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穩定型心絞痛
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由于心肌負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的臨床綜合征。
臨床表現:
癥狀:以發作性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典型的疼痛特點。
部位:主要在胸骨體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區,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或至頸、咽或下頜部。
根據典型的發作特點和體征,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緩解,結合年齡和存在的冠心病危險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絞痛,一般即可建立診斷。
診斷仍有困難者,可考慮心電圖負荷試驗、Holter、冠狀動脈造影。
(二)不穩定型心絞痛
除典型的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統稱為不穩定型心絞痛。
臨床表現:
①原有穩定型心絞痛在1個月內疼痛發作的頻率增加、程度加重、時限延長、誘因發生改變,硝酸酯類藥物緩解作用減弱;
②1個月之內新發生的較輕負荷所誘發的心絞痛;
③休息狀態下發作心絞痛或較輕微活動即可誘發,發作時表現有ST段抬高的變異型心絞痛;
④由于貧血、感染、甲亢、心律失常等原因誘發的心絞痛。
(三)急性心肌梗死
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室顫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別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前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發生房室傳導阻滯及竇性心動過緩。
夏楠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治醫師
醫學碩士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