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區位于(北京)城區東南部,永定門和前門之間,除此之外在永定門外在右安門地帶還有一塊地方原來也屬于崇文區。周圍區為:東為朝陽區,南為豐臺區,西為宣武區,北為東城區。
1958年6月1日,原前門區撤銷,以前門大街為線,東、西分別劃屬崇文、宣武二區(前門大街以東,珠市口東大街以北包括打磨廠、西湖營、巾帽、薛家灣四個地段并入崇文區)。2010年7月1日,崇文區與北臨的東城區合并,合并后改為新的東城區。
前門大街,是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條大街,位于北京中軸線上。前門大街是北京的傳統商業街,毗鄰天安門廣場。前門大街及其兩側的大柵欄街道、前門街道轄區內有許多中華老字號,如同仁堂、全聚德、張一元等。
前門大街北起正陽門(前門)箭樓,南至天橋路口,與天橋南大街連接。天橋是對北京市宣武區永定門內大街中段附近地區的統稱。在清朝和民國年間天橋地區曾經是北京最大的市井娛樂中心。
正陽門,俗稱前門,位于北京市天安門廣場南側正中,是明清北京城內城的正南門,其城樓是明清北京城內九門現存的唯一一座城樓。該門始建于永樂十七年(1419年),初名麗正門,正統元年(1436年)加蓋箭樓和甕城,正統四年(1439年)更名正陽門。
正陽門城樓和箭樓在明清兩朝時多次被焚毀,又多次重建。1914年,正陽門甕城被拆除,正陽門箭樓成為獨立建筑。1988年,正陽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90年代,正陽門箭樓和城樓先后對公眾開放。
“大柵欄”泛指大柵欄街、廊房頭條、珠寶市街、煤市街圍成的地區。位于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在明朝雖然沒有大柵欄這個地名,但大柵欄所在的位置就已經是一處商賈云集的繁華商業區了。
明弘治元年,為治理京師社會治安,在北京各條街巷門口,設置了木質柵欄,柵欄由所在地點居民出資修建。其中廊房四條的柵欄由商賈出資,格外的大,因而被稱為大柵欄,久而久之大柵欄就取代廊房四條成為這條街道的正式名稱。
除了商號,大柵欄還曾經是京城的一處娛樂中心,歷史上曾經有過五個大戲樓:慶樂園、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同樂園;北京歷史上最早的一座電影院——大觀樓,也是坐落在大柵欄的。2010年宣武區撤銷后,大柵欄街道劃歸西城區管轄。【北京前門地區,1986年。攝影:尼爾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