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在談鼻炎,西醫各種辦法,最多緩解不能根治,甚至越治越差!我喜歡老祖宗的東西。
首先我們把病灶說清楚
很多人認為鼻炎的病灶是鼻子,這只對了一部分,完整的說鼻炎是除了心肝沒病其他三個臟都病了!
—脾肺腎
“肺腎病了”準確的說是呼吸的通路病了,腎吸肺呼,中間停頓是干嘛呢?納谷氣呢!這就是息!但“脾”病在哪里呢?病在于津液難行上,脾為胃行津液,通路堵了、津液不行。遇寒流清,遇熱成濁。遇寒時多了一個情況,就是外面的五行所生的附著物趁機作亂,就是大家說的過敏源。
沒有家賊、引不來外寇,所以處理這個問題還得處理體內的事兒!
再來說鼻炎的病機
簡單的說就是氣化結束的終點位置后退了。氣化終點正常情況下在人中位置結束,它是下行氣化的關口,卻縮到鼻子里面。自然里面就難受了!這里比較難懂!形成這個情況兩個原因:溫度和壓差。溫度問題比較好理解,呼出來的陰濁帶體溫,被外寒中和;壓差是一樣無孔不入的外五行之氣,被呼出來的對沖。如果在鼻孔外完成就沒問題,但是如果在鼻孔里面完成就是病!
阻止肺腎呼吸通路的物質是痰飲水濕,但物質形態不單一。痰飲水濕的條件是溫度的變化,如果里面寒,那么水不化就生濕;如果里面熱化就燥。
而這些都是鼻子不愿意要的,它只要津!
津的作用就是給冷氣加溫、給熱氣降溫,同時阻擋異族物質直接停留在鼻子里,一旦不能完成這些規定動作,就是大家所說的鼻炎。
問題自然就來了,津是來自哪里?有一個通俗概念,那個津叫潤竅之津,它很嬌氣。
治療鼻炎我個人總結
生以及升,兩個字音同字不同,意義也不同,潤竅之津。
借鑒許公巖教授學術經驗
有一種具有普遍性的治療方:蒼術+麻黃為基礎,配炙甘草。
服用方法是小頓服100毫升,剩下的100毫升,緩緩啜飲,效果來的特別快!治療后期用理中湯重用參來鞏固,炙甘草是為了保護心臟。
服藥后,二分之一患者會出汗、有人甚至大汗。三分之一的患者無汗,但濕自化。
日常治療蒼術麻黃比例3:1,后綴是白芷,黨參,白芥子。用丁萸理中湯(丸)收尾
通常用量蒼術24克、麻黃12克、蒼術24克、麻黃9
其他藥物根據其他癥狀確定
具體方劑、煮藥還要臨床辨治、不能一概而論。
作者簡介