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楚雄是當代極具代表性的花鳥畫家,也是一位出色的美術教育家。自幼酷愛繪畫,六歲拜王蘭若為師,后又隨劉昌潮習畫。現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東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廣東中國畫藝委員會委員、暨南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評為“97中國畫壇百杰”。央媒等國家主流媒體多次報道方楚雄生態主題美術作品展覽,肯定及稱贊其藝術成就。其代表作被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全國政協、釣魚臺國賓館、軍事博物館、北京唐風美術館及多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藝術風格
方楚雄在青少年時代接受的是傳統師徒相授式中國畫啟蒙,70年代來到廣州美院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學院美術教育,扎實了繪畫基礎,在寫生方面彌補了師徒式的臨摹,后由學院派往北京、天津學習,得李可染、李苦禪、崔子范、孫其峰等人指授,后又赴敦煌、永樂宮等處學習壁畫藝術,廣泛吸取,畫藝大進。在學習過程中他成功融匯了嶺南派的寫實技巧和海派充滿書卷氣息的筆墨語言,他的花鳥畫既不失傳統的法度,又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時代的審美趣味,畫風清新典雅、靈秀雄健。寬廣的教育背景使他更善于兼容并趣,在借鑒西方現代形式技巧的同時又始終尊崇中國古典美學,突破了中西兩種古典傳統,又創造性地繼承了中國畫傳統精髓,探索出了傳統藝術創新之路。
方楚雄開拓性地將花鳥畫從傳統折枝花鳥的表現還原為生態花鳥的呈現,不局限于一花一草的刻畫而是展開了植物、動物共融生存的自然世界,以現實主義態度歌頌生命、守護生態。
他通過繁花叢林、飛禽走獸共生的祥和來呈現崛起的民族精神,他筆下洋溢的繁盛,高亢、壯美、雄渾是傳統花鳥畫一種新的審美境界,在這些生態花鳥的描繪中,他發展了傳統工寫結合的藝術語言,將鮮活生動的自然景觀提煉為雋永清新的筆墨世界。方楚雄將花鳥動物放在一個很宏達的場景里面,構圖新穎,筆墨精到,意趣雋永,風貌別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帶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
藝術成就
少年時代作品多次在國內報刊發表,《老鴨捉魚》、《紫藤》作品選送西德、匈牙利、日本等國參加“國際兒童畫展”;
作品《牧鴨》入選加拿大國際博覽會并發表于《人民畫報》;
1980年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辦個展,作品《多壽圖》由中國展覽公司選送法國展覽,出訪澳大利亞;
1982年在新加坡參加個展;
1988年在新加坡舉辦第二次個展;
作品《水禽》入選中國青年國畫展在法國展出;
作品《村集所見》入選廣東農村新貌展獲三等獎;
作品《碩果》入選全國僑鄉美術作品展;
作品《故鄉水》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并發表于《人民日報》;
作品《雞冠花》入選廣東省美術作品展赴泰國展出;
作品《秋林》、《村井》、《群鵝》入選“嶺南畫派源流大展”在臺北展出;
《群鵝》入選“中國青年書畫展”在香港展出;
1989年“林豐俗、陳振國、方楚雄國畫展”在廣東省博物館展出,作品《晨曦》入選第七屆全國美術展覽,回家鄉普寧縣、汕頭市舉辦個人畫展,“方楚雄近作大展”在香港翰墨軒展出;
1990年“方楚雄水墨個展”于臺北展出;
1991年作品《明月松間照》被北京中南海收藏并選入《中南海珍藏書畫集》,作品《秋林松鼠》被江蘇省美術館收藏,作品《初秋》入選首屆中國旅游書畫藝術節獲優秀獎,作品《竹林松鼠》入選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中國花鳥畫展并被中國畫研究院收藏;
1992年作品《楓猴圖》被廣東省博物館收藏,應邀赴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創作《晨曦》;
赴新加坡舉辦第三次個人畫展;
作品《村磨》入選全國首屆中國花鳥畫展;
1993年作品《疊翠》入選首屆全國中國畫展,作品《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1994年“方楚雄畫展”在香港華格納畫廊展出,作品《山中虎》入選全國第八屆美展,應邀為全國政協辦公廳創作《松竹松鼠圖》并選入《全國政協書畫藏品選》;
1995年應新西蘭東方畫會邀請在新西蘭奧克蘭、威靈頓舉辦畫展及講學,為人民大會堂人大常委會會議廳創作《綠云》;
1997年《方楚雄近作展》在香港大會堂展出,作品《故鄉水》、《山中虎》被選入《中國美術全集》,作品《高原風雪》被香港藝術館藏,
1998年在英國皇家美術家畫廊舉辦畫展;
1998年應邀赴北京為天安門城樓創作《白梅頌》并選入《天安門藏畫集》,應邀為釣魚臺國賓館創作《雨林飄香》及花鳥四屏,作品《藤韻》、《歲月》入選廣東省美展,《藤韻》獲銅獎,作品《藤韻》入選第九全國美展并獲優秀獎;
2001年應人民大會堂邀請創作《雨林春曉》、《長青》,作品《可可》入選百年中國畫展及《百年中國畫集》;
2003年作品《古松》、《瓜蔭雙犬》、《春酣》、《遠矚》、《農舍一隅》入選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辦2003年中國畫家提名展,并選入作品文獻集;
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寫意松樹畫法》;
作品《幽谷繁花》入選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展于大連展出;
作品《鵝》《雞》《倆小無猜》參加“2003全國著名中國畫家提名展”;
作品《綠云幽香》《熱風》《竹韻》《萬玉》入選由中國文化部藝術司、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東方之韻——再認識傳統當代中國畫成就展”并出版作品集;
2004年作品《蕉蔭雛雞》《丹柿滿樹》《紫雪》《老梅新花》《華實圖》參加“縱橫水墨-中國當代中青年中國畫家邀請展”在深圳美術館展出,并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作品集、文集;
作品《暮色蒼茫》入選廣東省美術作品展;
榮獲“黃賓虹獎”并參加“黃賓虹獲獎畫家作品展”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作品《暮色蒼茫》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
近年來,方楚雄在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臺灣、香港、上海、廣州等地舉辦數十次個人畫展。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并獲獎,《牧鴨》入選加拿大國際博覽會,《水禽》入選“中國青年國畫展”,《翠蝶蘭》在日本展出并收入《中國現代書畫家作品選〉,《無花之果》在香港展出并收入《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選》,《金果聚鼠圖》入選在列支敦士舉辦的“中國畫展覽”,《故鄉水》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高產養魚〉獲“全國科普美術作品展覽”佳作獎,《村井》、《秋林》、《雛鵝》入選在臺北市舉辦的“嶺南派源流大展”。出版《方楚雄畫選》、《方楚雄畫集》、《動物畫譜》(與林淑燃合作)等。其代表作被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全國政協、釣魚臺國賓館、軍事博物館、北京唐風美術館及多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名家評述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專職副主席,王永道:“他對自然確是一種法子內心的熱愛,而且他觀察表現自然的角度是注入他自己強烈的感情,所以他描繪的那種自然尤其是花鳥畫界包括動物(畫)界包括動物界,他所描繪的形象,讓我們感覺是一種帶有非常溫情,很親切很富有感情的一種感受。”
嶺南美術出版社編輯,理論家王璜生:“他的畫總是那么干凈、利落、生動,富于聰明氣。”
廣州美院教授,學者遲軻:“方楚雄不善辭令,溫厚持重,而在藝術上卻有很高的悟性。”
畫家林墉道:“他無意于驚人,卻絕不放棄感人,他渴望的是淡淡中的溫柔,清清中的澄明。”
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表示:“方楚雄通過對花鳥所處的廣闊環境氣氛的渲染,營造出一種詩意盎然的意境,使后工業時代的人們意識到,健康美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獲得浪漫與詩意的精神世界的珍貴源泉。”
作品拍賣價格
名稱:絲瓜與小狗 (68×138cm)
成交價:3,193,493
名稱:下山虎 (68×138cm)
成交價:3,019,302
名稱:2000年作 雄風圖 (143×365cm)
成交價:2,645,000
名稱:2013年作 密林集珍 (101×300cm)
成交價:2,530,000
名稱:大雞圖 (68×138cm)
成交價:2,206,413
名稱:2016年作 梅花孔雀 (228×96cm)
成交價:2,012,500
名稱:大吉大利 (98×53cm)
成交價:1,816,848
作品1994年 松猴圖 (141*353cm約44.8平尺)
成交價:1,725,000
單價:38504元/平尺
名稱:2002年作 吉祥四聯(138×34cm×4)
成交價:1,725,000
名稱:2017作 瑞雪金猴(約18平尺)
成交價:1,207,500
單價:67083元/平尺
方楚雄連續十年登上《胡潤中國藝術榜》,連續十年登上《胡潤常青樹中國藝術家》,在2022年以總成交額1,150萬元位列《2022胡潤中國藝術榜》66位。其作品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很高,空間潛力還是值得期待的。
“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來源于自然,但要高于生活,有感而發,只有自己感動了,才能感動觀眾。現在有些畫技法不錯,但始終難以感人。我堅守的是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方楚雄如是道。方楚雄的作品將動物與環境融合共生,雖然人不在畫內,卻能通過作品感受到與人相關切,欣賞其畫作,可以使人的緊張、焦慮變得平和安靜,有撫慰心靈作用,讓我們回歸生活本身,感受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