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俗話說的好啊,那就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可見這句話說的是曹操的是非常犀利且非常擅長收集情報的,對大局觀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知,在三國時期里面,對大局觀掌控比較成熟的,只有兩個人,一個就是臥龍諸葛亮,而另一個就是曹操,而且曹操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其他兩國的君主劉備還有孫權都沒有。
在三國志中,曹操這個人是非常的兇狠的,只要一發怒就殺人全家,斬草除根,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說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就知道他極為自私,同時,他還知人善用,智商比常人高很多。雖然他這個人是奸詐的梟雄,但是有一點,卻做得比很多君主要好,因為他惜才。
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歷史評價中的太祖指曹操,陳壽《三國志》: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