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先生一生仕途大起大落,愛的人一個個早逝,他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可惜屢次被小人所害,被貶黃州,惠州,儋州。最后到海南,最慘的時候連米都吃不到,結果還整天樂呵呵的,每到一處都和周圍的鄰居,無論是老農,阿婆,還是官員,和尚,道士,儒生,學者,關系都處的很鐵,更有老朋友不遠千里來探望。大晚上,天氣一好就和朋友喝酒吃肉聊人生,別人把牛都殺來吃了,醉了累了,野地橋邊倒頭就睡,自己兩兄弟關系也是鐵的沒法說,一起升官,一起貶,到哪兒都盡可能在一起,可惜最后一次被貶時兩人成了訣別,隔著海,終沒再見。
明朝的傳奇帝王朱佑樘。明朝歷經276年,共有十六帝,這些君主大多個性鮮明,好殺戮、玩樂、罷朝、不務正業。但有一位卻寬厚仁慈,勤于政事,勵精圖治,后人對他評價極高,朱國楨曾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最傳奇的應該是他幼時的成長環境了吧。堂堂一代帝王,五歲時才被自己的父親得知其存在。其父憲宗皇帝第一次見他時,他胎發尚未剪、拖至地面。這和歷史上養尊處優的皇子形象大相徑庭。
柳如是 雖為秦淮八艷之首,但義氣云天;雖嫁不忠之人,但相敬如賓。她恨過,哭過,痛過,笑過,因為她是河東君。 可以想象聽到一句:水太冷,內心的絕望,可畢竟那是她深愛的男人。在感情層面上沒有辜負任何她,平妻禮,讓東林黨首放棄當時的觀點,正兒八經的迎娶,已經是成功。因而忠明,只能靠自己的力去執行。
陶朱公~范蠡歷史上有關他的事跡最出名的莫不過是獻美人計輔佐越王勾踐復興越國,滅吳國是一位深謀遠慮的政治家、軍事家其具有長遠的目光和識人能力復國后激流勇退,成為一代經商奇才居高位不貪戀權勢,懂得省時度勢,退居其他領域仍是佼佼人才亂世或治世,皆明事理,或挑重任,或保持全身而退大到家國大義小到自身處境了然于胸如此心思澄然怎能不心生敬佩之意?
商鞅吧可以說秦國如果那時候沒有商鞅和變法 不會那么快或者根本統一不了六國 當時的秦國有多落后 只知道打架 也不發展農業和商業 商鞅變法之后 經濟和軍事都發展迅速 但期間也得罪了很多秦國的宗室 直至后來秦孝公死去 無法再保護他 這些宗室便開始要置他于死地 當時秦孝公的兒子即位 也在權衡 記得一句話就是 秦國不能沒有變法 但是可以沒有 用一個商鞅就可以平了宗室的憤怒商鞅最后是車裂而死的 知道結局 這個電視我都不敢看下去 一個對秦國有如此大恩的人竟然是這樣的下場也許這是歷史的必然吧 商鞅也不過是歷史推進的一個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