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患者,女,50歲。因腰痛2個月來診。 臨床上引起腰痛常見的疾病分為軟組織疾病和骨性疾病。 在軟組織疾病中多表現為肌、肌腱、韌帶、滑膜等組織的病變;骨性疾病中多為骨退行性變和骨質增生產生癥狀的疾病,常見有頸椎病、腰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癥等。 臨床信息 疼痛以腰部兩側為主,不放散。 疼痛以酸痛和脹痛為主,彎腰動作時疼痛明顯,輕度活動后減輕。 沒有明顯外傷史,有過勞史。 自由體位,步態自如。 脊柱無側彎,棘突及棘突間無壓痛。 雙側腰肌均壓痛,以腰肌起止點壓痛明顯。 信息分析 兩側腰部出現疼痛多為腰肌病變,不放散表明不涉及神經系統,病變局限于腰部。 腰部酸脹痛多為腰部肌肉病變特點。 彎腰動作時疼痛明顯表示腰肌功能障礙,輕度活動后尤其是按摩后肌纖維乳酸存積減少、對神經末梢刺激減輕,故而疼痛減輕。 可以排除因外傷引起的組織急性損傷導致的疼痛,勞累過度又是肌纖維慢性損傷的常見原因。 腰痛沒有影響體位變化和步態。 患者無脊柱椎體病變。 腰痛以腰肌起止點為明顯,表明病變在腰肌,如果腰肌按揉后疼痛減輕,可以確定診斷腰肌勞損。 臨床診斷:腰肌勞損 診斷依據 腰痛2個月,無外傷史;以腰部明顯,彎腰動作時疼痛加重;腰肌壓痛,以腰肌起止點明顯;按壓后疼痛減輕。病史和體征完全符合腰肌勞損的診斷,同時可以排除以腰痛為癥狀的其他腰部疾病。 鑒別診斷 腰椎間盤突出癥 有外傷史,首先也出現腰痛,相繼出現坐骨神經疼痛的癥狀,腰椎側彎,椎間隙局部壓痛,腰部活動受限,下肢麻木、無力、肌萎縮,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磁共振可確診。 腰椎管狹窄 出現馬尾神經癥狀,下腰痛,直腿抬高試驗陰性。X線腰椎正側位片可明確診斷,磁共振表明狹窄程度。 棘上韌帶損傷 易與腰肌勞損相混淆,主要鑒別點是壓痛部位,棘間壓痛是有力診斷依據。 如何治療腰肌勞損? 適當改善腰肌負荷,腰肌功能練習,減少長期固定姿勢。 腰肌按摩、理療,局部封閉。 疼痛難忍可以給予布洛芬緩釋片,應注意藥物可能引起的胃腸反應。 專家提示 引發腰痛的疾病種類很多,而在諸多疾病中最多見的是軟組織病變,臨床一部分醫師對腰痛患者很少詳細詢問病史及全面進行體格檢查,而僅憑腰椎X線片診斷。 腰椎X線片檢查的意義是了解腰椎有無骨性病變。腰肌勞損是軟組織肌纖維勞損性疾病,X線檢查不能反映軟組織病變,因此文中該例患者沒有必要做該檢查。 此外,腰椎骨質增生是人生理過程中規律性生理改變,只有腰椎骨質增生產生與其相關的臨床癥狀時,在臨床上才能認為是骨質增生癥。 女性腰痛11個殺手 腰痛是一種常見病,尤以女性為多。女性的腰痛主要涉及婦產科、骨科、泌尿科的疾病,在就醫時應該有所分別。 1、生殖泌尿系統感染 由于解剖和生理上的特點,女性易患泌尿系統感染,如急慢性腎盂腎炎等,表現為腰部酸痛或銳痛,并沿輸尿管放射至會陰部。 此外,泌尿系結石、結核等,也可引起腰痛。 2、慢性盆腔炎 該病是女性腰痛的最常見原因。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時治療而造成,以腰痛、下腹部陣陣墜痛、白帶增多三大癥狀為特點。腰痛是因炎性滲出物增多,致使盆腔粘連所致,嚴重影響生活和健康。 3、子宮位置異常 正常子宮位于輕度前傾前曲位,周圍的韌帶活動自如。當子宮后曲或后傾,則因子宮及周圍發炎造成粘連,引起牽引性腰痛。 4、盆腔腫瘤 多見于中年期女性。常見的如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卵巢囊腫等。 5、節育環異常 節育環異常包括節育環型號與宮腔不符、節育環彈性過大或節育環位置異常等。不當的節育環嵌頓在子宮腔內,刺激子宮壁,反射性地引起腰部疼痛。對此,可取出更換節育環。 6、孕期及產褥期勞累 懷孕期間,子宮重量增加,致使身體重心前移。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腰部多向前挺起,若不注意休息,則易引起腰痛。 妊娠期間,胎兒發育需要充足的鈣、磷等營養物質,若膳食中營養物質攝入量不足,可造成孕婦骨質軟化脫鈣,亦會引起腰痛。 產褥期出血過多,或勞動過早、過累以及受涼等,也可造成腰痛。 7、長期穿高跟鞋 長期穿高跟鞋令腰部受壓,出現腰骨痛及腰肌勞損等問題。 也容易發生急性腰扭傷。扭傷時肌肉、韌帶發生程度不等的撕裂和微量出血、腫脹甚至瘀血青紫,可表現為腰痛。 8、腰肌勞損 身體過度疲勞,不正常的站、坐姿勢等,均可導致腰肌勞損而引起腰部慢性隱約痛。 9、腰椎間盤突出 該病是青壯年女性腰痛的常見病因。多由于腰部受傷、長期慢性勞損引起,表現為腰部的疼痛,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 10、骨質疏松 該病是中老年女性腰痛的最常見的原因。特別在女性絕經期以后,由于脊柱的骨量減少,脊柱的承重能力的降低,機體在負重甚至在行走中都會出現腰背部疼痛。 11、外感 長期外感寒濕,可阻遏經絡,導致血脈不暢而發生腰痛。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劉鳳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