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山水畫,不是簡單的看風景,而是細細品味畫里的神韻與情感。
國畫山水是中國傳統(tǒng)書畫藝術,在一千多年的歷史發(fā)展中,經歷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的努力,在當代,同樣有許多藝術家潛心研究國畫山水藝術,描繪的自然山水景色多變而獨特,高山流水景色淡雅美景秀麗韻味雅致,受到了藝術愛好者的喜愛,姜東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我們讀國畫藝術,經常提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是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創(chuàng)作理論。“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內心的感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說藝術創(chuàng)作來源于對大自然的師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夠自動地成為藝術的美,對于這一轉化過程,藝術家內心的情思和構設是不可或缺的。
姜東在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僅對山水畫技法特色透徹理解,熟練把控筆墨的運用,而且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真正感悟到山水的魅力,著重表達畫面中的精神境界,并引導觀者探尋和領略其中獨到的韻味。他筆下的山水構圖博大、宏闊,空間感極強,配以近、中景的細筆刻畫,顯空靈意境,美感中思悟人生之道。
藝術化的自然山水
中國文化是自然主義文化,以體現(xiàn)蓬勃向上的生命氣息為原則,這也是中國藝術家畢生追求的東西。
中國山水畫是藝術化的山水,它的魅力在于水墨交融境象的營造,藝術家總是嫻熟地運用這種水墨語言,描繪出變化無窮的景象。姜東的山水畫,以自然景象為依托,在平遠視角構圖下,描繪出靈山秀色、空水氤氳的意境,遠山近水、草木屋舍、云霧蒸騰,他對自然山川特色了然于胸,也對筆墨藝術技法運用爐火純青,他詩畫了自然,呈現(xiàn)藝術美學真諦。
作品賞析
姜東的這幅作品,遠處山影朦朧,虛實掩映著一片遐想空間,近處兩葉扁舟依山而泊,水波緩緩,屋舍佇立,泛著人間煙火氣息,中間山石林立,云霧飄渺,顯得空靈而靜謐,充盈著無限生機與情趣。整個畫面遠近呼應,錯落有致,虛實相生,有靜謐之美,也有淡泊之致,在放筆運轉之中,酣暢淋漓的傳達了藝術家自身的情感訴求。畫面飽含無窮意境的同時,很有視覺質感,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