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韜(?~926) 中國后唐名將、謀臣。字安時,代州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初為唐朝昭義節度使李克修親信,后歸河東晉王李克用,用為典謁,能臨機應對。李存勖嗣晉王位,對其才干尤為器重,任中門使,參管機要。后梁龍德二年(922),晉王討成德鎮(治今河北正定)叛將張文禮,恰逢契丹軍來攻,諸將皆驚,提出退軍。他認為應乘連敗梁軍的聲威,迅速挫其前鋒。李存勖采納其建議,大敗契丹軍,收復成德鎮。三年四月,李存勖稱帝后,他任兵部尚書、樞密使。后唐同光元年(923)六月,梁軍圍攻楊劉(今山東東阿北)。他向李存勖獻策,據河下流,筑壘于必爭之地,誘梁兵來攻而后進擊,果解楊劉之圍。十月,又獻計奇襲汴州(今開封),一舉滅后梁,以功授侍中、成德節度使,封趙郡公。三年,為招討使,協助魏王李繼岌伐蜀,總管軍政。文武兼施,書檄先行,大軍后進,所至不戰而降,70日滅蜀。郭崇韜遇事切諫,為朝廷獻策,曾奏時務利害25條。他素疾宦官,因而遭其誣陷,四年正月在蜀被殺。
李克用的干將
郭崇韜,字安時,代州(今山西代縣)人,最初在李克修手下效力,李克修死后,他又到了李克用身邊,此后就一直是李克用的近臣。郭崇韜做事以干練、清廉著稱,而且遇事機警,應對從容,到后唐莊宗李存勖繼承王位后對他更是器重,任命為中門副使,和孟知祥、李紹宏一起參與機要事務。不久,李紹宏到幽州任職,孟知祥也向李存勖請求到地方任職,因為以前的中門使有兩個雖然忠誠但卻被治罪殺死。孟知祥害怕步他們的后塵,就請求外任,而且還派他的妻子去哭請太后恩準。李存勖讓孟知祥推舉人來代替他,孟知祥便推薦了郭崇韜,從此,郭崇韜專掌機要事務,跟從李存勖到處征戰,勤勤懇懇毫無怨言。
轉自米爾軍情網 http://www.miercn.com
這一年,郭崇韜隨李存勖征討鎮州的張文禮,契丹借口援救鎮州,出兵進犯,到了新樂(今河北新樂),晉軍將士見契丹大兵壓境,非??只?,眾將紛紛要求退還魏州,李存勖猶豫不定,郭崇韜則對李存勖說:“阿保機這次領兵南下,并非為了救鎮州,而是沖著財物而來,如果前鋒被打敗,肯定會退兵的。何況我們剛勝梁軍,威震北方,士氣也正旺盛,應該趁此良機驅逐契丹兵,必會大捷!”李存勖聽從了郭崇韜的意見,揮師北進與契丹軍隊交鋒,果然取得了勝利。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為:郭崇韜
愛讀書的武將
李存勖稱帝后,郭崇韜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和樞密使。當時,李存勖正和梁軍對陣黃河兩岸,衛州(今河南汲縣)剛被梁軍奪占,形勢對晉軍非常不利,而且,梁末帝朱友貞剛剛聽從了敬翔的建議任命有謀略的大將王彥章為統帥,戰局成膠著狀態。王彥章在攻克德勝南城后,又順黃河東進直取李存勖堅守的楊劉,戰爭空前激烈。眾將以為這次滅后梁又是無功而返了,等到李存勖被圍楊劉,登城四望無計可施的時候,郭崇韜分析局勢并獻計安慰李存勖:“敵人攻楊劉阻斷了我們的通道,目的是為了取鄆州,如果我們再不突圍南下,去救李嗣源,那勝負就很難預料。臣請領兵去南岸再建立一個渡口,以通兵援救鄆州。但王彥章得知后肯定會來阻止,所以請陛下招募敢死隊,每日去挑戰,牽制敵人,如果三四天不受干擾,則新壘必成,到那時再兩面夾擊,就可勝利在望了?!惫珥w率領上萬人夜里渡河南下,連夜修筑工事,保護新渡口,晝夜不停,郭崇韜親臨指揮,忘記了疲勞,在行軍床上打個盹時忽然覺得褲子里很涼,親兵一看,卻是一條蛇,當時緊急的軍情竟使他勞累到這種程度。三天之后,梁軍果然來攻打他們,城壘因為剛剛建成,還不穩固,王彥章督陣猛攻不止。郭崇韜身先士卒,四面奔波指揮抵抗,哪里有險情他就到哪里去,城壘有幾次幾乎要被攻陷了,幸好李存勖又率兵來支援,梁軍這才退走,楊劉之圍最終以晉軍取勝結束。這一仗,郭崇韜的計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其過人的謀略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