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和他的丈夫
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MoMA在成立的前五年依然舉步維艱。艾比·洛克菲勒雖為經濟大亨的妻子,但是她的的丈夫并不喜歡現代藝術,也不理解艾比對藝術事業的投資,因此對她的經濟支持有限。
三個逆流而上的勇士
在 MoMA最艱難的時刻,擔任首席財務官的艾比通過自己的社交網絡和魄力、膽識進行融資、募捐,并制定MoMA的營收路徑,而且 每年都會向MoMA捐贈大量的私人收藏。
已經65歲莉莉·布里斯小姐將自己生命的最后兩年獻給了MoMA,并且在她的遺囑中寫到: 她決定將自己最珍貴的150件藏品留給MoMA,其中包括了62件塞尚的作品,還有馬蒂斯、莫迪里阿尼、畢加索的作品等等。
館藏作品布里斯捐贈的塞尚《蘋果和靜物》 1879-1880
90年前MoMA以60萬美元獲得了塞尚62件作品和其他共計114萬美元的饋贈。 在2019年倫敦春拍中,一幅與布里斯捐贈的《蘋果和靜物》相似的塞尚作品《靜物:蘋果和梨》,以21,203,750英鎊約合1.93億人民幣的高價成交。 布里斯捐贈的這 62件塞尚作品的價值可想而知。
對于當時還處在兒童期的MoMA來說,它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館藏基礎,也正是因為這筆館藏, 才有資本在日后置換獲得梵高的《星空》。
文森特·梵·高《星空》 1889 現藏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瑪麗·奎恩·沙利文的貢獻體現在教育方面。她確立了MoMA教育職能的精神核心,積極推動館內的學術梳理。 在艾比·洛克菲勒忙于主外的期間,奎恩運用自己的經驗,致力于美術館的內部運營。
MoMA外景
在那個年代,梵高、莫奈、塞尚和畢加索等藝術家的作品經常被視為“亂流”,不為大多數博物館所接受,正是因為這三個“驚世名媛”的努力與堅持, 在亂世中收藏這些所謂“亂流”藝術品,才成就了今日的 MoMA。
最頂級的教育——言傳身教
大衛·洛克菲勒(中間)與母親艾比、父親和兄弟姐妹
艾比對藝術的熱愛,也造就了 洛克菲勒家族在藝術收藏界的榮光,也同樣影響了她后世的子孫。
大衛·洛克菲勒作為 艾比·洛克菲勒的兒子,他不只繼承了 赫赫有名的姓氏,還有超乎想象的財富,充滿好奇的眼光,以及世世代代對于收藏的沖動。
大衛·洛克菲勒在《洛克菲勒回憶錄》中曾寫到:“母親教給我和兄弟姐妹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所有的藝術保持敞開的心態,讓藝術的色彩、質感、構圖和內容觸動我們。去理解藝術家的意圖,瞥見作品中的世界,或許會挑戰我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也或許會令我們感到慰藉,那將是難以忘懷的體驗。 母親交給我很多,她把自己對藝術的熱愛耐心地傳遞給我們,這是無價之寶。”
(左)大衛·洛克菲勒肖像(右)洛克菲勒位于曼哈頓東65街的家中,書房內掛著的畢加索《拿著花籃的女孩》(1905)
大衛·洛克菲勒是美國歷史上最富有的實業家之一,受到母親艾比的影響他從孩提時代就對收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樣收藏也成為了他一生的愛好。他的收藏不僅涵蓋了現代主義藝術,還有20世紀歐洲的油畫、歐洲的瓷器等。
2017年大衛·洛克菲勒去世后的不久,洛克菲勒家族宣布,依照大衛的遺愿,將對他的收藏進行拍賣,所有款項將捐給非盈利機構,包括他的母校哈佛大學、以及紐約 MoMA 現代藝術博物館等。
MOMA外景
如今的 MoMA在滄桑歲月中度過了九十個春秋,見證了幾代人的更替消亡,而 三位創立 MoMA的“驚世名媛”并沒有被時間的洪流中吞噬,依然被后人銘記。
九十年不短
一個世紀也不是很長
但九十年后
我們能留給后人的還剩什么?
MoMA館藏作品欣賞:
館藏作品畢加索《亞威農的少女》
館藏作品 西班牙 達利 《記憶的永恒》
館藏作品 法國 馬蒂斯《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