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氣是什么?
無數的人解釋過,再解釋一遍:運行在經絡中的氣就是真氣,先天就有的是元氣,后天產生的就比較復雜了——,先放下這些定義,我們知道在我們的經絡中有真氣運行,到此為止!至于真氣的成分是什么?現代科學還沒有能力弄清楚它。
2)經絡是什么?
請查看一些相關的資料,人體主要的12經脈等。和真氣運行法直接相關的就是任督二脈;任脈在前,督脈在后,首尾相接;上下走向的稱為經,橫向為絡;不要爭論,大體上是這樣定義它們的。
3)穴位是什么?
經絡相交的地方就是樞紐,是能量聚集點,和真法直接相關的,有百會,印堂,膻中,關元,會陰,命門,大椎,玉枕……。
4)丹田在哪?
丹田在人體是一個立體的區域,上丹田是指腦部,中丹田是心肺和肝區之間;下丹田就是小肚子處;(從前看);不用去進一步探明更具體的位置。
丹田不僅可以存儲真氣,而且可以對真氣進行加工提煉。
5)呼吸
肺部的呼吸方法,采用自然呼吸即可,也可以從淺呼吸輕呼吸開始逐步過渡到深長緩。呼吸的節奏因人而異,只要自然舒適即可。真法第一步功,只要求呼,對于吸氣沒有提到它,請忽略;呼吸對真氣的運行有重大的影響。就象中藥的藥引子;
呼的時候,有一種嘆氣的感覺,不一定準確,但可以參考。
6)姿式
口要輕閉,
舌要上抵,卷舌成直角相上抵住上腭(接通任督二脈上端)。
眼輕閉,練功前自然端坐(坐半個屁股),也可盤坐,站式也可;眼神的處理,先是平視前方無限遠度,收回眼神藏起來閉眼;這一步的功效是收心神。
7)意念
意念對真氣的影響是關鍵處。
以意領氣,是指意在先,氣在后;意到氣到;為此,要求我們在第一步功時,呼氣時,意守心窩處。
另一種是意氣相隨,氣在先,意在后;
用意的要點是輕,若有若無即可,不必集中注意力使勁用意。
8)心窩處
具體位置就是你的胃部上端,上接胸骨;胸骨以下有個窩窩,就是心窩處。一拳大小的區域吧。
9)練功前的準備
A.不要飽,剛吃過飯別練,此時氣血要消化你胃里的食物。不要影響它。對食物的要求,最好是粗茶淡飯,7分飽;
B.功前可以做適量的運動,但別做過了氣喘和出大汗。伸個懶腰就不錯。
C.不要在人多的地方練,最好環境安靜些。一點聲音都沒有的不好找,也沒有必要。
D.不要開空調,不要吹風;天氣不太好時可以停。
E.衣服,要寬松,要保暖(冬季)。
10)放松
無論什么姿式都要求身心放松,身體松,精神也松;松是功夫;初練者可以練一會休息一下,調整姿式,再練。
11)靜
是真氣運行法最關鍵的點;
只有在安靜的狀態下,真氣才開始活躍起來;剛開始練,靜不下來是肯定的。但第一步功對靜的要求遠沒有那么嚴格;念頭不斷,胡思亂想也一樣會有結果。
小法門:如果有念頭出現,隨著呼吸默念:“來一個念頭,滅一個念頭“。同時把注意力放在心窩處,把念頭滅在心窩處
12)練功時間
時間不限,有空就練練,只練1分鐘也行;當然時間長些效果也會好些,一般都是從5分鐘起步,逐步延長到15分鐘,20分鐘;等你習慣了,可以一下練上一二個小時;
13)第一步功需要多久可以完成
沒答案,因人而異。快的很快,慢的練上很久也沒啥感覺,最后放棄。這是水到渠成的事,只要堅持,都可以成功(年老體弱都例外,最好用傳統的方法調理一下再練)
14)可以和其它功法配合嗎?
答:當然可以的,跳舞,做操,散步,太極拳都可以。動靜相兼很好。但其它的靜功最好不要練,也沒有必要。
15)還有什么要補充嗎?
答:
自然是最高原則;練的時候要順其自然;不可用強。
效果好壞也一樣順其自然,不要有追求幾天練到什么效果?不要有這樣的心態。
16)修心養生
平時為人處事要低調些,平和些。不爭,不吵,不急,不怒就是修煉心性,有大師說,不生氣是練功是否入門的標志。其實是對的,情緒對真氣的影響巨大。
在自然呼吸的前提下隨呼氣注意心窩部。呼吸要自然,不可過分延長呼氣,以免引起胸悶不適。心窩部是劍突以下臍以上的范圍,不必死守一點,也不必管皮膚表面還是深層,只要思想能集中這個范圍,可以靈活對待,這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練功體會順其自然進行指導,關鍵在于“靜”。功前功后,加練咽津功。練功時心窩部有沉重、溫熱、發涼、疼痛等反應,功后消失或減輕。每個人感覺不盡相同,不可追求某一種感覺,要順其自然加深入靜,以順應真氣自身調節的規律。心窩部的種種感覺到一定程度,在練功過程中就有自然向下丹田運動的趨勢,這標志著第一步功完成,練第二步功時機成熟。因每個人的體質,入靜程度的好壞,完成第一步功的時間不盡相同,應以第一步功完成的標志為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