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引起的一種肝臟病變,其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濕重)的10%時即為脂肪肝,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50%為重度脂肪肝。如今,脂肪肝已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據統計,我國人群發病率高達25%以上。中醫是如何辨治這種越來越常見的疾病呢?
臨床表現:形體肥胖,面有油脂,喜食肥甘,胸脅隱痛,腹部脹滿,困倦乏力,納呆口黏,大便油滑,或黏膩不爽,小便濁,舌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理氣化痰,祛濕泄濁。
方用:滌痰湯合胃苓湯加減。
藥用:陳皮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枳實10克,蒼術10克,厚樸10克,澤瀉10克,醋柴胡10克,萆薢10克,木香10克,明礬5克,生山楂15克,草決明10克。
本方主治:肥胖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
加減運用:臨床上以本證型最為多見,臨床療效也最好。若痰熱明顯者加膽南星、川貝母;若大便黏膩不爽加大黃、白頭翁、秦皮;乏力氣短者加生黃芪、黨參;若見肝熱頭暈者可加苦丁茶、梔子、龍膽草;血壓升高伴頭痛者加生石膏;失眠多夢加炒酸棗仁、首烏藤。
臨床表現:胸脅脹悶,抑郁不舒,或周身竄痛,倦怠乏力,腹脹納呆,便秘,舌質暗紅舌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健脾,理氣活血。
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鈴子散或四逆散加減。
藥用:柴胡10克,白芍12克,枳殼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當歸10克,牛膝10克,白術10克,甘草6克,生山楂15克。
本方主治:肝炎后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加減運用:兩脅刺痛加赤芍、丹參;氣短乏力加生黃芪、黨參;腹脹加川樸;痛經加茜草、益母草;納呆加炒萊菔子、焦三仙。
臨床表現:兩脅脹痛,脘痞腹脹飯后為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納呆口淡,或惡心嘔吐,女子月經不調,氣短乏力,舌質淡或暗紅,舌苔薄白,脈弦緩。
治法:疏肝理氣,健脾益氣。
方用:逍遙散合四君子湯加減。
藥用:醋柴胡10克,郁金10克,當歸10克,白芍15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砂仁6克(后下),香附10克,黨參10克,生甘草6克,生山楂15克,木瓜10克,薄荷6克(后下)。
本方主治:肝炎后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加減運用:兩脅脹痛明顯加川楝子、赤芍;腹脹加川樸、枳殼;便溏加蒼術、薏苡仁;水瀉減當歸加山藥、蓮子肉、訶子肉;頭暈乏力加生黃芪;惡心嘔吐加竹茹、旋覆花、代赭石。
臨床表現:肝病及消渴病日久不愈,形體肥胖,面色晦暗,納呆口渴,惡心厭油膩,咯吐痰涎,脘腹痞悶,肝臟腫大,陣痛或刺痛,舌體胖大邊有齒痕,或舌質暗有瘀斑,脈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散結。
方用:化積丸加減,或用二陳湯、導痰湯、血府逐瘀湯。
藥用:土貝母粉10克,生牡蠣粉15克,玄參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檳榔15克,香附15克,海浮石15克,澤蘭10克,雞內金10克,郁金10克,杏仁10克,橘紅10克。
本方主治:脂肪性肝硬化、糖尿病性脂肪肝。
加減運用:上方三棱、莪術為破血峻劑,不宜久服,久服則傷正,對體弱者應去之,可改為丹參、赤芍或桃仁、紅花;脅痛加醋柴胡、延胡索、川楝子;肝大者加炙鱉甲、昆布;咯吐痰涎加瓜蔞、清半夏;頑痰膠著不解者加青黛、白礬,此二藥還有顯著降低血脂的作用,體胖濕盛者加炒二術、茯苓、生薏苡仁。
臨床表現:形體虛胖,膚粗毛叢,面色油光,腰酸腿軟,身倦乏力,右脅隱痛,口干舌燥,手足心熱,或低熱盜汗,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男子夢遺滑精,女子經少經閉。舌質紅,苔少或無苔,或灰黑,脈弦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
方用:一貫煎加減。
藥用:生地黃10克,北沙參30克,枸杞子15克,麥冬15克,當歸10克,川楝子6克,焦檳榔10克,焦山楂15克,白芍15克,生甘草6克。
本方主治:皮質醇增多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
加減運用:腰膝酸軟加川斷、桑寄生、牛膝;兩脅隱痛加醋柴胡、郁金;頭暈目眩加杭菊、鉤藤;失眠多夢加首烏藤、炒酸棗仁、遠志;夢遺滑精加生牡蠣、金櫻子;口干舌燥加石斛、天門冬;口渴喜飲加天花粉、玄參;五心煩熱加牡丹皮、炒梔子;低熱加青蒿、銀柴胡、地骨皮;齒衄加白茅根、小薊;鼻衄加藕節炭、阿膠珠。
學習了脂肪肝的中醫辨治,你還想知道哪些呢?
中藥心得、醫案舉隅、養生漫談……這本書中通通有。
“無日不讀書,無日不執筆”,這是謝兆豐教授的治學態度,也是吾輩應該學習的,一起來這本書中品味他的中醫人生吧。
《謝兆豐臨證傳薪錄》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買此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為謝兆豐手稿整理而得,分為病證治驗、方藥運用、醫案舉隅、醫話幾部分,匯集了謝兆豐臨證經驗精華,每論必有詳細醫案佐證,為臨床醫生學習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溫馨提示:近期受疫情影響,中醫書院發貨時間較長,望廣大讀者理解。歡迎您掃描上方二維碼購買悅醫家正版電子書,微信端直接閱讀,一次購買、無限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