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作為父母,你可能每天都在為孩子遙遠的未來生活作決策。而事實上,我們太多的努力充其量不過是著眼于今天,能看到3、5年后已經不易,何談20年?
未來會變成什么樣,誰也不知道。我們可以做的,只能是使孩子具備一些技能,讓他可以自信地面對挑戰。
通俗點說,就是能“見招拆招”啦!
必備技能一:學習力搜索
過去,一個人全部知識的80%是在學校學習階段獲得的,其余20%則依靠在工作階段的學習。而現在則完全相反,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不過20%,80%的知識需要在漫長的一生中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獲得。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不斷地、隨時隨地地、深入廣泛地、快速高效地學習。
幸運的是,孩子天然具有學習的動力和創新的想法。他們的精神是開放的,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創造力。不幸的是,孩子的這些素質天賦并不是隨時都能得到應有的鼓勵。
當孩子提奇怪的問題,一遍遍問你為什么卻沒有得到回應的時候;當孩子對你覺得不重要的事情產生興趣,而被你阻止的時候,可能孩子漸漸就喪失了探索的樂趣。
我們必須意識到,以犧牲孩子的創造力和原創力為代價而盲目追求考試分數的教育方式已經落伍了。
我們需要教給孩子的是從長遠看能幫助他們取得成功所必須的東西——學習的態度、方法和創新能力。
鼓勵孩子的探索精神,讓孩子能夠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能獨立地思考問題,并發揮自身的創造力來解決問題。
必備技能二:語言表達力 搜索
蘇格拉底說:“世間有一種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并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令人喜悅的講話能力。”
從本質上說,人與人的交往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說服和被說服的過程,每個人要么是說服別人,要么就是被別人說服。
如果你不想總是處于被人說服的被動局面,那么唯一的選擇就是勇敢地張開你的嘴,去說服別人。一個人的說服力可以決定事情的成功或失敗。
孩子認識世界、汲取知識、擴大眼界都要憑借語言進行。一般來說,語言發展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欲強,知識面廣,智力發展也比較好。
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孩子,往往思維活躍,喜歡與同伴、成人交往,對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建立也很有幫助。
必備技能三:數學邏輯力 搜索
一說起學習數學,父母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奧數或升學需求。但是孩子學數學的真正效果不是體現在應試教育上,而是體現在未來自身的腦力思維上。
正如一位數學教育家所說:“學生在學校學的數學知識,畢業后若沒有什么機會用,不到一兩年,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們從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銘刻在頭腦中的數學的精神、數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問題的著眼點等卻隨時隨地發生作用,使他們終身受益。”
學數學是一個由簡單至復雜的思維鍛煉過程,學好數學能使人在很多事情處理上思路清晰、邏輯連貫,會各種反向思維,變換性思維等。
未來,隨著數據量的爆炸性增長,會有越來越多的角色需要計算思維技能來利用這些信息,需要人具有把大數據轉化為抽象概念的能力,以及理解基于數據的推理能力。
必備技能四:適應力 搜索
適應力是一個人回應環境變化發展的能力,它需要注重主動自發、生活的紀律、樂觀的態度、人際能力及心靈生活等五方面心理要素。
文明越進步,社會變遷也越快速,生活和工作的適應力就越顯得重要。一個人要改變自己來達成外界的要求,改變得越快,適應力越強。
適應力強的人比一個人適應力弱的人在社會上更容易立足。
必備技能五:協作力搜索
合作是孩子在未來適應社會,立足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現代社會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團隊精神在競爭中越來越重要,很多工作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只有能與人合作的人,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贏得發展。
一個懂得合作的孩子成人后會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集體操作并發揮積極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麻煩,產生更多困難并且無所適從。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假使一個兒童未曾學會合作之道,他必定會走向孤僻之途,并產生牢固的自卑情緒,嚴重影響他一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