俱全,論書絕句在盛唐已經興起。

(二)宋以后對格式的強化

論書絕句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并且以五言七言絕句近體詩做了強化,尤其是七言絕句因句子少(相對于四句以上的律詩)、容量豐富(相對于五言)而被后代沿用至今。五言的早期只有歐陽修《試筆》:“試筆消長日,耽書遣百憂。余生得如此,萬事復何求。黃犬可為戒,白云當自由。無將一抔土,欲塞九河流。”后期還有蘇東坡《和子由論書》:“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吾聞古書法,守駿莫如跛。”七言則在蘇東坡的影響下,蘇門六學士秦觀、黃庭堅、晁補之、張耒、陳師道、李廌集書法與詩詞于一身,而盛行起來。

首先,蘇軾論書絕句較多,不乏許多經典名句流傳。“顛張醉素兩禿翁,追逐世好稱書工”(《題王逸少帖》)的“顛張醉素”,“百斛明珠便可扛,此書非我誰能雙”(《觀子玉郎中草圣》)的“此書非我誰能雙”,“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石蒼舒醉墨堂》)的“我書意造本無法”,“短長肥瘠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孫莘老求墨妙亭詩》)的“短長肥瘠”,等等被歷代書論家所引用。如“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是蘇東坡《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二首的名句。說的是書法妙道,如果不注重字外工夫的修煉,即使悶頭練得用禿的筆堆成山,也未必能寫出好作品。想要寫出“無意于佳乃佳”的奇跡,非多讀書不可,舍此無良方。此外,從“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來解讀,誠懸筆諫是個典故,柳公權(字誠懸)在皇帝請教他如何練好書法時,借此機會諫言說,先要心正然后筆正才能字正,用筆正來喻人而被歷代廣為流傳。

其次,黃庭堅的論書絕句,有畫龍點睛之妙。黃庭堅書法初以宋代周越為師,后來受顏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的影響,又受焦山《瘞鶴銘》書體的啟發,行草書形成自己的風格。黃庭堅到洛陽,還見到不少寺廟的墻壁上留有楊凝式的墨跡。遍觀之后,他認為無一不造微入妙,稱楊凝式當與唐代大畫家吳道子并為“洛中二絕”。黃庭堅顯然是看中楊凝式游藝與謀生上的不俗,便有“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跋楊凝式帖后》的即興之作,即是黃庭堅對楊凝式的最好評價。

第三,陸游的論書絕句多,且入木三分。陸游《學書》全詩如下:“九月十九柿葉紅,閉門學書人笑翁。世間誰許一錢直?窗底自用十年功。”沒有十年的功夫,哪有被人稱道的筆墨呢?

宋代論書絕句其特點為:一大批有著近體詩積淀的文人參與到書法創作和議論之中,書論形式開始由唐以前文論多詩論少的狀況,逐步向文論少詩論多轉變。

(三)過渡的元明朝代

書論正好與式微的書法一樣,在元代稍顯落后。顏真卿書法在元代被接受,有“鵬云九萬平原筆,墨望蘇黃甘下風。誰謂南唐金剪手,敢將田舍比顏公”。這是元朝著名學者、詩人兼政治家王惲《與叔謙太常論書》的第五首,既表述了顏真卿書法的成就與地位,認為蘇軾、黃庭堅都要甘拜下風,同時也表達了對南唐后主李煜“將田舍比顏公”的不滿。趙孟頫《枯木竹石圖》軸在繼承文同、蘇軾的基礎上,將書法的用筆融于繪畫之中。趙孟頫主張“書畫同源”,即以書入畫,其馳名古今畫壇的名詩句“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于八法通”,對后世畫壇影響巨大。此圖即體現了這一理論,用書法的“飛白”寫出石及枯樹干,章法簡潔,筆法蒼健灑脫,透出力度。竹以流暢的筆調,以“個”字或“介”字,一筆一筆撇捺,既有力又含蓄,富筆墨情趣,體現了文人書畫家的風雅韻致。

明代董其昌、邢伺、張瑞圖、米萬鐘各有不同的成就,為當時著名的四大書家,但少有論書絕句留世。

實踐是與理論相一致的。這兩個朝代的書法,與唐宋相比遜色得多,因此,其論書絕句除了趙孟頫外,幾乎見不到很有影響的高論。其特點是,在突起的宋代以后,元明呈停滯不前的過渡狀態。

(四)清朝的系統性

清朝盡管書法有繼續下滑的趨勢,但因為一代文人的產生,使論書絕句上升了一個高度,如龔自珍、包世臣等文人的加入即是。尤其是出現了系統性的論書絕句,主要代表人物有王文治。他的《論書絕句三十首》,如:“坡翁奇氣本超倫,揮灑縱橫欲絕塵。直到晚年師北海,更于平淡見天真。”“天姿淩轢未須夸,集古終能自立家。一掃二王非妄語,祗應釀蜜不留花。”每一首論書絕句均是上品,至今被書法家所創作,書論家所引用。三十首絕句涉及到書法的方方面面,依次評品鼎鼓銘文、鐘繇、王羲之、褚遂良、王獻之、《黃庭經》《瘞鶴銘》、靈飛小楷、米芾、歐陽詢、張旭、懷素、孫過庭、李邕、古碑、顏真卿、柳公權、楊凝式、蔡襄、蘇軾、趙佶、趙孟頫、沈度、沈粲、聲聞小乘、董其昌、寶晉鴻堂、張照、勵杜訥等人、事、處所、遺跡,可謂包羅萬象。如包世臣贈龔自珍《瘞鶴銘》拓本,龔自珍有詩,一首是:“從今誓學六朝書,不肄山陰肄隱居。萬古焦山一痕石,飛升有術此權輿。”另一首是:“二王只合為奴仆,何況唐碑八百通。欲與此銘分浩逸,北朝差許鄭文公。”受包世臣影響,龔自珍開始學習六朝碑刻,特別是將南碑之《瘞鶴銘》和北碑之《鄭文公》相并列,與包世臣不同的是,在他的詩里對王羲之的權威表示出挑戰。這也許是后來尊碑抑帖之開端吧?其特點是,因為尊崇碑而貶帖,由此引發了一大批書論家,以至論書絕句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顯現出來,被后世所接受。

二、學作論書絕句應掌握的方法

論書絕句主要是簡單的五言或七言,四句平仄交替,講究韻律,高度概括,凝練升華的論述,能夠以少少許勝多多許,不亞于那些長篇大論。為此,通過以上對唐宋及之后論書詩句的分析,就如何作好新時代的論書絕句,結合當代有名的論書絕句和自己的創作經驗,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打好律詩基礎是作好論書絕句的前提。律詩講究韻律和平仄,用好了除了朗誦起來韻味十足外,還能如書法一樣,嚴格按照筆法、字法,寫起來才有意義,否則,信馬由韁,自由發揮,就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了。因為只涉及絕句,無需對仗方面的知識,這里只論述用韻和平仄兩大主題。

首先,學會唐詩的用韻。“宋代以后,凡作詩的,都依照唐人的韻部,因此有必要簡單介紹唐代的詩韻”,根據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簡要梳理如下:一是押韻問題,只講二、四押韻即可:“唐代產生的近體詩,押韻的位置是固定的。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無論是律詩或絕句,首句可以用韻,也可以不用韻。”二是用韻一韻到底:“近體詩用韻的要求很嚴格……必須一韻到底,而且不許鄰韻通押。字數多的寬韻,如東韻、支韻、先韻、陽韻、庚韻、尤韻等,固然不能與鄰韻通押,就是字數少的窄韻,如微韻、文韻、刪韻、蒸韻、侵韻等,也不能與鄰韻通押。”三是有現成的《詩韻常用字表》可查,王力主編的《現代漢語》,將106韻的韻目編排在第四冊(附錄二)《詩韻常用字表》里供人們使用。

其次,掌握好唐詩的平仄。一是掌握并不困難。王力《古代漢語》:“平仄的掌握不是很困難的。拿普通話來說,陰平、陽平都是平聲,上聲、去聲都是仄聲。古代的入聲字,現在轉到上聲、去聲的,也不成問題,因為反正上、去、入三聲都是仄聲。只有從入聲轉到陰平、陽平的字,才需要記一下,而這類字是有限的。”二是今平古仄字可查。黃寶鈞先生《對聯入門、創作及欣賞》有《今平古仄常用字表》,從網上就可以下載使用。三是主要掌握好絕句的平仄格式。這里只對七言絕句進行分析,因為五言七言同理。五言絕句是七言的基礎,七言掌握住了五言不在話下。況且,今人多以七絕作書法之論。

七言絕句平仄有四種情況:

1.七絕仄起(首句不韻)例詩:沈尹默《論書絕句》

⊙仄⊙平平仄仄

落筆紛披薛道祖,

⊙平⊙仄仄平平(韻)

稍加峻麗米南宮。

⊙平⊙仄平平仄

休論臣法二王法,

⊙仄平平⊙仄平(韻)

腕力遒時字始工。

“祖”字在第一句不講究用韻,第二句的“宮”與第四句的“工”同押“東”韻。

2.七絕仄起(首句押韻)例詩:啟功《論書法》

⊙仄平平⊙仄平(韻)

翠墨黟然發古光,

⊙平⊙仄仄平平(韻)

金題錦帙照琳瑯。

⊙平⊙仄平平仄

十年校遍流沙簡,

⊙仄平平⊙仄平(韻)

平復無慚署墨皇。

第一句的“光”和第二句的“瑯”、第四句的“皇”同押“陽”韻。

3.七絕平起(首句不韻)例詩:趙孟頫《枯木竹石圖》

⊙平⊙仄平平仄

石如飛白木如籀,

⊙仄平平⊙仄平(韻)

寫竹還應八法通。

⊙仄⊙平平仄仄

若也有人能會此,

⊙平⊙仄仄平平(韻)

須知書畫本來同。

“籀”字在第一句不講究用韻,第二句的“通”與第四句的“同”同押“東”韻。

4.七絕平起(首句押韻)例詩:劉墉《論書絕句》

⊙平⊙仄仄平平(韻)

蘇黃佳氣本天真,

⊙仄平平⊙仄平(韻)

姑射風姿不染塵。

⊙仄⊙平平仄仄

筆軟墨豐皆入妙,

⊙平⊙仄仄平平(韻)

無窮機軸出清新。

第一句的“真”和第二句的“塵”、第四句的“新”同押“真”韻。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要注意的,一是在七絕的平仄中,就每句而言,開頭的兩字平仄都相同,即要么是兩個平聲,要么是兩個仄聲,并且,第一個字的平仄可以不用考慮而隨便用。這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一個特例,即七絕每句第一個字不用考慮平仄。二是要學好七絕的平仄,必須先學好五絕的平仄,只要掌握了五絕的平仄,七絕的平仄就容易弄通了。五言律詩的句子只有四個類型:A仄仄仄平平,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b平平平仄仄。這四個句型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五言律詩的四種平仄格式。這里不做詳談,學習者可以從王力《古代漢語》中自行領悟。三是凡是第一句為平起的句子,第四句也是平起,中間兩句相反,為仄起;凡是第一句為仄起的句子,第四句也是仄起,中間兩句相反,為平起。

(二)通曉中國書法知識是做好論書絕句的基礎。書法知識大致包括如下內容:一是文字學,包括各種書體演繹過程。二是書法史,包括書法大事記。三是書法人物,包括各種經典法帖。四是書法論著、書法美學,包括歷代詩論。此外,很重要的一點還應學習文史哲,將書法放在歷史的、社會的大背景下,從多維度、多系統中考量,以便對書論以更加概括化的絕句表現出來。當然,知識占有得越豐富,對論書絕句創作更加有利,這個不言而喻。

(三)從古今中外的詩論中學會創作論書絕句。論書絕句創作已有上述先例可循,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借鑒:

從各種論詩中汲取養分,尋找學習論詩的普遍規律。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李白《詩論》、杜甫《戲為六絕句》、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袁枚《隨園詩話》、王國維《人間詞話》、朱光潛《詩論》等等都是學習的參考教材。如清朝趙翼《論詩五首·其二》:“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從譯文及注釋中尋找論詩的方法,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誦,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新意了。每個時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

從古今人論書絕句中汲取養分,學習論書絕句的創作技巧。論書絕句自宋代以來,最著名的有歐陽修、蘇東坡、黃庭堅、趙孟頫、劉墉、王文治、包世臣、康有為、鄭板橋、沈尹默、啟功、林散之等等。如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論書絕句一百首》十三《米芾》:“臣書刷字墨淋漓,舒卷煙云勢最奇。更有神通知不盡,蜀縑游戲到烏絲。”從作者自注中可以找到一定的方法:“宋徽宗以當時各書人問米芾,芾歷加評騭。問以‘卿書如何?’對曰‘臣書刷字’。觀此刷之一字,其筆法意趣,不難領略,且不僅可以想象其筆盡其力,而墨在毫中,擠于紙上,濃淡輕重,亦依稀若見。襄陽漫仕不獨書藝之精,即此語妙,固不在六朝人下矣。寶晉齋帖刻米臨右軍七帖,后有米友仁跋云:‘此字有云煙卷舒翔動之氣,非善雙鉤者所能得其妙,精刻石者所能形容其一二也。’右軍原帖,亦刻于寶晉齋帖中,比而觀之,知小米之言不虛也。昔東坡稱米氏‘清雄絕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米起而自辯云‘尚有知不盡處’,遂自夸學道所得。癲語、戲語,自不待深究,其書之妙,則誠有知不能盡而言不能盡者也。”此詩贊嘆米芾的書法筆墨淋漓,煙云舒卷,而且能在烏絲蜀縑上自由揮灑,確有知不能盡而言不能盡之妙。

從外國人論書絕句中汲取養分,開闊作論書絕句視野。日本已故資深書法家渡邊寒鷗除了書法、刻字外,也是日本漢詩界的主將,生前多次率日本漢詩詩人到中國進行交流,對于國際刻字交流及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其所著的《論書百絕》,以一百首七言絕句有系統、成條理地論述了中日兩國歷代書法名人名跡,但多以中國為主,并附有散文式的“詩意”解說。不僅是國外漢學家中少見,即使國內當代也少有超越的,因此將此君的論書絕句為范本,從其“詩意”的解說中體悟,也是一個極方便找到學寫論書絕句的好方法。

(四)作好論書絕句還必須做好筆墨功課。只有自己有了書法基本功,才能懂得論書的道理,這里不再展開深論。在以上的基礎上,我們就可以學寫論書絕句了。以下四首論書絕句,是我以古代名帖而創作的,列下來供同仁參考。《論姨母帖》:驚龍出海起浮云,古拙高華自右軍。圣手能書難下筆,情何以堪那甘分。《論平復帖》:欹斜慣縱難平復,千載悠悠已落孤。方寸之間生趣異,陸機遣興遺懸珠。《論伯遠帖》:優游如昨永為疇,伯遠歸來訴別愁。草圣有傳猶在眼,家學世范盡風流。《論中秋帖》:圣在天邊近若如,尋師問道比心虛。三希至寶由欽定,小圣中秋一筆書。

平臺聲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詩詞寫作入門(三)平仄之【七絕】
七言絕句的四種平仄格式
十言詩(絕句)四首
小漁村第七講已點評作業
談詩小札 周退密
好運萬年歷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焦作市| 常德市| 泽州县| 台东市| 蒙山县| 景宁| 东乌珠穆沁旗| 探索| 新宁县| 赤水市| 二手房| 奉化市| 永城市| 迭部县| 屏边| 静乐县| 宜兴市| 磐安县| 彭泽县| 夏津县| 新安县| 安阳县| 江山市| 巨鹿县| 中超| 大英县| 彭州市| 公安县| 黎川县| 即墨市| 绍兴县| 阜平县| 曲周县| 富蕴县| 眉山市| 会同县| 永泰县| 广丰县| 崇明县|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