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介
又稱內興安嶺、西興安嶺。位于自治 區東北部和黑龍江省北部。東北 西南走向,為中國的著名山地。
東北起自黑龍江南岸和額爾古納河,南止于赤峰 市境內西拉木倫河上游谷地。長達1400公里,寬約200一枷公里,面積約32.72萬平方公里。海拔1000 1600 米,最高可達2000米。是內蒙古高原與松遼平原以及內、外流水系的重要分界線,對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穩 定生態平衡,保證山地兩側農牧業生產等方面,有著重大 影響。 山嶺東部陡峻險要,階梯地形顯著,西部和緩,逐漸沒入內蒙古高原。山體比較渾圓,山脊不夠明顯,山頂緩平。山地中有面積較大的低山丘陵和山間盆地、山間沖積一洪積平原、河谷平原等。山地降水較多,蒸發量小,常年保持濕潤,利于森林的發育。森林覆被率達60%以上。有興安落葉松為主的針葉林帶和白樺為主的闊葉林帶,是我國重要的林業生產基地,素有“綠色寶庫”之稱。
大興安嶺以興安盟境內洮兒河為界,分為南北兩段。北段長約770公里,地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是以興安落葉松占優勢的針葉林地區,山地東西兩側是嫩江右岸支流和額爾古納河水系的發源地。南段又稱蘇克斜魯山,長約600公里,是一個中等山地,由森林草原植被占據。西南部山體高而窄。在大板 林東 魯北 烏蘭哈達一線以東的低山帶,坡緩谷寬,寬闊的山間盆地與河谷平原交錯,水草豐美,是優良草牧場。 伊勒呼里山伊勒呼里為滿語,意為松子。大興安嶺支脈。橫跨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和黑龍江省呼瑪縣。西與大興安嶺主脈相連,東南與小興安嶺相接,整個山脈呈弧形,由東西走向轉為東南走向。全長約260公里,海拔700-1300米,主峰大白山,海拔1528.7米。 以齊齊哈爾 古蓮鐵路為界,分為兩部分。東部山區海拔700-1000米,西部山區海拔1000-1300米。北側傾斜平緩,南側陡峻,成為伊勒呼里高地,是嫩江上游和黑龍江支流呼瑪河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