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醫如何對感冒進行辨證施治? - 已解決 - 搜搜問問

感冒是以感受風邪所致的一種常見外感疾病。臨床表現主要以頭痛、鼻塞、流涕、噴嚏、惡寒、發熱,脈浮等為主要特征。病情有輕、有重,輕者一般稱為傷風、重者稱為重傷風。如在一個時期廣泛流行,證候多相類似者,稱為時行感冒。
西醫所稱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均可參照本病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感冒的發生,為外邪乘人體御邪能力不足之時,侵襲肺衛所致。
外邪這中,以風邪為主,風邪雖為六淫之首,但在不同的季節,往往挾時氣而入侵,如春季這溫,夏季之暑,秋季之燥,冬季之寒,霉雨季節之溫。但若氣候失常,如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冷,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即所謂“非其時而有其氣”。非時之氣挾時行病毒傷人,則不限于季節性,且病情多重,往往互為傳染流行。
至于外邪侵入人體是否引起發病,關健在于正氣的強弱,同時與感邪的輕重也有一定關系。如生活起居失常,冷暖不調,或過度疲勞,或肺系素有不足,致肺衛功能失常,衛外不固,則易為外邪所客,尤其在素體偏弱的情況下,稍有不慎,則更易感受外邪而發病。但若氣候突變,寒溫失常,六淫及時行之邪肆虐,超越機體適應能力,即可引起發病。此外與體質的差異也有密切關系,如素體陽虛者易受風寒,陰虛者易受風熱、燥邪,痰濕偏勝者易受外濕。
由于上述原因,故證候表現各異,臨證以風寒、風熱兩大類為多見,并有挾暑、挾濕、兼燥(溫燥或涼燥)以及體虛感冒等不同證型。
外邪襲表,傷及肺系,肺衛功能失調,為本病的基本病機。肺主呼吸,氣道為出入升降的通路,喉為其系,開竅于鼻,外合皮毛,職司衛外,故外邪襲入,從口鼻、皮毛入侵,則肺衛首當其沖。出現衛表及上焦肺系的癥狀。衛表不和則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等證,其病理改變又有所別,如感受風寒濕邪,則皮毛閉塞,邪郁于肺,肺氣的宣;感受風熱暑燥,則皮毛疏泄不暢,邪熱犯肺,肺失清肅。且在病變過程中還可出現寒熱互相轉化或寒熱兼挾的復雜情況。
[診斷鑒別] 根據典型的肺衛癥狀,結合氣候突變傷風受涼病史,或有時行感冒的流行,即可診斷本病。
感冒就砯意與傷寒太陽經證及風溫邪在肺衛證相鑒。傷寒太陽經證與風寒感冒,均屬外感風寒,邪在肌表之證,但傷寒太陽經證證邪甚而深,遍及經絡,且有六經傳變規律,而風寒感冒則邪輕而淺,只犯皮毛,無六經傳變之特征,二者同中有異,不難鑒別。風溫初起與風熱感冒相似,但風溫病熱急驟,病情較重,熱勢甚,汗出后雖暫降,但脈數不靜,身熱旋即復起,可傳變入里。但風熱感冒一般發熱不高,病情多輕,服解表藥后多能出汗,汗出身涼脈靜,少有傳變。
[辨證施治] 本病四季均可發生,尤以春冬為多見,臨床表現,初起一般多見頭痛、鼻塞、流涕、噴嚏、聲重、喉癢或痛,繼則惡寒發熱,身痛咳嗽。病程約5-7天,一般傷風全身癥狀不重,時行感冒常突然惡寒,甚則寒戰、高熱、周身疼痛,全身癥狀明顯。由于感有輕重,體質有并異,四時六所有別,因此脈證表現又不盡相同。臨證首當詳辨寒、熱。分清挾暑、挾濕,兼燥以及體質的不同,分別施治?,F分述如下:
一·風寒
[證候] 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喉癢,咳嗽,痰多清稀,口不渴或渴喜熱飲,甚則惡寒發熱(寒重熱輕),無汗頭痛,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惡寒甚脈浮緊。發熱時可見脈浮數。
[分析] 風寒束表,邪正相爭,衛陽被郁,故惡寒、發熱、無汗;清陽不升,脈絡失和,故頭痛,肢體酸痛;肺合皮毛,開竅于鼻,邪自外受,內應于肺,肺氣失宣,上竅不利,故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喉癢,咳嗽;寒為陰邪,津液未傷,故咳嗽痰清稀,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白而潤,脈浮或浮緊為風寒在表之特征。但應注意,發熱時正邪相爭,亦可見浮數之脈。總之,本證主要為風寒束表,肺衛失宣所致。
[治法] 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方藥] 蔥鼓湯或荊防敗毒散加減。
蔥鼓湯中,蔥白、淡豆豉通陽散寒,臨證可加荊芥、防風、杏仁、蘇葉辛溫發散,宣肺化痰,用治風寒輕證。后方為辛溫發汗之劑,方中荊芥、防風辛溫散寒;柴胡、薄荷解表退熱;川芎活血散風以治頭痛;桔梗、枳殼、茯苓、前胡、甘草宣肺理氣,化痰止咳;羌活、獨活袪風散寒,除濕止痛。表寒重者,可加麻黃、桂枝以增解表散寒之力;頭痛甚者加白芷、以散風寒而止頭痛;鼻塞甚者,酌加蒼耳子、辛夷宣肺通竅。
若風寒挾濕,證見頭用如裏,惡寒而身熱不揚,肢體酸重者,可改用羌活勝濕湯以袪風散寒除溫。若證兼胸悶、泛惡、納呆、苔白膩者,為兼內濕,宜加蒼術、厚樸燥溫醒脾。
若素體熱盛或肺熱內蘊,復感風寒,形成外寒里熱之證(又稱“寒包火”證),表現出風寒束表之見證外,更兼口渴、咽痛,咳嗽氣急,痰粘稠或黃白兼,舌尖邊紅,苔薄白或薄黃,用麻杏石甘湯加減以疏風宣肺,散寒清熱。并根據寒、熱偏重情況增減藥物用量。如外寒較甚,可加大麻黃用量,或酌加荊芥、防風以增宣散之力,里熱較甚者,可重用石膏、酌加板藍根、黃芩、魚腥草、蘆根以增清熱之力。
二、風熱
[證候] 發熱有汗,微惡風寒,頭脹痛,鼻塞涕濁,微渴欲飲,咽燥或紅腫疼痛,咳嗽痰黃粘稠,苔薄白微黃,脈浮數。
[分析] 風熱陽邪侵犯肌表,腠理不蜜,衛表失和,故有汗發熱,微惡風寒;風熱上擾,則頭脹痛;風熱上受,肺失清肅,則咳嗽,痰黃粘稠;風熱熏蒸清道,則鼻塞涕濁,咽燥或紅腫疼痛;證屬表熱,故微渴欲飲,苔薄黃,脈浮數??傊咀C主要為風熱襲表肺衛失和所致。
[治法] 辛涼解表,清宣肺熱。
[方藥] 銀翹散加減。
方中銀花、連翹辛涼透邪清熱;薄荷、荊芥、淡豆豉疏風解表以散邪;大力子、桔梗、甘草宣肺袪痰,利咽散結;淡竹葉、蘆根清熱生津。頭痛較甚者,加桑葉、菊花、青葙子、苦丁茶清利頭目;咳嗽有痰加浙貝母、前胡、杏仁宣肺止咳化痰;若痰稠黃加黃芩、瓜蔞皮、天竺黃、川貝母、知母以清化痰熱;咽喉紅腫疼痛者,去草荊芥、酌加板藍根、馬勃、射干、臘梅花、蒲公英清熱解毒利咽;若見高熱、惡寒、頭痛、鼻干、心煩煩飲、舌紅苔黃者,為風熱重證,可加黃芩、石膏、知母以清熱生津,使熱退津回。成藥用羚羊感冒片療效更佳。時行熱毒癥狀明顯者,加大青葉、蚤休、貫眾等增清熱解毒之力。
三、暑濕
[證候] 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咳嗽痰粘,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或口中粘膩,渴不多飲,胸悶泛惡,小便短赤,苔薄黃而膩,脈濡數。
[分析] 夏季感受暑濕,衛表失和,故身熱,微惡風寒,無法或少汗,肢體酸重或疼痛;暑濕上犯清空,則頭昏脹痛;暑熱犯肺,肺失清肅,故咳嗽痰粘,熏蒸清道則鼻流濁涕;暑熱內擾,灼傷津液,故心煩、口渴、小便短赤;暑濕中阻,則口中粘膩,渴不多飲,胸悶泛惡,結合舌脈表現,本證主要為暑濕傷表,肺衛失和所致。
[治法] 清暑袪濕解表。
[方藥] 方用 新加香薷飲加減。
方中銀花、連翹清宣暑熱;香薷發汗解表,袪暑化濕;厚樸、扁豆化濕和中,共奏清暑袪濕解表之功。臨證應根據暑熱、濕邪偏盛情況于以加減。暑熱偏甚者,可加鮮荷葉、鮮蘆根、青蒿、黃連清解暑熱;若濕邪偏重,濕困衛表,宜加藿香、佩蘭、豆卷芳化透濕,里溫偏重者,加蒼術、白豆蔻、半夏、陳皮和中化濕;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清熱利濕。
答案補充
四·秋燥
[證候] 發熱惡寒,頭痛、鼻咽干燥,干咳無痰或少痰,苔薄白少津,脈浮為本證的基本特征。涼燥證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口鼻干燥但不作渴,咳嗽少痰,舌質正常,脈浮不數;溫燥證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口干渴,咽干痛,干咳無痰,舌尖邊紅,脈浮數。
[分析] 秋季感受時令燥邪,邪犯衛表,表衛不和,則發熱、惡寒、頭痛、脈?。辉镄胺阜?,肺失宣降,“燥勝則干”氣道失潤,故鼻咽干燥,干咳無痰或少痰。故本證主要為燥邪襲表,肺衛失和所致。
由于秋令氣候冷暖變化以及患者體質的差異,燥邪致病,在性質上又有燥從熱化的溫燥和燥從寒化的涼燥之分。涼燥偏寒,故惡寒發熱,無汗、口不渴,舌質正常,脈不數等寒象抽重;溫燥偏熱,故發熱,微惡風寒,口干渴,咽干痛,舌尖邊紅,脈數等熱象偏重。(待續)
答案補充
[治法] 辛潤袪燥。 
[方藥] 涼燥用 杏蘇散加減。溫燥用桑杏湯加減。
杏蘇散藥用功葉、前胡解表散邪;杏仁宣肺潤燥;枳殼、陳皮、半夏、茯苓、桔梗、甘草宣降肺氣,止咳化痰。全方具有透散而不致過汗,辛溫而不燥烈,潤燥而不膩滯的優點。對涼燥初起,可達表透邪,宣肺潤燥的目的。若腠理閉塞較重,無汗身痛者,可酌加防風、蔥白以增強透表之力。
桑杏湯藥用桑葉、淡豆豉、梔子輕宣泄熱;杏仁、貝母宣肺化痰止咳;沙參、梨皮養肺潤燥,用于溫燥初起,邪氣輕淺之證。表閉較重者,可加薄荷辛涼透表;咽干紅痛,可加銀花、連翹、玄參、射干清潤利咽,大便燥結者,加白蜜、麻仁清潤通便。
五·陰虛感冒
[證候] 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微汗,頭痛心煩,口干咽燥,手足心熱,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舌質紅,脈細數。
[分析] 陰虛之體,易生內熱,感受外邪之后,多從熱化,故見風熱表證;由于發熱汗出易傷陰液,故與之同時,陰虛見證亦更為明顯。(待續)
答案補充
[治法] 滋陰解表。 
[方藥] 加減葳蕤湯
主中玉竹滋陰生津,以助汗源,潤肺燥;甘草、大棗甘潤和中;蔥白、淡豆豉、桔梗、薄荷解表宣肺、止咳利咽,白薇涼血退熱而除煩渴,諸藥相伍,使滋陰清熱而不礙解表,發汗解表而不傷陰。若表證較重,可加荊芥、桑葉以疏風解表;心煩口渴較甚者,加梔子、竹葉、天花粉以清生津除煩;干咳或咳痰不爽,加大力子、射干、瓜蔞皮以利咽化痰;如咳嗽胸痛,痰中帶血,可加鮮茅根藕節、生地以清肺涼血止血。
若素體陰血不足復感外邪,證候既有頭痛、身熱、微寒、無汗或少汗的表證,又有面色不華,唇甲色淡、心悸頭暈等血虛見證,舌淡苔白,脈細弱或兼浮。治以養血解表。方用蔥白七味飲加減。若惡寒重加荊芥、防風、熱重加銀花、連翹。
六、陽虛感冒
[證候] 惡寒甚,發熱輕,無汗或自汗,汗出則惡寒更甚,頭痛,骨節冷痛,面色光白,語聲低微,四肢不溫,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無力或浮而無力。
╋診斷快線
回答采納率:33.0% 2009-01-10 17:38
提問人的感言:
你說得很全面,限于篇幅,我會另外向你請教,謝謝!

其他答案

看癥狀,感冒分很多種,
石墨 2009-01-10 13:17
有風熱型感冒和風寒型感冒
答案補充
中醫將感冒分為風寒型感冒、風熱型感冒、暑濕型感冒和時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種類型。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不同類型的感冒應選用不同的中成藥治療。 
  一、風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噴嚏、咳嗽、頭痛等一般癥狀外,還有畏寒、低熱、無汗、頭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等特點,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這種感冒與病人感受風寒有關。治療應以辛溫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傷風感冒沖劑、感冒清熱沖劑、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時茶顆粒等藥物治療。若病人兼有內熱便秘的癥狀,可服用防風通圣丸治療。風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復方感冒片等藥物。 治療風寒感冒的關鍵就是需要出點汗(中醫稱辛溫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熱水泡腳(最好加點酒)、蓋上兩層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風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湯,傷寒論首方,也稱和劑之王(麻黃湯也主治風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總結: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答案補充
二、風熱型感冒: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等感冒的一般癥狀外,還有發熱重、痰液粘稠呈黃色、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便秘等特點。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感冒退熱沖劑、板藍根沖劑、銀翹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藥物治療。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藥物。
三、暑濕型感冒:病人表現為畏寒、發熱、口淡無味、頭痛、頭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此類型感冒多發生在夏季。治療應以清暑、祛濕、解表為主。病人可選用藿香正氣水、銀翹解毒丸等藥物治療。如果病人胃腸道癥狀較重,不宜選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藥物。
  四、時行感冒:病人的癥狀與風熱感冒的癥狀相似。但時行感冒病人較風熱感冒病人的癥狀重。病人可表現為突然畏寒、高熱、頭痛、怕冷、寒戰、頭痛劇烈、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惡心、食欲不振,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并發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癥狀。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疏風透表為主。
  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說胡話、昏迷、抽搐,有時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極易傳播,故應及早隔離和治療。
| 嘴対嘴‖
回答采納率:25.5% 2009-01-10 13:20
頭痛,項強,惡寒,發熱,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屬于風寒型感冒。氨咖黃敏膠囊主治。
目滯口呆,不喜食,皆有腹痛,屬于腸胃型感冒。藿香正氣水主治。
噴嚏流淚咽干痛,舌質紅苔干黃屬風熱型感冒。VC銀翹片主治。又風熱感冒流涕,鼻塞:板藍根沖劑+VC銀翹片。咽干痛:VC銀翹片+防風通圣丸+阿莫西林。風熱感冒流涕發燒:VC銀翹片+安乃近。
答案補充
暑濕型感冒:病人表現為畏寒、發熱、口淡無味、頭痛、頭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此類型感冒多發生在夏季。治療應以清暑、祛濕、解表為主。病人可選用藿香正氣水、銀翹解毒丸等藥物治療。如果病人胃腸道癥狀較重,不宜選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藥物。
色狼 回答采納率:6.9% 2009-01-10 13:28
如果病人胃腸道癥狀較重,不宜選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藥物。 
TREEY NBAHFV 2009-01-10 13:34
(一)什么叫辨證 

辨:包括辨別與分析兩方面內容。

證:即是一組癥狀的綜合與歸類。

辨證:是運用四診所獲得的客觀資料(即證候),用中醫理論(三因、四診、六經、八綱、臟腑、氣血等等)分析辨證,從而提高認識原因、病理、病機、病位,同時注意病情的發展趨勢與邪正盛衰。

(二)什么是施治

施治是在辨證的基礎上,根據不同證候,而采用相應的治療方法,潛方用藥。因此辨證是施治的依據;施治是治療的目的。辨證施治即不同于對癥治療,也不同于西醫的辨病治療,它把人體的內在聯系,疾病的發展變化規律聯系起來。辨證施治可以說是病因療法。
`|▍夲莮孓 2009-01-10 13:39
主要是根據臨床癥狀確定,分為四型,有其癥投其藥
中醫樓主
回答采納率:14.9% 2009-01-10 13:56
蚌埠公共營養師創業園創業不分年齡,創業不分職業,沒資金才要創業! 主頁博客相冊|個人檔案 |好友   查看文章    
中醫是怎樣對感冒進行辨證施治的?2007-04-01 21:12中醫治病之前,與西醫一樣,也要首先明確診斷,即患者得的是什么病。西醫在診斷仆么病以后,往往就能對“病”,施治。中醫則不然,因為中醫更關心病人是哪個證型,然后對“證”施治,就是所謂辨證施治。
  證是中醫學中特有的概念,它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把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搜集的癥狀、體征進行綜合分析而得出的綜合性結論,是疾病本質的反映。辨證的過程,就是綜合思維的過程,即對患者所表現出來的情況進行分析、鑒別,最后確定“證”,這是中醫診斷的核心內容。因為中醫治療的中心是圍繞“證”來進行的,是什么證就用什么法來治,所以常常出現“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 o 就是說,同一個病因表現的證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療;不同的病因出現相同的證而采用相同的治療??梢姡嗅t對病的診斷并不重要,關鍵在于證的診斷。
  辨證施治是中醫治療疾病的基本方法,不論藥療還是食療,也不管是內治還是外治,都必須遵循這一原則。感冒也不例外,雖然都診斷為感冒,卻可出現不同的證,治療方法因而也就不同。下面就感冒的常見證型及治療方法簡單介紹如下:
風寒感冒(風寒證李:除有鼻塞、流涕、打噴嚏、頭痛、周身疼痛或咳嗽等一般癥狀外,還有怕冷重而發熱輕或不發熱、不出汗的特點,舌苔薄白,脈浮。這是受風寒所致,治療應以散風寒為主,可選用:① 荊芥、防風、羌活、白芷、川芍、柴胡、前胡、桔梗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② 鮮蔥白5 根,淡豆豉l 克,生姜3 片,水煎服。③ 紫蘇葉10克,蔥白10根,生姜3片,水煎,加入紅糖少許,分2 次熱服。④ 感冒清熱沖劑12 克,每日2 次。⑤ 通宣理肺丸,每次1~2 丸,每日2次。
風熱感冒(風熱證):如有上述感冒的一般癥狀,又有發熱重而怕冷輕、出汗不多、口干、咽痛、舌苔薄黃、脈浮數等特點。這種感冒是由風熱所致,治療應以發散風熱為主,可選用:① 銀花、連翹各12 克,牛蒡子、杏仁、桔梗各10克,甘草、荊芥穗各6克,蘆根15克,薄荷6克(后下),水煎服,② 板藍根15 克、野菊花、大青葉各10 克,薄荷6 克(后下),水煎服。③ 桑葉、菊花、薄荷(后下)、連翹、桔梗各10 克,水煎服。用于發熱輕、咳嗽較明顯者。④ 羚翹(或銀翹)解毒丸,每次1 ~2 丸,每日2 次。⑤ 感冒退熱沖劑,每次1 袋,每日3 次。
  風寒證和風熱證是感冒的兩大基本證型。此外,尚有夏季暑濕證、虛人外感證等。
   e.z 回答采納率:25.3% 2009-01-10 14:03
體虛感冒是中醫的病證名稱,是以反復發作,纏綿難愈為特點的臨床常見疾病,主要見于體弱之小兒和婦女、老人,以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中醫中藥對此有較好的療效。

  氣虛型:癥見體質虛弱,肌肉松軟,汗多不止,精力不振,不愛戶外活動,脈軟弱無力。治療宜益氣固表。代表方是玉屏風散(黃芪15克、防風12克、白術10克),可酌加山藥12克、牡蠣10克、太子參10克等同煎飲服。

  脾虛型:癥見易患感冒,食欲低下,大便浠溏,食后胃脘不舒,舌苔膩滯,脈緩。治療宜健脾益氣,消食導滯。代表方為參苓白術散(黨參15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山藥12克、陳皮10克、葛根10克、雞內金8克、焦麥芽10克等同煎飲服)。胃畏寒者可加干姜3片、桂枝15克。

  陽虛型:癥見怕冷,肢冷,且得熱則舒,尿清且長,脈緩無力。治療宜溫陽解表。方可用再造散(可取制附片5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黨參12克、大棗4枚、細辛2克等同煎飲服)。

  氣陰兩虛型:多發生在氣虛型、血虛型感冒的恢復期,多表現為微有咳嗽,體形消瘦,口干欲飲,苔少而干等癥狀。治療宜益氣養陰??扇↑h參15克、黃芪10克、沙參12克、麥門冬12克、白術10克、玉竹10克、五味子10克、桑葉8克同煎飲服。

  對于體虛感冒者,在進行中醫調治的同時,加強健身鍛煉也很重要,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豬頭小隊長 2009-01-10 14:12
感冒中醫最主要的分外感風寒和外感風熱兩大類型。
簡單來講它們的區別在于外感風寒的患者畏寒、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脈浮緊癥狀比較突出。而外感風熱患者發熱、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黃粘痰,渴喜冷飲,苔薄黃、脈浮數癥狀突出。治療上外感風寒采取辛溫解表的原則,首選麻黃湯和桂枝湯。外感風熱采取辛涼解表原則,首選銀翹散和桑菊飲。
另外根據不同的辨證方法以及不同的癥狀表現有不同的選方加減用藥。
老婆只能找① 回答采納率:11.1% 2009-01-10 15:19
感冒是一年四季都可發生的常見外感疾病,其臨床表現為鼻塞、流涕、噴噎、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周身酸楚等典型癥狀;但也有不出現以上癥狀,而以牙痛、腹痛、咽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等癥狀出現者。
  感冒以秋、冬、春三季發病為多見,病情有輕有重,輕者多為感受當令之邪,一般稱之為傷風;重者為感受非時之邪,稱之為重傷風;一時廣泛流行,癥狀多相類似者,稱之為時行感冒(即流行性感冒)。
  感冒是由六淫、時行病毒侵襲人體而致病的,以風邪為主因。風邪乃六淫之首,常常與當令之時氣相合而傷人。春季發病者多為風熱,夏季發病者多夾暑濕,秋季發病者多兼燥氣,冬季發病者多屬風寒。
  筆者將感冒分成十二種不同類型,即:風寒型,風熱型,暑濕型,陽虛型,陰虛型,氣虛型,血虛型,氣、血雙虛型,氣、陰兩虛型,血、陰兩虛型,氣、血、陰三虛型,時行感冒(即流行性感冒)。
  除了風寒、風熱、暑濕和流感這四種類型的感冒以外,其余的八種,統稱為虛體感冒。虛體感冒,吃一般的感冒成藥,如:銀翹解毒丸、通宣理肺丸、羚殼解毒丸、感冒丹、清眩丸、藿香正氣丸、桑菊感冒片、感冒通、速效傷風膠囊、康泰克、康必得……以及各種感冒沖劑,療效均不佳,甚至毫無療效。因而,就需要我們醫者認真辨識是哪種虛體感冒,并細心遣方用藥。
  現將八種虛體感冒和流感的辨治,分別述之。
  氣虛型感冒:少氣懶言,周身乏力,咯痰無力。有的還有自汗癥狀,舌淡苔白,脈象沉而無力、右大于左。此類感冒,由于氣虛,衛表不固,感受風邪后,因氣虛而驅邪無力,因而邪不易除。治則應為益氣解表,方用參蘇飲加減(市場上的中成藥——參蘇宣肺丸就是參蘇飲的處方)。若表虛自汗,易受風邪者,可加玉屏風散益氣固表。
  陰虛型感冒:周身不適,五心煩熱,上午病情較輕,下午病情較重;有的夜寐盜汗。舌紅光無苔或少苔,脈象細數、右大于左。此類感冒,是由于患者素體陰津虧虛,津液不能作汗排邪,邪不易除。治則應為滋陰生津,疏表散邪,清熱和陰。方用加減葳蕤湯加減。
  根據筆者的臨床統計,在所有的病人中,具有不同程度的陰虛癥狀的患者,約占總患病人數的60%左右。特別是婦女,一到更年期,更是多呈陰虛型體質。因而著重辨識陰虛型感冒,在臨床中有重要意義。
  血虛型感冒:頭暈,心悸,困倦欲寐,周身乏力。舌淡白、苔白或薄白,脈弱無力、右大于左。此類感冒,是由于患者產后、手術后失血過多,或因久病,或因用腦過度而使陰血消耗太過;或因氣滯血瘀造成的素體陰血虧虛,又患感冒所致。血虛型感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最容易傳經。治則應為養血解表,方用蔥白七味飲加減。
  以上三種虛體感冒,往往是以混合的證型出現,如:氣、血雙虛型,氣、陰兩虛型,血、陰兩虛型,更有甚者,是氣、血、陰三虛型。所以我們為醫者必須詳辨之。
  氣、血雙虛型感冒:陣發性的頭暈、心悸、少氣懶言,周身酸楚、乏力,咯痰無力,困倦欲寐,有的患者雖然犯困,但還不易入睡。舌質淡白、苔白或薄白,脈象沉弱無力、右大于左。治則應為益氣養血,解表散邪。方用參蘇飲合蔥白七味飲加減化裁。
  氣、陰兩虛型感冒:氣短,五心煩熱,周身乏力,咯痰無力,下午病情較上午重。舌質紅、苔薄白,脈象沉弱而細數、右大于左。治則應為益氣滋陰,疏表散邪。方用參蘿飲合加減葳蕤湯加減化裁。
  血、陰兩虛型感冒:頭暈,心悸,五心煩熱,困倦欲寐但難以入睡,周身乏力;有的夜寐盜汗,午后更想躺著。舌質淡紅、無苔或少苔,脈象細數無力、右大于左。體溫:天天下午低熱,37.2℃~37.8℃之間。治則應為養血生津,清熱和陰,疏表散邪。方用蔥白七味飲合加減葳蕤湯加減化裁。
  氣、血、陰三虛型感冒:其臨床癥狀較復雜,除氣短、五心煩熱、周身乏力、下午病情較上午重以外,頭暈、心悸不如單純血虛型感冒那樣突出,而是陣發性的頭暈、心悸,有時失眠,有時酣睡。舌淡紅、苔白或薄白,脈象沉細無力、右大于左。治則應為益氣養血滋陰,清熱解表散邪。方用參蘇飲合蔥白七味飲、加減葳蕤湯加減化裁。
  陽虛型感冒:它是十二種不同類型感冒中,比較少見的一種。解放初期曾見幾例,以后由于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陽虛體質的人逐漸減少。這種感冒,除具一般感冒癥狀以外,其特有的癥狀為:無汗肢冷,倦怠嗜臥,面色蒼白,語言低微。舌淡苔白,脈細無力、右大于左。此類感冒,是因患者素體陽虛,又受風寒,因而陽氣益虛。治則應為助陽益氣,發汗解表,方用再造散加減。
  以上八種虛體感冒,由于經常處于失治的情況下,所以絕大多數都以傳經的狀態出現,如頭痛、痛無定處:今日后頭痛(太陽經),明日前額痛(陽明經),第三天太陽穴痛(少陽經),第四天前顳痛(太陰經),第五天顳后痛(少陰經),第六天顛頂痛(厥陰經),第七天又后頭痛(太陽經)……按《傷寒論》中六經傳變的規律,循環往復。
  大多數患者,只具有虛體感冒的特有癥狀或牙痛、腹痛、咽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等特殊癥狀,而毫無一般感冒癥狀。所以,諸多虛體感冒患者,都不承認自己無罹患了感冒。這就需要我們醫者耐心、細政、認真地向患者解釋。
  《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體內有熱,則容易受外感;體內無熱,則不易受外感。因此,對易患感冒者,還應辨清體內有何類證,以治其本。尤其是有宿疾者,如:冠心病患者、中風后遺證患者、糖尿病患者、肺結核患者、老慢支患者、肺氣腫患者、癌癥患者、風濕性心肌病患者、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以及高血壓患者等等,只要一旦罹患感冒,則宿疾突然發作。如能及時辨明是感冒引起的,此時根本不需要治療宿疾(即使治療宿疾,也是見效甚微,或者根本無效),只要盡快解除感冒,宿疾就會立即緩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畜禽感冒的中醫診斷辨證與中藥施治技術
透過病機破譯疾病密碼:關于感冒的這5種情況,你了解多少?
感冒
小兒推拿學11
最新中醫內科學:肺系疾病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診斷與合理用藥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黄大仙区| 昌邑市| 沧源| 子长县| 锡林浩特市| 阿合奇县| 南汇区| 洛隆县| 闽侯县| 渭源县| 青州市| 平武县| 交城县| 平果县| 长海县| 邛崃市| 淮阳县| 龙胜| 曲阜市| 思南县| 寿阳县| 乐清市| 金阳县| 台北县| 博湖县| 青冈县| 安福县| 富顺县| 钟山县| 陆良县| 同德县| 望都县| 吉水县| 东宁县| 苍山县| 蕉岭县| 黎平县| 临洮县| 牟定县|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