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癡呆?
癡呆是一組癥狀的統稱,用來描述患者出現的記憶、思維能力下降等認知障礙的問題,多種腦部疾病都可以引起癡呆的癥狀。
二:癡呆可引起什么癥狀?
癡呆的癥狀在開始時往往非常輕,不易發現,然后緩慢加重,最終被周圍人發現時,多數已發病很長時間了。
癥狀可包括:
●忘記各種事情,尤其是剛剛發生的
●思維混亂,邏輯不連貫
●語言障礙(例如,不能找到恰當的詞語描述事物)
●專注和推理能力障礙
●支付賬單或平衡收支等事務的處理方面有困難
●在熟悉的地方迷路
●忘記關天然氣開關
●平時常做的事情不能完成
隨著癡呆加重,患者可能:
●會出現發怒或進攻性
●看到并不存在的東西或相信并不屬實的事情
●無法進食、洗澡、穿衣或完成其他日常事務
●大小便失控
●日夜顛倒
三:癡呆有哪些不同類型?
癡呆最常見的類型包括:
●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是癡呆最常見的病因。該病可引起腦細胞隨著時間推移而緩慢死亡。
●血管性癡呆:血管性癡呆指的是部分腦組織得不到充分血液供應導致的功能下降。多數由動脈硬化引起,在有過腦卒中或有腦卒中發生風險的人群中最為常見。也是目前唯一有能夠預防和治療手段的癡呆。
●帕金森病癡呆:帕金森病是一種影響運動能力的腦部疾病。它可引起顫抖、僵硬和遲鈍。部分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隨著病情惡化會出現癡呆。
●其他病因導致的癡呆:腦部遭受損害也可引起癡呆。例如,多次腦損傷、惡性腫瘤(包括腦部腫瘤)、嚴重腦炎、嚴重一氧化碳中毒、慢性酒精中毒等也可導致癡呆。
四:我應去就診嗎?
是的!
如果您認為自己或親近的人存在癡呆的表現,應去就診。有時,記憶喪失和思維混亂不是由癡呆引起,而是由其他可以治療的疾病引起。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甲狀腺功能減退、貧血、抑郁,甚至某些藥物均可以導致類似癡呆的癥狀,我們稱之為“假性癡呆”,是可以治療的。
五:有我應該進行的檢查嗎?
醫生或護士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您應進行哪些檢查。有癡呆表現的患者需要觀察您如何回答問題和完成某些任務。大部分患者需要進行腦部掃描(CT或MRI),以確認您的癥狀是否由血管性疾病等腦部疾病的損害引起。
六:癡呆如何治療?
這取決于您所患癡呆的類型。如果您有阿爾茨海默病,某些藥物會起到一些作用,延緩病情進展;如果您為血管性癡呆,醫生會把治療重點放在改善腦部供血和預防動脈硬化上,以減少進一步的腦損害;如果是腦部腫瘤,可能需要抗腫瘤治療;其他腦部疾病引起的癡呆,均有相應的治療原發疾病的方式。
七:遺憾的是,對于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癡呆,目前實際上并沒有好的治療方法。但是,藥物能夠延緩病情的加重,也可以處理一些令人困擾的伴隨癥狀,比如抑郁或焦慮。
八:我該如何保證自己的安全?
如果您罹患癡呆,您可能意識不到疾病對您生活的影響有多大。當您的家人和朋友告訴您駕駛、做飯或做其他可能危險的事情對您來說不再安全時,您應相信他們。
九:您還應知道
癡呆患者常常跌倒并傷到自己。為減少跌倒的風險,最好在家中做好防護,下面有一些不錯的辦法:
●保持家中各個通道的暢通,不要堆積雜物
●家具及擺設等盡量簡單、固定、易用,少變動
●家中顏色簡單不雜亂,易分辨
●盡量不用地毯、容易傾倒和有尖銳邊角的家具
●浴室等容易滑倒的地面鋪防滑墊
●把松散的線或電線妥善歸置(防止絆倒)
●穿結實而舒適的鞋子
●保持通道充分照明
●使用坐式馬桶或坐便椅
●不用浴缸,使用沐浴椅淋浴以防摔倒。
十:癡呆可以預防嗎?
目前沒有得到證實的癡呆預防方法。但以下一些措施似乎能幫助維持腦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