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簡稱“汴”,古稱汴州、汴梁,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與鄭州毗鄰。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龍亭始建于北宋,在皇宮范圍內,毀于金兵火。明-洪武年間在原址建有周王府,又毀于黃河氾濫。清-順治十六年,原址改為貢院。圖中之龍亭復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初為貢院內之萬壽亭,后改稱龍亭。
開封的城樓和城墻
牌坊
開封鐵塔
鐵塔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稱。鐵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因此地曾為開寶寺,又稱“開寶寺塔”。又因其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從元代起民間稱其為“鐵塔”
王旦墓
開封民間斗雞會
開封大街上的流民
上香中的小腳老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