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登基之前
隋煬帝楊廣,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次子,十三歲封晉王,二十歲參與了平定南陳之戰。不論是不是他親自指揮部署的戰斗,最起碼他是參與了,還是名義上的主帥,有一定的實戰經驗,這一點是生長于深宮的崇禎帝所不具備的。
楊廣的太子之位本該屬于哥哥楊勇,楊勇雖然能力也不錯,可是不太注重生活上細節的檢點。生活上的奢侈,引起了老爺子楊堅的反感。再加上他身邊有一幫不太靠譜的大臣,在冬至時,越制朝見太子,這兩件事情疊加,楊勇在隋文帝眼中形象就大打折扣。
覬覦皇位的楊廣特別會演戲,還有一個積極配合的媳婦蕭氏,他們夫婦倆得到了獨孤皇后的充分肯定。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楊勇被廢太子之位,立楊廣為太子。
崇禎帝朱由檢,出生于萬歷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生長于深宮。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木工藝人兼皇帝朱由校駕崩,兄終弟及,朱由檢順利即位。
隋煬帝的皇位是通過自己努力爭來的,崇禎帝的皇位是天上掉下來的。對皇位的欲望,隋煬帝遠高于崇禎。
第二:在位時的表現
隋朝是大亂之后的大一統國家,本該實行的政策是與民休養生息,而隋煬帝卻繼續南征北戰滅吐谷渾、征高麗,最終開運河這個功在當前、利在后世的偉大工程,卻因為過分耗費國力,成了壓垮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有了各路煙塵反隋,最終楊廣死于覬覦帝位的宇文化及發動的兵變,李淵立楊廣之孫楊侗為帝,不久李淵接受楊侗的禪讓,唐開國而隋亡。嚴謹點說,楊侗才算是亡國之君。
崇禎,是一個有心圖強卻能力有限,且剛愎自用的皇帝。他接過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他登基后首先了權宦魏忠賢,這也成了他所做的唯一可以稱道的一件事情。雖然崇禎是一個勤政的皇帝,他的能力卻著實不敢讓人恭維。袁崇煥一句心血來潮提出五年平遼時,給事中許譽卿都不信,崇禎卻當了真。袁崇煥被殺,邊關失去了屏障,為清軍南下創造了條件。
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用人上,崇禎十七年間,先后五十多人入閣,十九位首輔,不考慮各種外部因素,沒有一個穩定的執政班底,也是崇禎失敗亡國的一個重要因素。
崇禎當時如果能夠解決黨爭,安撫李自成,還是有翻盤的機會的,可惜的是,他剛愎自用的低情商,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無眠認為作為亡國之君,隋煬帝和崇禎帝,他們對亡國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說他們都不冤。隋煬帝是有能力沒用到正處,崇禎帝是沒能力誤國??蓱z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從個人能力來說隋煬帝更適合作皇帝。而崇禎,借用《大明風華》電視劇中的于謙說的一句話,“他只是一個姓朱的倒霉蛋?!保诿鞒@座大廈將傾之時,他原本想把大廈扶正誰知卻把力道用反了,加上慣性,明朝這座大廈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