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史渙字公劉。少任俠,有雄氣。太祖初起,以客從,行中軍校尉,從征伐,常監諸將,見親信,轉拜中領軍。十四年薨。子靜嗣。
官渡之戰大家都知道袁紹曹操一句雌雄的時刻,大把大火燒了四世三公的袁家所有幻想!當時的袁紹有十萬精兵,而曹操卻以兩萬人拒敵,雙方巨大的人員差距
《三國志》:袁紹云谷車數千乘至,公(曹公)用荀攸計,遣徐晃、史渙邀擊,大破之,盡燒其車。
袁紹手下的謀士許攸反叛,當時曹操糧草剛好用盡,許攸給曹操指了一條明路焚燒袁紹的糧草,根據許攸指示的地點,曹操派遣史渙和徐晃焚燒袁紹糧食,這一戰中,史渙遭遇袁紹軍隊押解糧草的大將韓猛,韓猛可以說是袁紹手下一員虎將,只可惜他遇上了史渙,兩三個回合的交鋒,史渙便將韓猛斬于馬下,至此史渙和徐晃不負曹操所托成功燒毀了袁紹的糧食,而這一戰也成為官渡之戰的轉折點,為曹操擊敗袁軍一統中原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史渙在曹操一統中原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官渡之戰之后的幾年,史渙患病逝世,史渙死時曹操流淚不止,惋惜自己痛失一員猛將
史渙少年時就已經有任俠之風。曹操開始發跡的時候,史渙就以門客的身份跟從曹操,任中軍校尉。此后史渙就一直隨著曹操東征西討,多立戰功。曹操任丞相時,置領軍一職,由史渙擔任,后更名為中領軍。史渙的地位約與韓浩相當,二人均為曹操的親信隨從,以忠勇聞名,共同掌管禁兵,被封為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