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臟病等是目前已知腦血栓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是復發性腦血栓的危險因素。而且后者存在這些危險因素的程度更嚴重。因此,針對這些危險因素除了進行非藥物性調整外,需積極針對危險因素進行防治性藥物治療。
匯總資料分析結果顯示,合理調控血壓治療可使腦血栓復發的風險降低29%。理想血壓應在120/80mmHg以下。當血壓波動在120~139/80~89mmHg時,屬于正常高值。當血壓3天之內重復測量三次≧140/90mmHg時,高血壓病有可能確診了。由于近70%的腦血栓為高血壓所致,所以高血壓被認為是腦血栓最危險因素之一。從新近一期《美國醫學雜志》資料獲悉,對于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收縮壓每降低1~3mmHg,腦血栓的相對危險性即可下降20~30%,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性。因為動脈血壓的增高,實際上是形成對血管壁的損傷性擠壓,日久必導致血管內皮損傷,隨之血管內壁變成凹凸不平,使血管腔變窄,對血栓再次形成提供方便。同時被過高血壓長期擠壓的血管日久即會產生硬化,硬化了的血管顯然也是導致血栓形成的一個條件。首發腦血栓后血壓水平高于160/100mmHg,可加快加重動脈硬化發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壓越高發生腦血栓或復發腦血栓的機會越大。
對于綜合性防治高血壓專家建議:改變生活方式,限鹽/低脂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控制體重,增加活動,戒煙限酒等;在腦血栓恢復期有高血壓病而未有效控制者,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堅持合理有效地服用降壓藥物。同時應注意:腦血栓后過高的血壓宜逐漸平緩降壓,過低過快降壓會導致腦血流低灌注,勢必會促使血管內血流停滯不前而形成血栓,這也是腦血栓后癡呆的發生基礎。而且要堅持定期測量血壓,調節用藥劑量,切不可自己隨便加大劑量。
高血壓治療目標:應降至140/90mmHg;老年人收縮壓降至150mmHg以下;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宜130/80mmHg以下。目前還不能確定急性腦血栓發生后開始降壓治療的最佳時間,但至少在1-3周再開始降壓治療可能比較合適。這為評估大的腦動脈的狀態留出了充分的時間,因為降低動脈高度狹窄的病人的血壓可能對病人不利。
有效降壓的藥物:復方降壓片:一次1-2片,一日2次;珍菊降壓片:一次2片,一日3次;
有效防治腦血栓的中西藥合理并用: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每晚75毫克;活血化瘀,芳香開竅降脂抗凝中藥-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一次2片,一日3次。
營養,保護腦細胞:復方腦蛋白水解物片:一次4片,一日3次(癲癇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