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輛列車,曾滿載著思鄉的愁緒,滿載著各國的王子公主,附帶大量間諜和詐騙罪犯,橫貫歐亞大陸。整整94年,它的營運留下了無數傳奇故事,作家和作曲家以它為素材創作了6部電影,19本小說,和一首歌曲。
它曾經被迫停運,但始終沒有淡出人們的視線,長途旅行的愛好者們將它從博物館的廢舊倉庫里拯救出來,極力復原成其巔峰時代的樣子,重新投入運營?,F在,它是舊時代和舊情懷的代表,它帶著往昔的奢華和榮光,逆時間的長河而上。
東方快車,就是它的名字。
1883年10月4日,一輛名為Express d’Orient(法語,東方快車)的火車從巴黎出發,經過了3天9小時40分鐘之后,順利抵達了伊斯坦布爾。在那個年代,這樣一場長途旅行可以說是組織工作上的完美案例:世界上首班橫跨大洲的火車,穿越了遠比現在更為分裂的歐洲和亞洲。
這場堪稱冒險的旅行由狂熱的火車愛好者喬治·納杰麥克推行,他周旋在各國的國王、行政官員和官僚機構之間,以各種手段威脅恐嚇、拉攏討好,才得以讓乘客不受任何干擾地穿越七個不同的國度。
這是一個奢華的火車“旅行帝國”,它在提供奢華服務上無所不包,絲毫不介意成本和代價。乘務員們將早餐推到每個地上都鋪滿長毛絨地毯的臥室包廂,車上的廚房提供世界各地的美食。東方快車所要打造的,不是一輛有餐廳的火車,而是一個火車輪上的“移動宮殿”。
它的知名度與日俱增,路線也不斷延展,而其乘客名單也成為了傳奇。世界上的富豪和名人都熱衷于這列火車,印度庫奇比哈爾王公甚至將整個一節臥鋪兼餐車重新裝飾成了他聚會的場所。軍火大亨扎哈羅夫,石油巨頭、殼牌石油和英國石油的創始人古爾班基安,以及很多歐洲王室成員經常乘坐這趟列車。對于當時的乘客來說,東方快車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因為它的服務完美無缺,它對乘客表示絕對的尊重,并且小心慎重地保護客人的隱私。
東方快車行駛了94年,戰爭雖然短暫影響了它的行駛路線,但戰后它依然飛馳在軌道上,而冷戰時期,只有它能在不同意識形態之間奔馳,穿越那些被西方人稱為“鐵幕籠罩”的國度,因此,東方快車甚至被當做和平的象征。只是在各種交通方式的競爭下,火車旅行漸漸衰落。1977年5月20日,東方快車停運,停留在羅馬尼亞的首都布加勒斯特。
1982年,東方快車再度行駛于倫敦與威尼斯之間,這趟復活的東方快車屬于威尼斯—辛普倫東方快車的老板詹姆斯·舍伍德。這位也是舊火車的愛好者,熱衷于購買舊火車車廂。1977年秋天,舍伍德在蒙特卡洛舉辦的秋季拍賣會上拍得了兩節東方快車車廂,從此開始了他野心勃勃的“復活”計劃。事實上這兩節車廂也是大有來歷,1974年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就是在這兩節車廂里拍攝的。
舍伍德不斷尋覓退役的舊車廂,這些大部分都早已徹底廢棄的車廂分散在世界各地、輪船碼頭上、倉庫的角落、垃圾堆里、歐洲收藏家的私人儲藏室。舍伍德鍥而不舍地追尋著它們,謹慎地進行修復工作,他恢復了東方快車原來漂亮的外觀;與八個不同的國家進行商談,討論穿越各國的事宜;大量宣傳……工夫不負有心人,東方快車最終得以投入運營。重生的東方快車有12節臥鋪車廂,2節工作人員車廂,3節餐車以及1節酒吧車廂—被譽為長達1.5公里的“移動古董”。
東方快車承諾向乘客提供世界上最浪漫的鐵路旅行,它讓火車旅行不再是擁擠、乏味和廉價的代名詞,成就了人類鐵路史上的不朽傳奇。
東方快車以極度奢華而聞名,催生了威尼斯辛普隆東方捷運等好幾個競爭者。然而到后來,東方快車成了高速鐵路和廉價航班的受害者。由于歐洲廉航及高速鐵路的涌現,使東方列車幾次被迫削減路線。到2007年,列車只剩下往返法國斯特拉斯堡與奧地利維也納之間的路線。到2009年,東方列車急流勇退,于12月12日退休,從歐洲的鐵路時刻表中消失。今后人們只能從記憶中尋找這趟列車給歐洲大陸帶來的美麗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