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
十五里園中心小學
特 殊 學 生 幫 扶 工 作 計 劃
班級中的離異家庭的子女、流動人口、留守兒童數量不少,在班級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要特別重視單親家庭、離異家庭、貧困家庭等特殊家庭的調查摸底工作、家教工作的指導和該類家庭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讓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這類學生往往來自殘缺家庭,要么是單親家庭,要么是離異家庭,要么是重新組合家庭,在這樣的家庭成長的學生,由于缺少健全的家庭溫暖,他們從小少有人關心,形成冷漠的個性,另一個極端就是,由于家庭的殘缺不全,導致父親或母親中的一方對孩子百般溺愛,使得他們逐漸形成了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來到學校后,由于環境發生了變化,他們極易形成強烈的心理反差,不能適應學校的育人環境,因而忘了學習是自己的本份,對屬于自己的學習任務,多半采取*的態度,
1、 留心觀察班主任要學會把握學生的思想脈膊,善于動察同學中,哪怕是一點點不經意的不良情緒的流露,都有可能發現潛在的問題,及時找準思想教育的契機,特別是班級中的特殊學生,要建立跟蹤管理制度,定期交流、談心,達到師生心靈上的共鳴,同時要多和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
2 、以情動情,人都是有感情的,班主任傾注了熱情,就是再鐵石心腸的學生也有感動的時候。具體講,班主任對本班有逃棄學傾向的學生要建立個人檔案,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采取有效的對策,對于來自問題家庭的學生,首先要正面教育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引導他們自尊自愛、自立自強,讓他們意識到人雖然無法選擇出生,但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在平時要不失時機地給他們以關愛,讓他們走出殘缺家庭的*影,投入火熱的班集體生活,
而對于平時一向遵章守紀,做事認真的這類學生,要不斷鼓勵他們,讓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看到自身的內在潛力。
3、課后多和差生交談,態度要和藹,使他們愿意接近老師,經常和老師說說心里話,有利于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有利于工作的開展。要主動幫助他們察觀分析自己的得和失,并和科任老師聯系,確立科任老師關注本學科的學困生的意識。對于自由散漫,任性無度的學生,則非下大力氣不可,平時要求要嚴格,該從嚴要求的時候絕不遷就,讓他們明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并多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定期到校參與管理、教育,努力做到家教*。
4、 開展互幫互學的活動,座位的排列盡量讓中、為他們創設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在班級培養學生的正確的是非觀,讓積極向上的健康的氛圍感染他們,讓他們體會到投入學習的成功感,多開些積極向上的主題班會,多開展一些豐富多*的班級課外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陶冶了他們的情*。
總之,我們不但要在學習上關心后進生,還要在生活上關心每一個后進生的成長,使每個后進生真正感到班集體的溫暖,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每位同學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均能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