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戶型其實是一種概念
而且這種概念是比較模糊的
因為沒有一個標準的數值衡量
比如在北京是30至50平方米
而上海是60至70平方米
福州為60平方米左右
廣州為50至60平方米
而國外的,比如日本的東京、香港的中環等
面積大多在40平方米左右
現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現了超小戶型
也就是說十幾二十幾平方米的住宅
所以簡單一句話概括
室內實用面積不超過60平米的
都可以稱之為小戶型
實用面積過小
的確會給居住在其中的人帶來不便
很多住小戶型的朋友都會覺得
過小的面積使生活施展不開
其實,空間小和使用方便并不是一回事
在設計圈子里有一句話
叫作面積不夠設計補
所以,只要設計師足夠棒
空間小并不是很嚴重的問題
設計好了,甚至會有獨特的美
今天呢
大叔帶大家看一組優秀的小戶型設計
看看別人家的小戶型是怎樣的
以下呢,所有的面積都是指套內面積
不再特別注明
好了,閑話不說
北歐風小戶型公寓
(33平米)
將空間打通是改變小戶型格局的不二法則
這家小戶型改造也沒有免俗
用上了這種設計
小空間決定很多家具都需要功能性重復利用
并且可移動
有限的空間需要妥善規劃每一處細節
北歐風薄荷綠小戶型公寓
(35平米)
統一的明亮清新淡雅色彩
也使空間看起來大了很多
減少了小空間容易產生的昏暗幽閉感
北歐風小戶型公寓
(43平米)
這套設計家居家生活分成三大區域
用餐、臥室和陽臺區域
將廚房與餐廳合并是小戶型常見的設計
飄窗的臥榻是額外的休息區域
臥室空間將客廳、臥室和休閑合三為一
透過落差設計將空間區分為兩塊
上層設計成標準客廳,擺放沙發茶幾
下層為活動休閑空間
床則隱藏在地臺之下,設計很巧妙
工業風小戶型公寓
(45平米)
打破了模式化的空間格局
從房間中央設置桌子,并延伸至陽臺
再以室內外地面的高低差將桌面水平拉齊
這家屋主很多藏書,在空間限制下
設計師采用了加高立面來增加使用面積
并以滑動式的梯子提升書架的挑高感
由于是單人居住,隱私方面可以放松
因此將臥室與陽臺、衛浴與陽臺間以玻璃相隔
通透感特別強
天空藍清爽小戶型公寓
(26平米)
即便只有26平米
仍然還有客廳、臥室和餐廚
設計采用了空間向上發展模式
利用高腳床等利用上方空間
讓屋內平面不被家具占滿
生活空間就會顯得寬敞很多
主要生活區域靠窗安排
充足的采光也增加了居住舒適度
無印風小戶型公寓
(20平米)
低于20平米實用面積的住房
空間規劃技巧顯得尤為重要
這套設計采用了常見的挑高空間
做了錯層增加使用面積
大部分家具都設置成移動式
可以隨時變化功能
越大容量的收納柜整合到挑空區
配合使用頻率,下面設計成常用的衣柜
上面則存放一些不常用的特別
更帖心地做了一個小梯子
鄉村風小戶型公寓
(26平米)
空間大量使用原木材質
讓整個客廳更顯溫暖格調
使用可置物的隔板區分出獨立的臥室區
即使開放式的格局也能保有一定的隱密感
聰明的采用了壁掛式收納
讓小戶型空間的適用性變得更強
北歐風小戶型公寓
(27平米)
選擇了外形圓潤、柔軟的家具
比如說圓形的餐桌,有別于方形
會使減少空間壓迫感
沒有足夠空間劃分區域
嘗試用了色彩與織物來創造不同的空間感
北歐風小戶型公寓
(17平米)
17平米是真的很小
但這個小房間里其實什么都有
包括了基本的衣柜、書架、沙發床、冰箱
甚至還有一個干濕分離的衣柜
空間是長條型,設計師將所有家具都靠墻放置
留下中間完整的活動區域
對空間利用得非常完美
衣柜被設計成隱藏式的拖拉柜
收納柜也向上發展
不占用平面空間的細長型
簡約北歐風小戶型公寓
(35平米)
為了降低大型家具為室內帶來的壓迫感
在靠近天花板的高處釘了層架
比較少用的物品可以儲藏在上面
為了讓客廳、臥室兩個空間和諧共處
挑選了灰色的小巧沙發
與整體純白基調非常相稱
看完這十套案例
是不是覺得很有幸福感?
畢竟大家伙的住宅一般都不會低于60平米
而在以上這些二三十平米的空間
只要設計好了
居住其實也是蠻舒適的
所以,初期設計對于小戶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設計得好,可以為小戶型加分不少
今天這個小戶型是第一期
后續還會繼續做這一塊
好了,大叔今天就說到這里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