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02日 22:45:34來源:情懷歷史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出師表》出自于《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公元227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這篇表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后主劉禪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向后主劉禪推薦了“向寵”這個人才。不過,雖然有諸葛亮的推薦,向寵在三國歷史上的卻沒有較強的存在感。那么,問題來了,向寵最后的結局是什么,為什么不出名呢?
首先,根據史料記載,向寵的祖父叫向德基,父親叫向圣傳。在劉備拿下益州之地后,向寵初為牙門將。牙門將是古代武將的職稱,手下有一定數量的士兵,擔任指揮防御的任務,后逐漸演變成為主將帳下的偏將、副將一類。蜀漢名將王平以及劉封之子劉林、趙云次子趙廣曾任此職。公元223年,在蜀漢和東吳之間的夷陵之戰中,陸遜派遣大軍火攻劉備大營,劉備軍慘敗,伐吳大軍遭受重創。值得注意的是,在劉備大軍潰敗的背景下,向寵率領的軍隊卻完好無損,體現出了自己的治軍能力。
二
對此,劉備也稱贊了向寵的才干。建興元年(223年),劉備去世,之后劉禪即位。對于治軍能力出眾的向寵,被后主劉禪封為都亭侯,后來被推舉為中部督,負責管理宮廷宿衛軍。而這,則體現出蜀漢后主劉禪對于向寵的信任。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北上漢中,臨行前上《出師表》,提到“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對于諸葛亮來說,也稱贊了向寵的才干。
三
在此基礎上,諸葛亮提拔向寵為中領軍。東漢末年,曹操為丞相時,于建安十二年(207年)在其丞相府中設立中領軍,由親信將領史渙擔任,以統率親兵衛士和禁軍。由此,對于向寵而言,不管是擔任劉禪的中部督,負責管理宮廷宿衛軍,還是跟隨諸葛亮北伐時的中領軍,負責的都是親兵衛士和禁軍。那么,非常明顯的是,相對于魏延、趙云、姜維、王平等在前線作戰的將領,向寵因為自身職責的特點,自然難以獲得什么較為顯著的戰功。而這,應該就是向寵在歷史上不太出名的重要原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