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據資料報道,我國扁平足的發病率在持續上升,有 25% ~ 49% 的青少年屬于扁平足患者。
但正是因為常見,總被誤以為可以忽略。針對扁平足這個常見的足底疾病,我們應該知道以下這些知識。
1
如何判斷扁平足?
認識扁平足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足弓。一個正常足弓,是由骨骼和關節組成類似弓箭的「弓」,再由足底筋膜及肌腱組成類似弓箭的「弦」,這個弓箭的組合在支撐體重時就好像足底避震的彈簧。
平躺狀態是休息的姿態,在站立、走路、跑步的時候足弓就被擠壓,這時候負重狀態下的肌腱,尤其是脛骨后肌群的作用,把足弓的頂部拉高,使得足弓保持彈性。
而當我們正常足弓出現缺失、坍塌,這種情況便稱為我們所說的扁平足。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看看腳印,如果能看到大部分腳掌,則是扁平足。
2
扁平足的危害
遠不止足底疼痛那么簡單
足部在人體站立、行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因此扁平足的朋友,更容易發生足底疼痛,且速度、耐力也不如正常足,更容易疲勞酸痛。
重度的扁平足還會引發其他部位的并發癥,例如距下關節等足部關節的退行性變及關節炎、跖骨應力性疲勞性骨折等情況,從而出現足部明顯的疼痛,在晚期甚至可能會進一步影響骨盆,使大腿及骨盆架傾斜旋轉,使骨盆或尾椎骨下移,形成脊柱側彎,導致斜肩。
3
所有扁平足都需要治療嗎?
有些人雖然是扁平足,但沒有不舒服,這種沒有癥狀的我們稱之為「平足」。只有覺得疼了、有癥狀的我們稱之為「平足癥」,才是「病」,需要治療。
以兒童的「平足癥」治療為例:
從開始走路到 3 歲時,如果有扁平足和/或跟骨外翻,以觀察為主。
「平足癥」以及有骨骼肌肉疾病導致的扁平足或者行走異常的扁平足需要評估是否需要微創手術干預。
介于平足和平足癥之間的,需要在觀察的基礎上,定制鞋子和矯形鞋墊來干預,同時需要加強脛骨后側肌群訓練,包括足部保健操等。
總之,對于扁平足來講,早期診斷和干預非常重要。如果懷疑孩子的腳是扁平足,建議盡早帶孩子到正規的醫院就診,切勿因為疏忽貽誤最佳的治療期。
其實,兒童成長發育過程中,除了扁平足,膝內外翻(我們俗稱的 O 型和 X 型腿)、「保姆肘」也是家長經常咨詢骨科醫生和外科醫生的兩個話題。
醫生,我家娃腿不直,是不是缺鈣呀?還是穿紙尿褲的原因?
醫生,我家娃被我拉了一下手就脫位了,以后還能不能牽手了?
……
丁香診所的外科主診醫生陳剛,特別挑出兒童常見骨科疾病中家長最困惑的問題,一次性破除爸爸媽媽的盲區、誤區,不僅能夠更全面地認識了解這些兒童骨科問題,還能收獲日常實用的家庭護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