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淋巴細胞是人體的健康衛(wèi)士,他們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機體內衰老壞死的細胞,維護著機體內環(huán)境的“整潔有序”。
淋巴細胞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蠶豆狀的淋巴結成群地分布在淋巴管匯集的部位和靜脈周圍,筑起了保護人體健康的“防御性長城”。另外,除毛發(fā)、指甲、角膜以外的其他組織和器官,如胃腸道、支氣管、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皮膚、甲狀腺等也廣泛分布著大量的淋巴組織,共同組成保護人體健康的淋巴免疫系統屏障。淋巴結遍布全身,只有比較表淺的部位才可觸及。頸部、頜下、 鎖骨上窩、腋窩、腹股溝等最易摸到。
當淋巴結腫大時,可摸到皮膚下有圓形、橢圓形或條索狀的結節(jié)。腫大的淋巴結是人體的烽火臺,是一個報警裝置。淋巴結腫大不是單一淋巴結本身的疾病,常意味著其屬區(qū)范圍內的器官有炎癥或其他病變。
01
淋巴結腫大的原因
淋巴結腫大很常見,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段人群,可見于多種疾病,有良性,也有惡性。有的人,一旦感冒、咽痛,頸部淋巴結就會腫起來。碰到這種情況,大家經常擔心和恐懼,害怕自己得腫瘤。其實,淋巴結腫大良性病變居多。當我們發(fā)現淋巴結腫大時,要重視腫大原因,及時就診、確診。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炎癥反應
如急性和慢性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當細菌進入機體時,淋巴結就會出現應答反應,生成更多的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分泌淋巴因子和抗體,以有效地殺滅細菌,會表現出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炎雖說是小病,但壞死性淋巴結炎有時可以很嚴重,表現為急性起病、高熱、淋巴結腫痛等臨床表現。
?淋巴結反應性增生
身體的一些慢性病,如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jié)、免疫系統疾病等,都可以刺激淋巴細胞增生而導致淋巴結腫大。能引起淋巴結反應性增生的還有病毒、某些化學藥物、代謝的毒性產物、變性的組織成分及異物等。這種情況往往比較復雜,醫(yī)生也拿不出更多的證據來說明其原因,即使取淋巴結做病理檢查也只有一個反應性增生的結論。
?腫瘤細胞淋巴結轉移或淋巴瘤
淋巴結腫大最令人擔心的就是腫瘤。在身體各處患惡性腫瘤時,腫瘤細胞常沿淋巴管轉移,并停留在淋巴結內分裂增生,致使淋巴結腫大。淋巴系統自身也會患腫瘤性病變,如淋巴瘤。
淋巴瘤是原來正常的淋巴結或者淋巴系統慢慢地蛻化變質,最終發(fā)生了惡變;而淋巴結轉移癌屬于“鳩占鵲巢”,正常的淋巴結被惡變的“敵人”占領。因此,淋巴瘤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與淋巴結轉移癌的治療也就大相徑庭。
當發(fā)生淋巴結腫大時,如果是前兩種原因,那么朋友們無需過于擔心,及時就醫(yī)最為重要,但同時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忽視淋巴瘤的可能性。所以也要正確認識淋巴瘤,以便早發(fā)現早治療。
淋巴瘤是我國常見十大腫瘤之一,近幾年已成為發(fā)病率增速最快的血液系統腫瘤,過去的20年間,全球淋巴瘤發(fā)病率增加了75%。在我國,每年新發(fā)患者約8.4萬人,死亡人數超過4.7萬人,并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伴發(fā)熱、盜汗、消瘦、瘙癢等全身癥狀。因為淋巴遍布于我們全身,各個部位均有病變可能。
02
淋巴瘤早期癥狀
?淋巴結腫大
包括淺表和深部淋巴結,其特點是腫大的淋巴結呈進行性、無痛性,質硬,多可推動,早期彼此不粘連,晚期則可融合,抗炎、抗結核治療無效。淺表淋巴結以頸部為多見,其次為腋下及腹勝溝。深部以縱隔、腹主動脈旁為多見。
?淋巴結腫大引起局部壓迫癥狀
主要是指深部淋巴結,如腫大的縱隔淋巴結,壓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難;壓迫上腔靜脈引起上腔靜脈綜合癥;壓迫氣管導致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及紫紺等。
?發(fā)熱
熱型多不規(guī)則,多在38-39°C之間,部分病人可呈持續(xù)高熱,也可間歇低熱,少數有周期熱,多數病人還有夜間或入睡后出汗的現象。
03
淋巴瘤的分類
根據瘤細胞的不同可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兩類。兩類淋巴瘤的早期癥狀不完全相同。
?霍奇金淋巴瘤多見于青年,首發(fā)癥狀常是無痛性的頸部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占60%-80%)。其次為腋下淋巴結腫大、深部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可壓迫神經及鄰近器官而引起相應癥狀。30%-50%霍奇金患者以原因不明、持續(xù)或周期性發(fā)熱為主要起病癥狀,發(fā)熱可伴有盜汗、疲乏及消瘦等全身癥狀。
?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國占全部淋巴瘤病例的90%左右,非霍奇金淋巴瘤大多也以無痛性頸和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為首發(fā)表現,但一般發(fā)展迅速,易發(fā)生遠處擴散,以累及胃腸道、骨髓及中樞神經系統為多,并出現相應器官受累表現。
淋巴瘤的分類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因此,必須明確診斷是哪種類型的淋巴瘤才能對癥治療。臨床上,對于淋巴瘤的檢測方有很多,包括血象、骨髓象、生化檢查、免疫學異常、活體組織檢查、縱隔鏡檢查、CT、核磁共振、聲象圖檢查和剖腹檢查等。而淋巴結活組織檢查是診斷淋巴結病變的金標準,淋巴結活檢首選淺表的腫大淋巴結,并盡可能完整切除,一般不做針吸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