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血管壁MR成像
1,遵循其他部位使用的影像解釋的基本原則。在多個層面確定血管壁的表現及最好使用多個加權成像,結合所有可用序列信息來確定是否有血管壁增厚或強化。這種評估需要通過直接比較T1WI、T2WI、對比增強的T1WI及MRA原始圖像來準確的判斷血管壁的內壁及外壁邊界。為了準確的解釋,綜合觀察所有序列的異常很關鍵。
2,常見陷阱的理解,如年齡相關的鄰近顱底大血管滋養血管的強化,慢流速引起的動脈管壁增厚或者強化,正常強化的靜脈經常靠近動脈,以及血管壁的治療影響。
3,了解患者更多的臨床信息。
結果的溝通
與內科醫師溝通血管壁MR成像的結果,部分血管壁成像的發現已經研究的很透徹,但是還有部分結果沒有充分證實。
圖1. 顱內血管壁MR成像(VW-MR)的技術實現。
健康志愿者的冠狀位2D T1W FLAIR VW-MR 成像序列(A)和3D PDW可變翻轉角聚焦脈沖、快速自旋回波VW-MR成像序列(B)。插圖顯示頸動脈末端放大的圖像,箭頭指向動脈壁。比較標準的對比增強的T1W自旋回波序列(C)及優化的對比增強的T1W VW-MR成像序列(D),血流需要被抑制來顯示左側大腦中動脈M1段增強的粥樣硬化斑塊(箭)。
圖2. 血管造影結果不確定時,VW-MR成像用來鑒別顱內動脈狹窄的原因。
這個患者近來有多發腦橋的腦梗死。MRA(A)顯示基底動脈遠段(箭頭)及左側小腦上動脈及左側大腦后動脈(箭)的多發輕度狹窄。增強前(B)及增強后(C)軸位T1W VW-MR成像顯示基底動脈管壁環形均勻強化(箭)。增強前(D)后(E)VW-MR成像顯示左側大腦后動脈(箭)管壁類似的強化。血管壁的表現于最終的診斷一直,是原發中樞神經系統血管炎。為了對比,另一個患者的冠狀位對比增強T1W VW-MR成像(F)顯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特征性表現:偏心的動脈管壁增厚,強化的纖維帽(白色長箭)及周圍無強化的斑塊(黑箭)。短的白箭指向動脈管腔。
圖3. VW-MR成像確定有癥狀的、管腔無狹窄的顱內動脈粥樣斑塊。
52歲老年男性患者,之前有由于右側大腦中動脈缺血引起的短暫性腦缺血,影像表現為相同腦血管區域的急性腦梗死(A)。心臟檢查、頭頸CTA及DSA、頸段頸動脈VW-MR成像沒有檢查出卒中的原因。右側頸內動脈床突上段的斜矢狀位對比增強T1W VW-MR成像顯示偏心動脈管壁增厚(箭)伴增厚處近管腔面的強化(虛線箭),與近來有癥狀斑塊的纖維帽一致。斜矢狀位T2W VW-MR成像(E)顯示管壁增厚處近面的T2延長(箭)及周圍的T2縮短,分別與粥樣硬化斑塊的纖維帽及脂質核相對應。沒有管腔狹窄的動脈管壁增厚是血管壁的正性重構。
圖4. VW-MR成像診斷管腔輕度狹窄的顱內動脈夾層。57歲老年男性患者,因嚴重的頭痛頸痛一周急診,CTA的3D重建顯示右側椎動脈硬膜內段均勻狹窄(A.箭)。這個血管造影表現經常考慮為正常范圍,因為椎動脈常比小腦后下動脈起始處狹窄,但是有點模棱兩可。冠狀位(B)及軸位(C)非對比增強T1W VW-MR成熟顯示右側椎動脈管壁的偏心高信號(B和C,箭),與椎動脈夾層一致。
圖5. VW-MR成像評估血管病變的活動性。
MRA顯示基底動脈頂端囊狀動脈瘤(A)及右側后交通動脈起始處囊狀動脈瘤(C)。冠狀位對比增強T1W VW-MR成像顯示基底動脈瘤壁沒有強化(B,箭),但是后交通動脈瘤壁明顯強化(D,箭)。軸位T2W FLAIR圖像(E,箭)顯示強化動脈瘤周圍的血腫,與初步的研究一致,表明有癥狀的及破裂的動脈瘤壁強化比無癥狀的囊狀動脈瘤更常見。
圖6. 常見的VW-MR成像陷阱。
病例1(A和B)顯示慢血流可以模擬動脈管壁病變。軸位非增強T1W VW-MR成像(A)顯示基底動脈周圍中間高信號的新月型(箭),提示動脈壁增厚而不是夾層或粥樣硬化斑塊。相應位置的對比增強MRA圖像(B)顯示表現為新月型增厚動脈壁被造影劑填充了,因此表現為一個擴張的基底動脈管腔而不是動脈管壁。
病例2(C)顯示滋養血管可以模擬血管炎。冠狀位對比增強T1W VW-MR成像顯示基底動脈局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白箭),也顯示了彌漫性均勻環形強化的椎動脈(黑箭)及基底動脈壁,這種表現與血管炎相似。這個患者中,彌漫性強化與增加的顱內滋養血管一致,它有很強的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
病例3(D)顯示正常靜脈靠近動脈可以模擬動脈壁病變,如增強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軸位對比增強T1W VW-MR成像顯示鄰近左側大腦中動脈的一個靜脈(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