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賣飯不如賣包兒,賣包兒不如賣湯兒

作家:韓曉民

經作家授權發布

水煎包子糊辣湯

 

小生意人經常念叨這句話:生意做遍,不如賣飯。賣飯不如賣包兒,賣包兒不如賣湯兒。


這里的“包兒”指水煎包,“湯兒”指胡辣湯。早餐的小吃中,水煎包和胡辣湯是毫無爭議的主角,而且,水煎包攤和胡辣湯攤總是如影隨形。




水煎包,常被稱為包子,其實它就是包子,但不是蒸出來的,而是用油和水煎出來的。還可稱其為“肉包兒”,兒化音必須帶上,否則就成了“肉包”,肉包指的是“肉包子”,是蒸出來的那種。


做水煎包至少需三人配合,一人搟皮,一人包餡,另外一人掌鍋。


搟皮師傅穿大圍裙端坐案邊,旁邊有一大盆發面和一袋面粉。發面是提前發酵好的,這里的發面有講究,用酵子作酵母,和面時加水的比例要大一些,也就是說,和出的面比較柔軟。


搟皮師傅揪下一大團發面,潑上堿面水,撒上一些面粉,便開始盤面。潑堿面水看似隨意,但分寸必須拿捏得恰到好處,潑少了,面發酸,潑多了,面發黃且有股怪味兒,所以搟皮師傅的經驗很重要。盤一陣子,面團變得非常柔軟而且有了韌性,搟皮師傅便開始“玩魔術”,三下五除二,面團便被搓成長長柱狀,左手握住,右手揪面球,噌噌噌,一個個面球從右手中飛出,準確地落在案板上,而且面球的大小基本一致,否則包出的包子大小不一,吃到小包子的顧客是會有意見的。




“搟皮師傅”這種稱呼并不太準確,有的師傅用搟杖搟皮,有的卻不用。用搟杖的,搟杖在面球上一壓一旋,面球就成了圓圓的面皮,幾乎看不清細節。不用搟杖的師傅更絕,掌心一按,厚薄均勻、大小適中的面皮即成。


包餡師傅在搟皮師傅的對面,或站或坐。案板上擺放一大盤餡,盤子很大,里面的餡高高隆起,像一座小山丘。餡的味道和質量,決定著水煎包品質,所以制餡尤其重要。白蘿卜和粉條是基本食材,夏季沒有白蘿卜,便用芹菜、豇豆等代替,當然,肉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怎么可以叫“肉包兒”?制餡的調料大同小異,均離不開油、鹽、蔥、姜、五香粉之類,但五香粉多為自家秘制,餡的味道便有了差別,食客眾多的包子攤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做出的水煎包“味兒很正”。


另外,餡里的肉多不多,也是判斷水煎包優劣的重要標準。為了顯示“肉多”,他們往往把純肉餡覆蓋在最外面,包餡的時候,扒拉下來一些肉餡,和蓋在下面的蘿卜、粉條餡摻在一起,包完后,再扒拉、再摻,剩下的那堆餡的外面總是覆蓋著一層純肉餡,讓人們一看:肉真多!




包水煎包不像包餃子那樣收口時一點一點地捏褶兒,包餡師傅左手托面皮,右手執一特制的竹片,竹片在餡堆上一點一剜,取到的餡剛好包一個,取多或取少都不行,取多了,包不下,取少了,還要再取一次,費時又費事。取到餡后,往面皮上一抿,左手一握、五指一攏,一個包子就包成了,幾秒鐘的功夫。看似很不講究、很粗糙,其實也不是一兩天能學會的。


煎水煎包的鍋是一口特制的大平底鍋,口徑二尺有余,一鍋能裝六、七十個包子。灶臺是自制的,大火口、深爐膛,修造灶臺時,往往把鍋鑲嵌在火口上,鍋和爐成為一個整體。




鍋燒熱后,打一層底油,油盛在細嘴油壺內,出油成線。將生包子的口朝下,一個挨一個碼進鍋內,大火加熱,掌鍋師傅舀半瓢水,迅速遞到搟皮師傅面前,搟皮師傅抓一把面粉往瓢里一撒,掌鍋師傅順手一抖水瓢,水瓢里的水蕩出很高,水再落進瓢里的時候,面粉便溶進了水里,嘩啦一下,倒進熱鍋中,刺啦一聲,水汽彌漫,趕快蓋上鍋蓋,大火細攻,慢慢蒸煮,這個過程稱“水煎”,水煎包也因此得名。


蒸煮一會兒,用鍋鏟將包子翻個兒。翻個兒可不能一個一個地來,一鏟下去,一推一翻,就是一行。如果速度慢了,這邊還沒翻完,那邊的水分干了,這鍋包子就不說了。

翻完個兒,重新蓋上鍋蓋,幾分鐘后,水分漸少,鍋里發出微微的炸響聲,須改文火。估計湯汁收盡,掀去鍋蓋,二次打油。熱鍋里尚余少量水分,遇油后炸響更歡,不一會兒便起焦殼,焦殼把所有的包子連在了一起。




包子是論盤賣的,盤子多為醬紅色或白色的小瓷盤,10個為一盤。裝盤時,掌鍋師傅用鍋鏟將包子翻起,金黃色的焦殼朝上裝進盤子,視覺效果很好。熟練的掌鍋師傅,用鍋鏟一劃拉,10個包子就被剝離出來,根本不會去一個一個地數數,所以,裝進盤子里的包子仍是一個整體。熟了的水煎包須盡快出鍋,否則就會焦糊,所以掌鍋師傅不可能把一盤盤包子送到顧客面前,而是顧客自己端走去吃。


水煎包旁邊有矮凳矮桌,這些桌凳也許是水煎包攤兒安置的,也許是糊辣湯攤兒安置的,沒人去問,有地方坐就行。食客端了包子,拿了筷子,坐著“叫湯”。



湯就是胡辣湯。胡辣湯因加入胡椒而辣,得名“胡辣湯”恰如其分,稱其為“糊辣湯”,很不專業。很多地方都把胡辣湯列為本地小吃,也對也不對,因為胡辣湯在很多地方都流行,且各具地方特色、互不服氣。逍遙鎮和北舞渡的胡辣湯比較著名,喝著也不錯,而正宗的許昌胡辣湯并不次于它們。


胡辣湯的優劣,關鍵在于制湯。鍋內加入適量羊肉鮮湯,添水稀釋,大火燒沸,用涼水點滾兒,使湯鍋呈微沸狀。將處理過的20多種中藥材按藥性依次加入湯中,中火燉四、五十分鐘,文火慢熬三個小時。這些中藥材,有補氣補虛之功和健脾開胃之效,究竟用的是什么藥材、劑量多少、下鍋順序如何,是他們的秘密,外人難知其詳。


湯制好后,放入姜末、熟羊肉丁、粉條、海帶絲、油炸豆腐干絲和鹽,煮沸,開始勾芡。如果不放羊肉丁,做出來的稱“素胡辣湯”。




“芡”是制湯之前就備好的。在一大瓷盆中倒入適量面粉,加清水和成軟面團,雙手蘸水揉面團,揉一陣子停下來,讓面團餳上幾分鐘,俗稱“上勁兒”。再揉,再餳,反復多次,直到面團非常筋道為止。盆中加清水淹沒面團,輕輕揉壓面團,淀粉漸漸析出,清水越來越稠,倒出來,換清水,再揉壓,也是反復多次,直至淀粉完全析出。這一過程稱“洗面筋”。將洗出的面筋浸泡在清水中備用。淀粉汁在另一個盆中慢慢沉淀,瀝去上面的清水,析出的淀粉稱為“芡”。


湯鍋已沸騰,將面筋從清水中撈出,雙手邊拉邊抖,撕扯成大薄片,再放進清水盆內涮成面筋穗,倒入鍋中,也有把面筋切成小塊兒放進去的。湯鍋再次沸騰,將“芡”攪成稀糊,徐徐倒入鍋內,邊倒邊用搟杖攪動,稱“勾芡”。勾芡的多少,應據湯的稀稠而定,以不稀不稠為宜。


勾完芡,放入調料,特別是胡椒粉,必不可少,用勺子不停地攪動,湯燒開后即成,然后盛進深桶里,上面撒一層蔥花,抬到集市上去賣。





“叫湯”者高喊:來碗湯!


賣湯者反問:肉的、素的?


其實還有第三種選擇:兩摻兒。兩摻兒就是半碗胡辣湯里加半碗豆腐腦,當然,又可分為肉兩摻兒和素兩摻兒。


盛上一碗胡辣湯,淋上香油、香醋,端給顧客。早上的咸湯賽參湯,晚上的咸湯如砒霜。早晨喝胡辣湯,養胃。水煎包,有肉有菜有面,營養均衡,好吃又充饑。包子、胡辣湯,有稀有稠,有色有香,有滋有味,絕對是黃金搭檔,所以有“湯兒不離包兒、包兒不離湯兒”的說法。




在過去,包子胡辣湯并不是任何人天天都能吃得起的。窮人無法想象富人的奢侈生活,就猜測:某某家可有錢啦,前院支有包子鍋,后院支有胡辣湯鍋,想吃包子吃包子,想喝胡辣湯喝胡辣湯。

選自《民間記憶》 韓曉民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在家里就能學會做水煎包, 外酥里嫩的, 去外面10元一個都買不到
鮮美多汁的灌湯包(附湯汁做法)
小籠湯包
超級美味的生煎小籠包
灌湯雞汁生煎包
手搟面的做法,體驗家的味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论坛| 乡城县| 黄山市| 洮南市| 色达县| 黄梅县| 吉安市| 黎城县| 贞丰县| 昌乐县| 威远县| 永城市| 林甸县| 白山市| 锦州市| 云霄县| 莱芜市| 湘潭县| 日照市| 安义县| 郑州市| 将乐县| 枣庄市| 永定县| 滨海县| 鄂伦春自治旗| 贵南县| 安平县| 平安县| 罗甸县| 娄底市| 平阴县| 隆尧县| 安多县| 江门市| 剑川县| 县级市| 镇巴县| 邹城市| 安图县|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