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師德將撤職,甚至清除出教師隊伍!昨天,記者從教育部門了解到,中共寧波市委教育工委、寧波市教育局發布了一份重磅文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寧波市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追究責任、取消相關待遇、撤職、移送司法部門……3000余字的文件,“怎么做”是重點,且措辭嚴厲,提出要對教師的失德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一人、懲治一人。該意見被稱為寧波史上最嚴禁令。
□通訊員 陸靈剛
記者 章萍
政策解讀
嚴重違反師德師風
學校校長年度獎勵一票否決
“近些年,寧波市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一些師德師風問題,雖然涉及人數極少,卻嚴重損害了教師應有的職業形象。”文件一針見血地指出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
究竟如何改進教師的師德師風?這份《意見》提出了包括落實責任、教育培訓、激勵手段、考評力度、懲治制度、責任追究、監督巡查等幾大措施。
文件規定,要完善市、區縣(市)、學校三級師德師風建設責任制,教育局將與所屬學校簽訂《師德師風建設責任書》,學校將與每一位教師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確保師德師風管理工作不留死角。
師德師風的考評力度將加大。今后,師德師風建設情況將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并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專項述職報告制度,對出現嚴重違反師德師風事件的學校,該學校和校長當年度的各類表彰、評審、獎勵等重要事項實行一票否決。
在職教師在社會培訓機構兼課
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提出,對違反師德的教師,要按有關處理辦法嚴格執行;對違反師德行為的名優骨干教師,直接取消其名優骨干教師榮譽稱號及相關待遇;對違反師德的學校領導干部給予誡勉談話、黨紀政紀處分直至撤銷黨政職務。對危害嚴重、影響惡劣者要清出教師隊伍;對涉及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司法部門。
此外,要健全師德責任追究制度,對本地(校)教師嚴重違反師德行為監管不力、拒不處分、拖延處分或推諉隱瞞,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追究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寧波市教育局還將增強師德師風建設監督力量,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新聞媒體工作者、資深優秀教師、學生家長等各行各業人員擔任教育行風特約監督員,定期不定期深入學校巡查師德師風情況。
同時,定期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和督導工作,重點檢查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情況以及各項制度落實情況,同時將不定期開展暗訪工作,及時發現并糾正不良傾向和問題。推行師德師風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將在職教師在社會培訓機構兼課等行為列入負面清單,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各界反響
懲戒在職教師在外搞培訓
家長希望能落實到實處
昨天文件一出,引起了眾多教育界人士的評論。
9月5日,教育部出臺《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浙江省德育特級教師、浙江省名師名校長工作站導師、鎮海區立人中學校長厲佳旭作為全國中學校長的唯一代表出席教育部新聞發布會,并作典型發言。他認為,當前,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眾多困難,和師德師風建設不力、教師隊伍中存在一些言傳和身教脫節的現象有關。
“這份改進教師師德師風的《意見》,或將有力扭轉這種局面。期待《意見》的有力實施,讓寧波師德師風建設邁上一個新臺階,也期待迎來寧波市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嶄新局面。”厲佳旭說。
點贊的同時,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對這份意見也充滿期待。一位初三學生家長說:“現在在職教師在外搞培訓的現象已經不是一件小事,個別甚至影響了教學秩序,該教的學校不教,要到外面教,這是作為家長最不能忍受的。希望教育行政部門的懲戒措施能真正落實到實處,真正對違反師德的行為零容忍,該清除的就清除,還教育一個良好有序的氛圍。”
背景解讀
新學期伊始
寧波為何重拳整治師德師風?
剛剛開學沒幾天,寧波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在這樣的時間節點出臺這份文件,其用意耐人尋味。
在今年7月19日舉行的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唐一軍對師德提出了新要求,強調要“堅持德才兼備,建強教師隊伍”。
“營造尊師重教好氛圍,弘揚崇德向善好師風,形成遵規守紀好習慣,確保這支隊伍更好地扛起為國育才的使命。”唐一軍說。
應該說,這既是對高校教師的要求和期待,也是對全市教師師德師風的期待。
到底應該打造一支怎樣的教師隊伍?履新市委教育工委書記以來,朱達對此有不少思考,他在多個場合提及教師隊伍建設和師德師風問題。
在8月16日舉行的直屬學校(單位)暑期干部學習會上,朱達寄語廣大教師要“心里裝著學生”。“對于教師來說,要擯棄現在社會上浮躁的心態,要有犧牲的精神。現在教師在外做有償家教,我不主張這樣做。”在效實中學宣布校長任命時,朱達曾這樣指出當前寧波教師隊伍中極少數老師的失德行為。
鏈接
哪些是違反師德師風的行為?
(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言行的;
(二)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遇突發事件時,不履行保護學生人身安全職責的;
(三)在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管理、評價中不公平公正對待學生,產生明顯負面影響的;
(四)在招生、考試、考核評價、職務評審、教研科研中弄虛作假、營私舞弊的;
(五)體罰學生的和以侮辱、歧視等方式變相體罰學生,造成學生身心傷害的;
(六)對學生實施性騷擾或者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系的;
(七)索要或者違反規定收受家長、學生財物的;
(八)組織或者參與針對學生的經營性活動,或者強制學生訂購教輔資料、報刊等謀取利益的;
(九)組織、要求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或者組織、參與校外培訓機構對學生有償補課的;
(十)其他嚴重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應當給予相應處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