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天道,它如同張弓射箭嗎?高了就壓低一些,低了就抬高一點;多余的就減損些,不足的就補給些。天道是損有余而補不足;人道卻不一樣,是減損不足的用來供奉有余的。誰能用有余來供奉天下呢?只有順應“道”的人。因此,圣人做事卻不恃有功,功成卻不置身于成績中,不向往著表現自己的賢德才干。
-------------------------------
老子看見天道的公義:“損有余而補不足”。嘆息“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人的勢利觀念與天道相悖,而且充斥于各個時代。
其實這也就是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馬太效應的名字來自于圣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圣經》中“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這么幾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1973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莫頓用這句話概括了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作出的科學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莫頓將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