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瀚東,號風骨,松風齋主,1967年生,安徽阜陽人,主功山水兼花鳥,自幼隨父學畫,后師從著名畫家李伯英、程大利先生;民革黨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榮寶齋畫院畫家,安徽民革書畫藝術院理事,阜陽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阜陽市潁州區(qū)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阜陽市民革中山畫院執(zhí)行院長,阜陽市潁州區(qū)政協(xié)書畫院副院長。2010年中央教育電臺《盛世收藏》欄目專題報道,同年應邀到韓國首爾參加中韓文化藝術交流活動。
中國美協(xié)主要展覽:
2020年:入展“悲鴻精神”——第四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入展“感恩海洋.潮起象山”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獎;
2018年:入展“水墨融情海絲夢”首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入展“第四屆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
2018年:入展生態(tài)龍巖.紅色閩西——中國畫作品展;
2017年:入展“壯麗內(nèi)蒙古亮麗風影線”第十屆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2017年:入展中國夢.2017藝術草原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2017年:入展“尚意.2017全國中國畫(寫意)作品展”;
2017年:入展2017年全國中國畫展——當代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與生態(tài)走向;
2017年:入展“逐夢威海衛(wèi)”2017全國中國畫展;
2014年:入展婁東(太倉)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1年:入展2011年輝煌浦東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1年:入展中國(芮城)永樂宮第四屆國際藝術節(jié)作品展;
2010年:入展中國(芮城)永樂宮第三屆國際藝術節(jié)作品展。
榮寶齋畫院主要展覽
2019年慶祝建國七十周年暨榮寶齋畫院建院十五周年美術作品展;
2018榮寶齋畫院“百名畫家畫黃山作品展”;
2011年“榮寶齋畫院畫家邀請展”。
安徽省美協(xié)主辦展覽20余次,其中獲獎8次。
作品欣賞
《綠染家山》240cm×193m
畫家張瀚東的山水世界
畫家張瀚東先出生于安徽阜陽一個書香門弟家庭、自幼受父輩曛陶,熱愛書畫藝術,為后來成為一位藝術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縱觀他的畫作,可見他率直的性格與熱愛自然的人文本質(zhì)。他用中國畫傳統(tǒng)的筆墨、創(chuàng)作出幅幅栩栩如生的山水作品。不難看出他對中國畫深刻的認識,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有著非常眷戀的人文情懷,由其對山水畫的鐘情更是癡迷到了忘我的狀態(tài)之中。
《溪水山林有人家》240cm×200cm
畫家張瀚東所創(chuàng)作品多以山水為題材,不論是江南秀峰,還是塞北高原,都能用嫻熟的筆墨表現(xiàn)手法,把祖國的名山大川、溝壑樹林,飛瀑流泉通過他的精心創(chuàng)作下,給人一種唯美的感受,他胸中充滿對山川的神往,對自然的情懷,用傳統(tǒng)繪畫的技法,筆墨語言,把思想與真情寄情于山水間,給人以博大、渾然天成的精神境界。
《陪你一起到草原》240cm×193cm
張瀚東為人樸實、誠懇忠厚,是位吃苦耐勞,勇于拼博,有創(chuàng)造力的畫家,他經(jīng)常行走于江南塞北,攬盡奇山異水,穿梭于山林,莽原。以山為得,水為性的內(nèi)在修為意識,從他的山水畫中可以欣賞到作為畫家,他無論是意境,格調(diào),氣韻和色調(diào)所追求的完美結合,給人以古典又創(chuàng)新的自然之美,生命與情感的真情之美。他所追求的山水畫以自然景色為主,強調(diào)自然萬物皆由生命為載體,天人合一。所傳遞給人們,想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心靈歸宿。他用傳統(tǒng)中國畫以線為主的筆墨,通過線的抑揚頓挫,快慢虛實,濃淡疏密來塑造形象,表達自我的情感世界,他用中國畫傳統(tǒng)的繪畫筆墨,融入西畫的造型表現(xiàn)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可見他豐厚的文化積淀與扎實的寫生功力。
《風情太行》240cm×193cm
畫家張瀚東多年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可謂受益非淺,自然界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作為他的創(chuàng)作素材,他都能用心細致刻畫,山林里古老的村落,農(nóng)家小院在他的筆墨語言中,給人以自然,靜謐的清新感受。當今物欲橫流的時代,畫家耐住寂莫,徒步于山野,忘我的尋求自然給予人們美好的自然景色,他用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用思想把人與自然和諧的真情實感寫意于畫作中,給人們以啟迪和力量。他對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以情入畫,力求情景交融,把客觀事物憑借心靈感觸用傳統(tǒng)文化,筆墨語言,概括勾畫出山水形象,加以豐富,表達自我情感,在加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兩忘的境界里,用高雅的格調(diào)和氣質(zhì),創(chuàng)作出山的雄渾,水的柔情,他用飽滿的激情和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功底,細致入微又放縱不勒的把藍天,白雲(yún),樹林、飛瀑,溝壑巧妙的組合,通過墨色的變化,留白的表現(xiàn)手法,讓人無不驚嘆他繪畫的天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人文情懷。
《和而不同》220cm×200cm
畫家張瀚東的藝術世界里,充滿著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意境之美,情景之美。畫面的空間處理上,用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理念,滲入自己的思想情感,盡情的用所學傳統(tǒng)文化與繪畫技巧掌控筆墨,在情與景的交措中,尋找突破自我的創(chuàng)作筆墨方式,表達出自我的內(nèi)心世界。筆墨當隨時代,在傳統(tǒng)繪畫中通過時空境象的描繪,把山川的雄渾厚重,小橋流水的清秀恬淡,山林間云霧繚繞,亭臺樓閣的雅致都能從他的筆墨中淋漓灑脫的展現(xiàn)出來。
《華光異彩》240cm×193cm
他的繪畫作品,運用中國畫禪宗美學的思想,詩境與禪境交匯結合,把中國山水畫的大象與大音之境用禪意和美學思想,勾勒刻畫,皴擦點染,從幽靜清雅的山林溪谷間,尋求一份安逸,清靜的人文世界,他的傳統(tǒng)文化的修為以及對禪意的深刻感悟,是他幾十年的虛心學習和對做人的道德修養(yǎng),吃苦耐勞的意志力磨練形成的。紛繁的喧鬧世界里,作為畫家的他能靜心潛研,苦讀深造,不論酷夏還是嚴冬,他徒步行走于山野中,對自然景物細心觀察,用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寫生創(chuàng)作。使他的山水畫作品達到更加完美的藝術境界。
《峰巒疊翠映朝陽》340cm×145cm
畫家張瀚東時值中年,藝術之路從成熟日益走向高峰,藝無止境,他正以務實的基礎和飽滿的熱情,走進自然,用充沛的精力投身于藝事中、用文化與思想充實自已,追求更高水平的藝術創(chuàng)作,不斷完善自我、為創(chuàng)作出更佳的優(yōu)秀作品正在不懈努力。
衛(wèi)甲于璞玉苑
《山高水長自成音》180cm×68cm
《春夏秋冬》136cm×34cm×4
《阿爾山寫生》65cm×45m
《阿爾山寫生》65cm×45m
《駱馬湖避風港寫生》65cm×45m
《皂河乾隆行宮寫生》65cm×45m
《江山富貴人》240cm×70cm
《清泉出山》240cm×70cm
《遲日江山麗》240cm×70cm
《江山萬里入畫圖》240cm×70cm
《溪水潺潺山巒翠》136cm×68cm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136cm×68cm
《常伴白云閑》240cm×70cm
《錦繡山河氣象新》180cm×96m
《云開天地寬》180cm×9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