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真老師與眾多藝術名家合影
意 像 互 化 筆 墨 渾 成
——張淑真的水墨情懷
說到畫蝦,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齊白石,他極具代表性的蝦、昆蟲等小動物的畫作數不勝數。的確,齊白石先生的蝦筆墨生動、韻味十足,先生對蝦的刻畫細致入微、神形兼備,其造詣已入化境,難有超越,但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學習資料。
張淑真女士正是如此幸運。她除受家人影響外,個人也極其熱愛中國傳統書法、繪畫,閑暇之余更是觀摩家人作畫現場,翻閱古籍臨摹古畫,從中獲益匪淺。
習得書畫十余年的張淑真女士也逐漸掌握了畫蝦之道。觀其蝦,似能看到一些齊白石老先生的影子。例如其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九龍圖》。這幅作品總共畫了九只蝦,布局十分嚴謹讓整幅圖看起來比較飽滿充實。每只蝦神態各異,有弓著身的、舒展開的、作滑行狀的、作發力狀的、慵懶的、活潑的......
如今,中國當代畫壇的藝術創作大軍中,涌現出無數以蝦為題材的畫家,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把蝦的形態描繪得恰到好處又獨具韻味。然而,張淑真女士正是憑借這種對大師的崇敬和對水墨的情懷,加以自己刻苦、努力,反復練習,使得畫作越來越真誠——她畫的蝦神態各異,各有神情,所以收獲的肯定也越來越多了起來。自然,畫家張淑真女士便在這些畫家中脫穎而出
畫家張淑真女士的《個個成龍》、《滄海任君游》、《海天萬里闊,正是暢游時》給觀者帶來靈動而富有情趣畫面語言,其深淺不一的落墨、細致的刻畫了蝦的體型及其略微透明的體質。
當年齊白石老先生畫蝦都是經過了長時間的觀察分析,研究蝦的習性特征,最終才能把蝦畫到令人驚嘆的地步。因此我們推測,在張淑真女士的家里,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一派場景
如果仔細觀察并分析張淑真的蝦,你會發現畫面里還隱藏著尤為特別的東西,那些對書法有所了解的人會很容易覺察到這個特點。是的,張淑真畫蝦時還融入了一定的書法技巧,從蝦的須、“竹節”、整體形態等等來看,其運筆峰回路轉、筆墨濃淡相間,蝦的須看上去剛勁中透著飄逸,可以說用書法的形式表現蝦是一種嘗試。
張淑真女士的蝦,趣味十足、形態各異,展現出了畫家本人深厚的文學、筆墨功底,畫面之外散發著本人出世入世的情懷。
張淑真女士潛心研究中國書法繪畫已幾十余年,書畫創作不為名利只為傳承,其用心之良苦都體現在其蝦趣里了。
潛心畫藝三十冬, 水墨交融趣無窮。若能悟得惜墨法, 聚水成蝦自玲瓏。
清源記于北京
2016年10月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